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大部分人都知道,陆游的《钗头凤》,写的是和唐琬的爱情故事。然而大部分人却不知,其实陆游写唐琬远不止这一两首,而是用了一生去思念唐琬。

他俩是表兄妹,唐琬是陆游舅父唐仲俊之女。从小算是青梅竹马,自然而然在一起。

二十岁时,陆游写了《菊枕诗》送给唐琬,今已失传。可考的是,当时这首诗陆游特别爱拿给朋友欣赏,因而广为人知。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后来陆母因为陆游沉溺夫妻情爱而失去青云之志、报国热忱就强行让陆游休了唐琬。 但是他们夫妻情深难舍,所以陆游偷偷在外租了院子,安顿好了唐琬,两人远离陆家过二人世界。

不久就被陆母发现,陆游知道事败,不得已将唐琬送回娘家,二人痛哭。

几年后(绍兴二十一年),陆游和唐婉在沈园碰巧重逢。此时,唐婉已另嫁作人妇,丈夫名叫赵士程。

这个赵士程也早听说过他们两个人悲痛的婚变,也是明理之人。默默退出沈园,留给二人时间叙旧。

此时陆唐二人再度相逢,昨日的种种情景又浮现眼前,把酒话凄凉。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陆游悲痛欲绝,情难自持,在院子墙壁上提了一首词,这就是《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而唐婉也依韵附和了一首: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唐琬回去之后,没多久便郁郁而终。

我们很多人知道的故事就到了这里,这两首词,也是最广为传唱的,然而故事就完了吗,没有。

孝宗淳熙十四年,陆游六十三岁时,在严州当官。有天去采菊缝制枕囊,不禁想起二十岁时和唐琬一起采菊作枕囊的往事。于是写下两首绝句:

其一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泌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其二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这两首诗的诗题是:余二十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这里就是文章开头所写的)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六十八岁,再游沈园,题诗《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

坏壁旧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

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

小序云: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 再访沈园,睹物思人,却物是人非。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七十五岁,唐琬逝世近四十年。重游沈园,作《沈园》绝句二首: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飞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一句“曾是惊鸿照影来”,凄苦不忍多读。这两首诗的传唱度堪比与唐婉生前所对《钗头凤》。

《宋诗精华录》评“无此绝等伤心之事,亦无此绝等伤心之诗。就百年论,谁愿有此事?就千秋论,不可无此诗。”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八十一岁,做梦游沈园。及醒,感慨系之。作诗《岁暮夜梦游沈氏园两绝》: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园里更伤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绿蘸寺桥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犹锁壁间尘。

八十高龄,梦游沈园,可见思念至深。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八十四岁,离辞世仅一年时,游不顾年迈体弱、再游沈园。作《春游》诗云: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

也是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三访沈园,往昔幽梦如昨,佳人早已不再,空悲切。

诗词故事:陆游用尽一生为唐婉写诗,远不止我们所知道的那两首

年少多情我们可以理解,恩爱夫妻被强行拆散,让《钗头凤》的凄美和叹息,有了落点。

然而,陆游到了晚年,仍然在不断地思念唐琬,一而再,再而三的赋诗寄情,那么这份情深就因为岁月缠长而变得愈加厚重可贵。

青楼诗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