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惡化是「融資難」的罪魁禍首

誠信惡化是“融資難”的罪魁禍首


資料圖

田忠華

近日,央行第四次降準,共釋放資金約1.2萬億元,其中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MLF約4500億元,釋放增量資金7500億元。

不難想象,降準,能夠釋放出更多的信貸資金,解決融資難問題。今年以來,四次降準,釋放出數以萬億計的資金,理論上能夠緩解實體經濟發展“融資難”問題,但從實際情況看“融資難”仍是呼聲一片。

具體來說,一方面,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確是資金需求缺口大的問題,這是客觀的因素。另一方面,信貸業務的“惜售”現象,應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視,商業銀行存貸比例低於上限的不在少數,從存貸比可以看出,商業銀行有部分資金沒有得到充分運用。無論什麼原因,都是擺在當前資金“供需”矛盾的現實問題,只有打破制約信貸產品銷售“供需”瓶頸,才能夠充分把有限的資金運用到支持實體經濟當中去。

制約金融機構及社會閒散資金“惜售”,是由多個方面原因造成。首先,銀行貸款不良率增高的輿論和現實的經營狀況給銀行造成很大的經營壓力,為使不良率達到監管指標,降低風險係數,銀行在經營決策上更加遵循謹慎性原則,制定出更加細緻的信貸投放辦法,用嚴格的內部控制制度和細則對信貸人員信貸投放給以嚴格經濟的、紀律的約束和考核。

其次,社會誠信惡化,毀滅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失去了原有的信譽,是導致真正“融資難”的罪魁禍首。由於一些人的誠信觀念缺失,對於銀行的一些到期借款,借款人跑路,擔保人不甘心清償債務,銀行只好通過法律手段維權,打擊“老賴”“臨控”等強制措施,使一些擔保人真正感受到擔保所承擔的後果,影響到更多的人增強了法律意識。借款人尋找擔保人難度加大,形成事實上不符合銀行借款擔保條件要求的惡性循環,銀行有錢放不出去成為不爭的事實。

此外,對於降準釋放的資金去向缺少有效監管。降準釋放資金,目的是支持實體經濟和鄉村振興,但資金到底流向哪裡,缺少有效的監督管理體系,是否流向房地產、是否進入了央行釋放資金本意以外的企業,還有待進一步瞭解。

筆者認為,解決“融資難”需群策群力。首先對於銀行暫時出現的不良率上升等經營問題,政府、相關監管部門要通過媒體給予及時關注,給予細緻正能量分析,避免由於過度輿論誤導,給商業銀行經營和信譽蒙上陰影,產生不好的後果,甚至擠兌、圍攻經營場所現象的發生。

其次,是商業銀行要業務創新。商業銀行要打開借款人需求擔保人難的困境,開闢以家庭為主體的“家庭式”貸款;通過政府、街道(村委會)辦事處相結合的辦法,打造信用社區、信用鄉鎮、信用村、信用戶建設,投放信用貸款;對於實體經濟項目,採取政府+商業銀行+客戶+擔保團體風險共擔、責任共承方式的貸款,讓商業銀行放下思想包袱,增強貸款投放的動力,切實解決“融資難”問題。

(作者系時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