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法国

加尔桥

加尔桥,高49米,长269米,位于法国加尔省,于公元前19~20年为了长约50公里的高架渠横跨加德河所建。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加尔桥跨越那尔河,将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喷泉和私人住宅。它是罗马人为文明和卫生的生活条件所作的一项重要贡献。罗马人开凿建造加尔桥,是为了一个明确实用的目的——运输淡水。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在奥古斯都全盛时期,当时古尔南边的尼姆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奥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个城镇,公元前19~20年,阿格里巴占有这个城镇及周边地区。当时,城内有许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证城内居民的饮用水得到足量的供应,还必须从尼姆以北50公里外修建渠道,将泉水运送到目的地,加尔桥便是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许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经过周密谨慎的计算和设计,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这就是运用一个简单的地势落差避免了安装、设置压力系统来排除水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和促进水流动的动力。位于地表的一段横渠需跨越加尔河(附近约21公里处),于是加尔桥被建造。它是这输水管道的一部分,当然,也是跨越加德河的通道,供敞蓬双轮马车、行人通行。

史料介绍,建筑加尔桥全部使用就地取材的石灰岩,最大块石厚50厘米长两米多,重约6吨。


斯特拉斯堡—大岛

斯特拉斯堡与大岛地处法国伊尔河怀抱的格朗德岛(大岛)是阿尔萨斯首都的历史中心,在相当小的范围内,耸立着著名的古迹建筑群。主教堂、四个古代教堂和罗汉宫(主教们以前的住所)看起来像一个个孤立的古迹,实际上却构成了一个典型的中世纪城镇,体现了斯特拉斯堡从15至18世纪的发展变迁。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斯特拉斯堡老城拥有岛屿、大岛,它的两个罗马人的轴心贯穿城市的历史并得到保护。街道在宽度上改变,根据规划用紧密的格子组织,几乎是哥特建筑的。今天,20座桥梁连接伊尔河沿岸斯特拉斯堡老城。老城中心环绕着红色砂岩的哥特式大教堂,这个稠密的城市结构内的古老广场接近宫殿、旅馆、学校和半露木房屋,港口沿着伊尔河的两条支流扩展。从大岛的上游是连续的加固的桥梁和三座高塔。

在所有的建筑舞台上,斯特拉斯堡的哥特式大教堂是独特的艺术成就,它充当了哥特艺术运动面向东方的媒介。斯特拉斯堡提供了15世纪和16世纪莱因河地区中欧特性的城市的卓越的典范和独特的整体住宅建筑。


巴黎的塞纳河畔

法国的巴黎塞纳河西勒桥至耶纳桥两岸市区,这里位于巴黎市中心,最著名的建筑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博物馆、星形广场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以及贯穿其间的香谢丽舍大街,这里展现了巴黎几百年来的发展,体现了城市的发展与保护传统的极佳结合。1991年,巴黎塞纳河畔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从卢浮宫到埃菲尔铁塔,从协和广场到大小王宫,巴黎的历史变迁从塞纳河可见一斑。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堪称建筑杰作,而土耳其宽阔的广场和林荫道则影响着19世纪末和20世纪全世界的城市规划。


兰斯的圣母大教堂、圣雷米修道院和塔乌宫

圣母大教堂

圣母大教堂,天主教堂。教皇西克斯图三世为庆祝以弗所公会议胜利于5世纪上半叶建于罗马 。其建筑结构为标准的罗马式长方形大教堂,是应用古典装饰艺术的典范。

教堂至今仍保留着大量镶嵌画其中多以教会和圣母的胜利为主题,另有取材于《旧约》故事的,有学者认为这些镶嵌画可能以某种圣经古抄本中的插图为蓝本绘制而成。,是越南胡志明市的标志性建筑。从远处望去仿佛是巴黎圣母院钟楼的造型。每逢宗教节日,都吸引众多的新教徒们前来弥撒。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圣雷米修道院

这里有个传说,在公园9世纪,大主教Hincmar为科洛维洗礼时,有一个圣灵从天而降,将一个装着圣油的小瓶交给了圣雷米主教,油瓶盛满神奇之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象征着无尽的权力。

自此兰斯成为举行国王加冕和涂圣油仪式的城市。而真实的历史是,公元498年圣诞节,圣雷米主教在汉斯主持了法兰克第一个国王克罗维的受洗仪式。以后这里成为历代国王加冕、证明法国王室合法权力的圣地,先后有25位国王在此加冕。惟一例外的是,自封为皇帝的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为纪念圣雷米主教为克罗维受洗,汉斯从1211年开始建造大教堂,1241年落成。和汉斯大教堂一起成为历代国王举行加冕仪式的地方还有圣雷米教堂和圣雷米修道院。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塔乌宫

塔乌宫是大主教的宫殿,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具有重要作用。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兰斯的圣玛利亚大教堂、圣莱米教堂和塔乌宫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一座从公元13世纪便动手修建的教堂。在其3段式构造的教堂正面,高高矗立着2座左右对称的尖塔。每当夕阳西下时,整座教堂便沐浴在金黄色的光辉之中。遍布教堂外墙的花纹及雕像也非常美丽动人。特别是正面中央大门右侧的四尊立像,更是哥特式建筑鼎盛时期的杰作。此外,仍然是正面部分的作品《微笑的天使》、《玛丽亚的侍从》、《圣约瑟夫》等,也全都是优秀作品。由于建筑的平面图是经过严格计算过的,所以,达到了近乎完美无瑕的左右对称。在教堂的一角,有一座背后竖有军旗的圣女贞德塑像(StatuedeJeanned'Arc)。她在奥尔良解放后,激励胆小的查理七世勇敢地前往兰斯,并在这里完成了加冕仪式。当然,加冕时贞德也在现场。翌年,她在贡比涅被捕,并被送往鲁昂。1431年,年仅19岁的贞德被处以火刑。据说,在贞德被押期间,当时的国王未曾做过任何营救她的努力。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布尔日大教堂

在1195年,大主教亨利·德·苏利(Henri de Sully)根据教会法决定建造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教堂建造从礼拜堂开始。在1199年,大主教纪尧姆·德·唐琼(Guillaume de Dangeon),继承了亨利·德·苏利的职位。他在教堂的建造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整个教堂,包括它的雕刻装饰以及彩绘玻璃窗,都是对抗异端的宗教说教。纪尧姆死后,由于他的封圣,教堂工程获得了大量信徒和朝圣者的捐献。

建造的第二阶段,包括中殿以及西向正面,在1230年左右完成。五个有雕刻的入口在正面完成。接替第一位总建筑师的建筑师保持了建筑计划的意志和简洁,教堂缺少翼部,但是整个空间布局有统一感。

世界遗产名录——欧洲篇(三十七)

唱诗班的席位于1214年完成,中心广场于1225-1250年之间建成,但西面的正面建筑直到13世纪70年代才告竣工。北面的塔楼于1505年倒塌,1542年又得以重建,虽然重建后的塔楼包括了一些文艺复兴的元素,但仍和哥特式的正面协调。南侧的塔从13世纪起出现了破裂的迹象,后使用一巨大的扶壁支撑。教堂设计风格俭朴,两个侧面的走廊、两个回廊,没有教堂的十字型翼部。据说这种建筑风格的灵感来自于巴黎的兰斯大教堂。但教堂的内部与兰斯教堂的风格迥然相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