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一百多年前,電影首次在中國出現。

而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

一種最古老“電影”已經出現在民間,

帶給人們無盡的文化享受,

這種古老的電影,就是皮影戲了。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始於傳說,歷史悠久

孝義皮影戲源遠流長。在元代,孝義就有了專事影人的雕刻者,並且逐漸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孝義皮雕藝術。1995年,中國郵政發行《中國皮影》特種郵票,其中一枚刻畫的是《封神演義》中的趙公明,展現的就是山西孝義古老皮影的形象。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幕影文化娛樂形式,皮影戲巧妙地結合了民間的雕刻與繪畫技藝,同時還吸收了傳統戲曲、表演及文學藝術的精華。流傳在我省孝義一帶的皮影戲,是“真人借假人的影子迷人,假人借真人的唱腔抒情”的獨特的戲曲形式。因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場面道具景物是民間藝人通過手工雕刻彩繪而成的皮製品,故稱之為皮影戲。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光影藝術,電影始祖

皮影戲是中國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戲。利用燈光,將用獸皮雕刻的各種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古代稱之為“燈影”,法國史學家喬治·薩杜爾稱它為“世界電影的始祖”。

皮影的人物形象多是半面側影,掛起白幕,敲起鑼鼓點,吹響嗩吶,拉著二胡,燈光中映出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說唱中道出人世間的悲歡離合。透過雪白的幕板,一個個栩栩如生、色彩斑斕的皮影人物你來我往、活靈活現,讓人拍案叫絕。山西,是皮影戲的重要流傳地之一,而孝義皮影戲,就是山西皮影的代表。

孝義皮影戲在演出中,有先演“打臺戲”,後演“正本戲”的習俗。“打臺戲”一般為神話戲和武戲,故事較短,紅火熱鬧,操作技巧很高,最能顯示錶演操作者的高超技藝。如《收五毒》表現的是玉皇大帝令托塔天王李靖帶子哪吒下界收服五毒(修煉成精的蠍子、蛇、長翅蜈蚣、三爪蟾和蜈蚣)的故事;《大變化》演繹的是孫悟空和各種妖魔鬼怪鬥法鬥智的故事等等,最適合少年兒童的欣賞趣味。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演繹生活,寄寓希望

皮影產品作為獨立的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受到人們的喜愛,一件皮影作品的製作,通常需要經過選皮、漿皮、下料、畫稿、描樣、鏤刻、敷彩、熨平、罩漆、縫接等2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現在皮影作品被廣泛用於各種裝飾,成為了一種產業。

千百年來,就是在這光與影的默契交融中,皮影用自己獨有的生存方式,演繹著來自民間或悲或喜的生活,寄託著普通百姓淳樸善良的希冀。時至今日,孝義皮影戲依然紮根民間,在廣袤的土地上汲取著千年歷史積澱下來的營養。

如今,我們仍能從這些散落在鄉間村裡的皮影戲臺和早已班駁的戲單中,依稀感受到明清時風靡一時的皮影藝術。仍能從這些在光與影中輕盈掠動的影像裡,遙想皮影這門最本色的民間技藝的未來。

眼中晃動的是光與影,耳旁流過的是餘音繞樑。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生活是一幕華美的戲,

鑼鼓胡琴,燈紅影綠,

咿咿呀呀的哼唱中流轉著眼角的淚光;

戲散點燈,

留得一場餘音繞樑的悲歡離合。

燈影下,映各路人物,

道世間百態,這就是皮影的世界。

揭秘!這種古老的山西技藝居然是電影始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