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愉悅狀態下的「執著」,容易成就道業!

身心愉悅狀態下的「執著」,容易成就道業!

人們都認為“執著”不好,其實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無論學什麼,都必須對自己所學的事感興趣或愛好,才能學成。興趣達到極點,便成了執著。古時候羿耽著於射箭,熊宜僚耽著於弄丸,成連[番茄花園1]耽著於撫琴,甚至有耽著於下棋的人,連屏帳牆窗在他看來,都好像布成黑白對壘的局勢。耽著於書法的人,見山中一木一石都幻成各式字體。學畫馬的人,即使是躺在床榻上也好像看到馬出現在眼前。正因如此,他們的技藝才能聞名天下並流傳於後世。既然世間的技藝可以由執著而成就,為何獨對執著於學道的人產生懷疑呢?參禪的人在用工夫時往往至於喝茶不知是茶,吃飯不知是在吃飯,走路不知在走路,坐著也不知是坐著,打開箱子便忘了上鎖,走出廁所即忘了放在外邊的衣服。唸佛的人至心作觀時,無論開目閉目都能見到相好莊嚴,無論攝心散心,一句佛號從不間斷。不舉念而自念,不起疑而自疑,這都是執著。惟有這樣專心一志,才能於不知不覺中進入三昧的境界。好比鑽木求火,只要不間斷地鑽下去,終能得火。又如不斷地冶煉鐵材,即能將頑鐵鍛成精鋼。至於執著的害處,是指有些人不知萬法皆幻,一味地急於求成。不知一切唯識,刻意地取相分別。由於這種錯誤的執著,才成了障道因緣。假如一概認為執著是不好的,終日悠悠盪盪,不思進取,那就如水浸石,縱經無數年代,也沒有任何益處。由此可知,如果所執的是障道的“著”則不可有,所執的是進道的“著”則不可無。

身心愉悅狀態下的「執著」,容易成就道業!

蓮池大師在這裡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修行、對於功夫,要執著,毫不含糊!我們修什麼,就要執著這個方法,執著下去,堅持不變,一直把自己身心通過佛力徹底改變。如果我們對於佛法不執著,我們是修不成功的。

我們知道佛祖當年在四城門看見生老病死,心中不樂,就想要為眾生找出一條不再生老病死的路子,於是離開皇宮,深入雪山去修行。為求道吃苦、為求道不計身軀,沒有一刻停止啊。在雪山六年苦修,每天一麻一麥,瘦得皮包骨頭。就這樣子呢,天天有無上的求道的心,天天在用功,這樣才能於菩提樹下睹明星而悟道,為我們找出擺脫六道輪迴的路子來。過去的祖師,哪有一個不是嘔心瀝血、一輩子依教奉行呢?哪有一邊修行求道、一邊玩樂的呢?沒有,都是這樣抓住佛法不放,天天磨礪自己,堅持下去,堅持一輩子,才能成功呀!

蓮池大師在這裡說:參禪的人那功夫下得是不得了的,喝茶的時候不知茶;吃飯的時候不知在吃飯;走路不知在走路;坐著也不知是坐著;打開箱子便忘了上鎖;走出廁所就忘了外面的衣服啊!那專心致志到了極點。這樣呢,才能入了三昧呀,這樣才能悟了道啊。唸佛的人呢,一句佛號從不間斷啊,無論攝心、散心,只有這樣地修,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不下功夫,不將身心都融入到修行裡邊,哪裡能夠成功呢?

這裡邊還舉了兩個例子,就像鑽木求火,那隻能不間斷地鑽下去,一直一定要產生了熱量,最後變成了火才行呀!又像鍊鋼,把頑鐵煉成精鋼,那沒有高溫、沒有錘打,怎麼能夠變成精鋼、能夠成材呢?當然這裡邊也說了,執著要對路、要明理,方法要正確,目標要對,不能一味地急於求成。

這裡邊的含義是什麼呢?要常隨佛學,常時精進,堅持一輩子呀,慢慢地調適自己的身心,最後就修成功了。不急躁,也不放棄。天天琢磨它,天天修持它,讓身心老是保持在一種輕鬆愉悅、快樂的狀態,修下去。中間我們也會遇到困難、會遇到痛苦,堅持越過去,最後才能成功啊!

我們同修們有一段時間,甚至現在還有很多同修,都在執著於拜懺,執著於功課,執著於數量,這是我們鼓勵的,舉雙手贊成的。已經(有)十多位同修拜懺數量、拜佛數量超過100多萬了。這就是功夫,這些功夫絕不會白做,汗水不會白流,痛苦不會白忍受,一定會有成就的。

這裡邊就是蓮池大師告訴我們的:執著呀,不是不好,看執著在哪裡。執著在真正的修行佛法,能夠使我們出離,能夠讓我們往生西方,這樣的執著是必須的,不能沒有!」

—————————

身心愉悅狀態下的「執著」,容易成就道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