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僧传——清公

神僧传——清公

释清公,住在巴山的水湾里,不知是什么人。常常沉默寡言,偶尔说一句话没有不准的。西川节度使段文昌的父亲段锷任支江县令,后任江陵县。文昌少年就好写文章,长在渚宫(属江陵),当时受困不能施展抱负。文昌游历成都拜见南康郡王韦皋(唐代名臣),韦皋上奏朝廷留他做官,但仕途不顺,常常自负才能,与他交往的都是高明人士,遂后离开南康府。金吾将军裴邠镇守梁川,召他做从事(官名),转而任裴公府署的廷评(官名),在府中听到了清公的奇异。文昌马上就去见清公请求住宿,愿知道未来前途的事。清公从晚到早没有一句话,忽然问道:“蜀中旌旗极其隆盛的来人是谁?”文昌说:“难道不是高崇文(唐代名将)吗?”回答:“不是,再说别的。”文昌说:“代替崇文的,是武黄门(武元衡)。”清公说:“十九郎(文昌)不久就会成为这样的人,更显赫更显赫。”文昌接着询问,清公就说:“害疯癫妄语的阿师不知道说什么了。”然后大笑而已。从此文昌也很自负。户部员外郎(编外官员)韦处厚出任开州刺史,文昌当时任都官员外郎(刑部官员),审理盐铁案,文昌送韦出都门。韦素来深信佛教,到鹄鸣寺先拜访清公,清公欢喜迎接韦。韦因此问回来的日期,清公说:“一年半载一年半载。”又问:“做到什么官为止?”回答:“宰相须要江边得到。”又问:“命终在哪里?”清公就不回答了。又问:“段十九郎怎么样?”回答:“已说过了。快了快了。”后来韦回到朝廷正好三年,就是重复说“一年半载”的应验。长庆初年文昌当宰相节制西川,果然符合清公的预言。韦不明白“江边得到宰相”的话,到处求智者解答。有人从旁引证先例,认为韦必任浙西夏口的官职,这样才能入朝拜相。等到唐文宗皇帝登基(登基前是江王),在江王府邸首先任命韦处厚为宰相,这才应验了清公的话。韦与邹平共同发起修建清公塔,并刻石碑记录这事。又赵宗儒节制兴元地区,向清公问自己的动向,清公就在纸上写两句诗说:“梨花初发杏花初。甸邑南来庆有余。”赵追问什么意思,清公只说:“害疯癫的阿师乱讲的。”第二年二月赵任检校(散官),右仆射郑余庆代理他的位子。

神僧传——清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