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醫療行業作為全球重要民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數據統計,我國居民年均就診5.8次,全國病床使用率為85.3%。作為居民經常出入的場所,各種醫療機構數據繁多,互不流通且極難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作為個人每個人都不想自己的隱私被竊取從而被利用。而利用區塊鏈可以完美解決目前醫療行業的痛點,並可以使每個人的隱私得到充分的保護,醫療數據也能得到高效的流通。


“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醫療數據流通現狀

一直以來,醫療信息流通都很不流暢。導致醫療信息流通不暢的原因在於處方和病例是醫院的根本,各家醫院都不會輕易將醫療信息對外公開(當然也有法律和隱私上的顧慮)。

目前醫療數據的流通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醫療信息不通暢

導致用戶就醫不方便,比如進行不必要的重複檢查和醫學成像,增加醫療費用;醫生難以瞭解病人過往的病史,會加大醫生診療的難度,增加了醫生的工作量,降低了就診的效率;也增加了藥企對用戶、醫生、醫療機構的判斷難度,增加了製藥成本,抬高了藥品價格;增加醫生就診的錯誤率,加劇了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矛盾關係,尤其是在頻頻發生醫患糾紛的今天。


“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2、醫療數據被非法洩露

部分醫療機構從業人員為了牟取利益,將“醫德”二字放在一邊,將患者的信息非法出售給一些利益集團;網絡黑客侵入醫療系統,非法盜取醫療信息。這些信息包含了患者的身份證、銀行卡、家庭情況、治療方案、治療費用等敏感信息,導致患者由於醫療信息洩露而受騙。


“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案例展示:

2016 年 7 月,全國超過330位艾滋病感染者稱接到了詐騙電話信息,詐騙者自稱是政府人員,通知患者領取疾病補助,並以此索要手續費。因詐騙者對艾滋病感染者近期的就診時間、在哪裡拿過藥、身份證號碼,以及工作單位等等信息都掌握精準,不少感染者上當受騙。

2018年6月12日 ,海口一男子診療期間接到一個陌生電話,稱其是醫院主治醫生,並將該男子的姓名、病情、住院號和做手術的時間準確的說了出來,隨後向其索要5000元紅包用於打點醫院領導,該男子信以為真向其轉賬了5000元,之後打電話者便下落不明,該男子才發現自己受騙。

區塊鏈+醫療有望改變醫療數據流通的現狀

區塊鏈是一個分佈式的賬本,具有不可篡改性和不可逆性。將醫療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能夠有效保證醫療數據的安全性,防止出現數據被盜或被出售的現象;同時,區塊鏈私鑰的打開方式也能夠確保用戶的隱私權利和醫療數據的安全流通。


“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1、區塊鏈數據無法篡改的特性可保障醫療數據的流通安全。醫療數據的真實性是用戶安全就醫的保障,也是醫生診斷的根本依據,只有醫療數據安全了,才能夠搭建一個安全的診療環境。區塊鏈是一種“基於代碼的信任”,這種基於代碼的信任,是100%的,一旦代碼經過一次驗證之後(因為寫代碼的還是人),面向的交互對象就沒有人的因素在裡面了。因此,醫療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是不能被人為修改的,只要數據上了鏈,數據的保真度就是100%的,這樣一來就保障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2、區塊鏈多私鑰的授權模式,可確保用戶敏感數據的合法流通和使用。以往,醫療數據都是被存儲在醫院的醫療系統裡,在現今互聯網發達的時代,很容易被黑客攻擊,從而出現信息洩露的現象;就算沒有被黑客攻擊,醫療系統的打開密碼也是由醫療人員掌控的,萬一出現以權謀私的醫療人員,醫療數據同樣也會被洩露。而在區塊鏈中,鏈上數據的獲取是需要私鑰的,每一個患者都會擁有一把打開自身醫療信息的鑰匙,醫療信息的公開與否由患者自身說了算,患者可以選擇是否授權醫療機構或者醫療企業查看鏈上的醫療數據。這為醫療數據的透明提供了可追溯性。相比互聯網時代人人任意時候任何場景可隨意調用用戶的敏感數據相比,用戶數據的每一次查看過程在鏈上都有記載,防止了數據被惡意使用的風險。就算惡意使用,也是可追溯的。


“區塊鏈+”系列之區塊鏈如何解決醫療行業的數據流通問題?


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私鑰管理的特點,使得(個人)醫療數據安全流通成為了可能。同時,個人醫療數據的安全流通在方便用戶就醫、減少用戶醫療負擔、提高就診體驗的同時,也為醫療數據價值的發掘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醫療數據可安全流通的前提下,醫生、醫療機構、藥企、保險單位可以通過授權訪問用戶醫療數據,以此來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更好的服務用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