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文 / 鬱瑋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浙江海寧位於錢塘江入海口,素來有“潮鄉”之稱,蘇軾評“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潮神信仰由來已久,在各地均有流傳。浙江海寧作為錢塘江入海口,歷史上既為觀潮勝地,又長期為水患所困,因而有著深厚的潮神信仰。歷來人們多關注錢塘潮水的氣勢澎湃,卻忽視了它背後所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本文將從民俗信仰的角度切入,帶領大家一探海寧潮神信仰的源流和其表現形式的地方特色,並探討這一民俗信仰的現代生命力。

浙江海寧位於錢塘江入海口,素來有“潮鄉”之稱,蘇軾評“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如果說太湖水系賦予了海寧精耕細作的江南意蘊,那麼錢塘潮水便為海寧增添了一份豪邁粗獷之美。獨特的海寧潮文化源遠流長,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海寧人。

海寧潮起觀潮節

古人云:“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其中最知名的當屬海寧潮。海寧潮實為錢塘潮的代稱,因海寧鹽官潮水聞名天下而得名。錢塘江古稱浙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最早見於《山海經》,因流經古錢塘縣(今杭州)而得名,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錢塘江匯入東海,形成世界三大涌潮之一:錢塘潮。

錢塘潮由來已久,最遲形成於東漢時期。東漢王充曾論浙江濤,《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又說當時錢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同時還指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大小滿損不齊同”,具有一定現代科學的眼光;東晉顧愷之《觀潮賦》中記載浙江逢十五潮盛之時,弄潮兒們“擊波而揚濤”,可見當時已有觀潮之風,只是並未形成一定規模和固定習俗。觀潮風俗真正興盛還要到唐宋時期。唐朝時觀潮已形成一種風俗,《元和郡縣誌》載蕭山“十八日,少長男女攜酒餚作‘觀潮會’”。可見,如今八月十八觀秋潮的習俗在唐朝就已興起。到了宋代觀潮風俗更勝,除了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口增長、市民階層壯大的影響外,另一方面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也進一步擴大了這一習俗的影響。到了南宋時,甚至出現了八月十八萬人空巷的情形。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觀潮

明末以來,海寧鹽官和蕭山赭山逐漸成為觀潮勝地。海寧鹽官潮自古為觀潮絕佳點,有回頭潮、一線天等天下奇觀,加之海寧市政府對“潮文化”品牌形象的大力打造,如今海寧潮成為了錢塘潮的代名詞。每年觀潮季,鹽官堤岸人山人海,並由央視進行全程直播。

人的神格化——海寧潮神信仰

潮神信仰作為民間信仰的一種,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民眾自發產生的一套神靈崇拜觀念、行為習慣和相應的儀式制度。海寧人信奉伍子胥為潮神,又稱伍胥神,設潮神廟,每年舉行祭祀儀式。海寧潮神信仰是伍子胥信仰的地方化表現。伍子胥信仰由來已久,最開始他作為一個歷史人物出現。伍子胥為戰國楚國人,為報父兄因楚平王聽信讒言而被誅殺之仇,奔吳復仇,借吳國力量破楚,卻因吳王聽信讒言憤而自殺。《左傳》中仍寫實記載“(子胥)將死,曰:‘樹吾墓’,可材也,吳其亡乎?”到了東漢文本色彩漸漸淡去,故事成分大量增加,同時也將伍子胥與潮水、波濤聯繫起來,最開始的聯繫是伍子胥死後被投入江中(因而也有端午節紀念伍子胥的說法)。東漢趙曄《吳越春秋·夫差內傳》:“(吳王)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其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王充《論衡·書虛篇》:“(吳王)投之於江。子胥恚恨,驅水為濤,以溺殺人。今時……錢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因為兩者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所以將因悲憤投江的伍子胥與洶湧的波濤聯繫起來,是典型的類推。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海寧人信奉伍子胥為潮神,又稱伍胥神,設潮神廟,每年舉行祭祀儀式。

經過魏晉隋唐的發展,到了五代出現了經典的素車白馬的伍子胥形象,到宋代完成了伍子胥作為錢塘潮神的傳說,這與觀潮風俗的發展在時間上是吻合的。因農曆八月十八潮水極盛,又相傳是伍子胥被拋屍入江的日子,故八月十八被認為是潮神的生日,這一天他會驅素車白馬而來。范仲淹在《和運使舍人觀潮次韻》中寫道:“伍胥神不泯,憑此發威名。”人們將洶湧的潮水與被投入江中的悲劇英雄人物伍子胥聯繫起來,逐漸將他神化,希望能夠借他的力量對抗潮災,保佑海寧一方百姓。

海寧潮神信仰的產生基礎,一方面是客觀物質存在基礎,另一方面是社會心理基礎,即集體社會的無意識活動和中國民間信仰中將人神格化的傳統。

就客觀存在基礎而言,洶湧澎湃的海寧潮儘管為軟軟糯糯的杭嘉湖平原增添了一抹壯麗,但是也帶來無盡的水患。據史料記載,歷史上錢塘江經常發生潮災。《海寧地方災異志》記載,單海寧地區明清兩代就發生過數十次潮災。筆者採訪了一位世代生活在錢塘江邊周王廟的居民範臻,據他回憶,即使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會有大大小小的潮災來犯,漲潮厲害時家裡的房子會被水淹。明清和民國時期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抵抗潮災,比如加築堤壩、江水引流等,但都不能完全防範潮災,更不用提生產力相對落後的上古、中古時期了。潮災嚴重威脅當地百姓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面對天災,生產力落後的古代百姓顯得束手無策。為祈求江流安寧,不再“坍江”,錢塘江岸的人們就塑造出了潮神,希望藉助於潮神的力量來保佑一方平安。可以說,客觀上潮災的侵襲是海寧潮神信仰產生的最直接原因。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明這個問題:同為錢塘江流域,蕭山人信奉張老相公為潮神,而海寧和其他大多數錢塘流域地區信奉伍子胥為潮神。原因在於在蕭山地區,張老相公曾經治理錢塘江,做出過很大功績,後來在指揮現場因潮水決堤而殉職,而在其他地區便沒有這樣的事例,正是由於各地的實際情況即客觀基礎不同,才導致其信奉的潮神不同。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潮神信仰由來已久,在各地均有流傳。

但單憑客觀存在是不足以產生潮神信仰的,信仰的產生與社會心理基礎息息相關。中國民間信仰歷來有人的神格化傳統,許多神靈在歷史的進程中被不斷地塑造出來。一開始他們只是普通的凡人,但是由於他們生前的功績被後人所紀念,人們假想他們擁有某種超自然的力量,能夠繼續保佑鄉里,於是這種假想在集體之間的不斷暗示作用中,慢慢成了一種共識,使得他們由普通的世人變成了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仙。而不斷被創造出來的靈驗故事又進一步加強了人們的共識。譬如媽祖(作為海神,和潮神類似)、黃大仙等等。海寧潮神伍子胥便是這種人化神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人的神格化之所以能成為一種傳統,基於更深層的集體心理意識。人化神的思想觀念是中國古代文化心理結構的組成部分,基於集體的這種無意識,人化神的故事被海寧百姓普遍接受,而且對此產生了豐富的聯想。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潮神殿

同時,伍子胥悲慘的故事能夠激發起人們的同情,有著基於人性本身的心理認同基礎,清遊學祺《伍公祠詩》雲:“一線銀濤湧碧空,千年故里泣英雄。”可見人們對伍子胥的無限同情與惋惜。另外我認為伍子胥的故事也暗合了人們追求完美的心理,人們潛意識裡希望伍子胥能夠獲得一個完滿的結局,就像希望自己的人生也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一樣,伍子胥成為了神仙便是一個相當圓滿的歸宿。

還有一點容易被忽視,就是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保證地方治安穩定,利用民間傳說來安撫人心而採取的種種措施,也是促進潮神信仰的發展和傳播的重要因素。如唐代統治者為伍子胥加爵,後歷代興建伍子胥潮神廟等。如今,海寧市政府打出了“觀潮節”的品牌,並且由文化局牽頭,大力支持海寧潮神祭祀典禮,修繕海神廟,其主要目的已經轉變為保護傳統文化和拉動經濟發展。

海寧潮神祭祀

有信仰就有行動,它比任何教義都古老。精神信仰需輔以實際的信仰行動才算完整,民間信仰的表現形式大概可以分為預知、祭祀和巫術三種。海寧潮神祭祀有著悠久的歷史,主要流傳於浙江省海寧市境內的黃灣、袁花、丁橋、鹽官、周王廟、長安、許村等錢塘江沿岸鄉鎮。

伍子胥廟遍佈甚廣,建立也較早。兩漢時已有記載,《後漢書》:張禹為揚州刺史,嘗過江行,部吏白江有伍子胥廟,當祀之。到了清代,由於杭州地區的海防和經濟對清王朝至關重要,清雍正下旨在海寧鹽官建海神廟,以“保釐東海”“坐鎮南邦”。海神廟是浙江省官廟之一,供奉浙海之神,除伍子胥外,還有五代吳越國國主錢繆等共18人。海寧潮神的官方祭祀於海神廟舉行。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潮神祭祀典禮

潮神祭祀最初由沿江百姓積習成俗,一般以敬香祈禱為主,後來逐漸演變成祭神祈安、弄潮示勇、娛神娛己的大型民俗活動。海寧潮神祭祀分為民間祭祀和官方祭祀兩種。民間祭祀多為家庭的小型祭祀,是鄉里百姓的自發行為。百姓或是在平日裡到錢塘江邊的廟宇裡燒香,祈求潮神保佑,或是在出海、修築海塘時祭祀潮神,這種祭祀活動也被稱為“祝順風”,通過較為簡單的方式,祈求平安,寄託祝福。此外,在潮神生日即農曆八月十八這一天,遠近百姓從四面八方雲集於海塘,進行群體性祭祀,現已成為海寧重大民間民俗祭祀活動。

官方祭典又分為小祭、中祭、大祭三種,一般於農歷八月十八舉行。南宋程珌《鹽官禱海》已有“風濤受令,寂無衝齧之憂,浦漵還沙,永賴扞防之固,嗣新祠宇,祗苔靈休”的記載。小祭由地方官員主持,中祭由浙江主官主持。大祭規模最大,逢重要時間節點才會舉行,由皇帝派京城官員宣讀御製祭文。至宋代以降,每年農曆八月十八,地方官均要率民眾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帝王派大員宣讀御製祭文,以祈求國泰民安。

潮神祭祀程序,一般有上香、敬神、攘災、納福等。大祭時,程序更為複雜。古代為了合乎宣揚國泰民安的政治需要,常有水軍操練一環,所謂“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聲勢浩大,藉此向世人展示將士的勇猛,國力的強大。周密《觀潮》一文記載:“艨艟數百,分列兩岸,既而極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江干上下十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雖席地不容間也”足見其影響之廣。如今的祭祀活動在繼承古代基本儀式的基礎上有所開拓,一方面保留了傳統的獻五穀、犧牲、燃燭、上香、跪叩、敬酒等禮儀,另一方面也穿插著現代編排的民俗表演節目,但總體仍以肅穆為主,以傳統的規制為章,加入適當的現代性成分,絕不顛倒主次。

在古代,海寧潮神祭祀儀式,一方面表達了百姓攘災納福的美好願望,另一方面也是統治者用以鞏固統治的文化工具。而到了現代,科技對於潮災已經起到了非常好的預防和治理效果,人民的生活水準也有了很大提高,潮神祭祀已經褪去了矇昧的色彩,人們更多的是通過這種形式寄予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歷史人物的尊敬。

潮神信仰在現代社會的生命力

筆者實地走訪了海寧長安周王廟地區的錢塘江堤岸,當地居民表示近十幾年來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和人們預防自然災害意識的提高,還沒有發生過潮水決堤的情況。人們對於潮水的恐懼之情早已不似古代,年輕一輩對於潮神信仰的觀念也在時代大背景下日趨淡薄。海寧市政府於1994年設觀潮節,並恢復“潮神祭祀”,旨在弘揚“猛進如潮”的精神,打造地方文化品牌,現今,海寧潮神祭祀已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名錄。祭祀也以官方祭祀為主,它更像是一種文化符號,其民俗意蘊正在逐漸丟失。大多數海寧市民只知海寧潮,而不知海寧潮神,觀看潮神祭祀典禮也僅僅出於一種好奇,對其背後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並不瞭解。

科技發展讓民俗中一些充滿神秘色彩的信仰逐漸褪色,但潮神信仰中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對於平安喜樂生活的期望,猛進如潮的精神永遠融在人們的血液中,成為海寧人文化性格的一部分。


海寧潮神信仰及其現代生命力

孫中山題詞“猛進如潮”。

1916年孫中山來到海寧觀潮,感慨道:“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併為今海寧市高級中學的前身題詞“猛進如潮”,彰顯了一代之奮勇精神。海寧潮從歷史的深處湧來,又引領著突破創新、敢為人先的時代大潮。千里文昌,萬里風濤,在時代潮的引領下,願天下誠懇之人“比海潮澎湃,又如嘉樹蔥蘢;他時相看刮目,夭矯神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