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一、焦炭合約概述

焦炭是由煉焦煤在焦爐中經過高溫乾餾轉化而來,生產1噸焦炭約消耗1.33噸煉焦煤,焦炭既可以作為還原劑、能源和供炭劑用於高爐鍊鐵、沖天爐鑄造、鐵合金冶煉和有色金屬冶煉,也可以應用於電石生產、氣化和合成化學等領域。據統計,世界焦炭產量的90%以上用於高爐鍊鐵,冶金焦炭已經成為現代高爐鍊鐵技術的必備原料之一,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意義。我國是傳統的焦炭生產和出口大國,2015年中國焦炭產量佔世界比重為70%,出口量佔世界貿易量的60%左右,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2012 、2013、2014、2015年焦炭產量分別達到4.4億噸、4.76億噸、4.77億噸和4.46億噸,雖然焦炭產量增速減緩,但總量仍然佔據世界第一位,受出口政策影響,2015年中國焦炭出口繼續回升,達到986萬噸,同比增長13%,增幅有所收窄,焦炭是我國目前為數不多的常年排名世界第一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資源型產品。近年來,在我國所有消費焦炭的行業中,各行業焦炭消費量佔比基本穩定,鋼鐵行業佔到焦炭消費量的85%-87%左右,化學制品佔到6%-7%左右,其他工業佔到3%左右,通用設備佔到2%左右,而有色佔到1%-2%。2005-2014年焦炭消費量絕對值請見圖1。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2005-2014年各行業焦炭消費量絕對值

焦炭作為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料,在國民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價格波動較大,產業鏈條較長,參與企業多,影響的範圍廣,現貨企業避險和投資需求都較為強烈。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炭品種推出後,將與現有的鋼材、鐵礦石、焦煤期貨一起共同完善鋼鐵行業品種體系,形成了一個相對閉合的品種套保體系,為相關企業提供了一個使用方便、功能齊全的風險規避場所。

二、焦炭的生產消費與流通

1.焦炭生產情況

(1)我國焦炭產量自2008年後首次減少

近年來我國焦炭設備大型化進展較快、產業規模化水平提高、加上國內鋼鐵產量的增長推動我國焦炭產量持續增長,但2015年我國粗鋼產量的減少,焦炭產量出現下降,2015年我國焦炭產量為44631萬噸,同比減少6.42%。2006年至2015年期間的增幅達到59.1%。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2、2004年-2015年我國焦炭產量增長情況

(2)獨立焦化企業總體產量比重穩定

獨立焦化企業焦炭產量一直佔我國焦炭產量的大多數,獨立焦化企業經過前期的兼併整合,近年來產量佔比相對穩定,2014年和2015年我國獨立焦化企業焦炭產量約佔全國焦炭總量的63%和65%。見表1。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表1、獨立焦化企業產量及其比重

(3)重點鋼廠焦炭產量小幅回落

2013年我國重點鋼廠焦炭產量10859萬噸,2014年我國重點鋼廠焦炭產量9539萬噸,2015年重點鋼廠焦炭產量9146萬噸,同比降4.12%,產量繼續減少。圖3為2012-2014年中國重點鋼企焦炭產量。可以看到,近年來由於下游鋼材產品等近幾年長期低迷,導致焦炭需求不振,各大集團目前焦炭生產量都比較平穩,有一部分鋼企產量出現比較大幅度的回落,比如武鋼集團。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3、2013-2015年我國重點鋼廠焦炭產量

(4)華北及周邊地區為焦炭主產地

2015年我國焦炭總產量為4.46億噸,其中華北地區為16704.25萬噸,東北地區為3156.9萬噸,華東地區為9538.08萬噸,中南地區為5098.78萬噸,西南地區為3397.31萬噸,西北地區為6488.2萬噸。各地區焦炭產量佔全國比重相對穩定,華北地區多年來一直保持第一,但今年東北和西北地區佔比出現了一定幅度下調。2015年華北地區為37.43%,東北地區為7.07%,華東地區為21.37%,中南地區為11.42%,西南地區為7.61%,西北地區為14.54%。由於我國煉焦企業主要集中於華北、華東和西北地區,這3個地區焦炭產量之和佔全國的比重73%,見圖4。這裡的華北地區是通常所說的行政區劃,包括山西、河北、內蒙古、天津和北京,若從地理位置來看,山東、河南與河北相鄰,且均位於華北平原,若將這兩個省納入,華北地區焦炭產量佔全國總產量達到53.21%。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4、2015年國內各地區焦炭產量比例

2015年,山西、河北、山東、陝西、內蒙、河南、江蘇、遼寧、新疆、雲南、四川這11個焦炭年產量1000萬噸以上的省(區)的產量之和達到35768.1萬噸,較2014年同期減少2776.8萬噸,同比減少7.21%,佔全國焦炭總產量的80.14%。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表2、2014年排名前11位省份焦炭產量及同比增速

從2015年分省市焦炭生產情況看,除江蘇省焦炭產量有小幅上漲外,其他地區均出現減少,其中減少幅度較大的地區有:山西省焦炭產量8022.23萬噸,同比減少700.02萬噸,新疆焦炭產量1609.19萬噸,同比減少414.72萬噸,內蒙古焦炭產量3037.18萬噸,同比減少408.76萬噸。通過進一步整理,可以得到2002年-2015年我國焦炭生產地區格局分佈的絕對產量和相對產量,如圖5、圖6所示。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5、2002-2015年我國焦炭生產地區格局分佈(絕對產量)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6、2004-2015年我國焦炭生產地區格局分佈(相對佔比)

2.焦炭消費情況

2011年-2014年,我國鋼鐵行業持續保持增長,粗鋼產量分別為6.83億噸、7.16億噸、7.79億噸、8.22億噸,同比分別增長8.9%、3.1%、7.5%、5.6%,從而焦炭需求量隨之快速增長。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和生鐵產量分別為80382萬噸 和69141萬噸,同比減少2.3%和2.8%,開始進入負增長。表3為2008-2015中國生鐵粗鋼產量統計表。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表3、2008-2015年中國生鐵粗鋼產量統計

圖7為2004年-2015年我國焦炭的消費量及增長率,這裡包括了鋼鐵、化工等所有行業的消費量。可以看到,2004年以後我國焦炭消費量增速逐年下降,2004年增長率為39%,05年為11%,2008年由於經濟危機達到最低點,之後隨著生鐵粗鋼產量的屢創新高,焦炭消費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2012年-2015年由於國際國內鋼鐵行業增速放緩,行業長期低迷運行,對焦炭的消費量難維持前期兩位數的增幅,2015年焦炭消費量出現負增長。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7、2004年-2015年我國焦炭消費量及增長率

(2)鋼鐵工業焦炭消費比重穩定,焦炭價格下跌刺激提升焦比

隨著廢鋼開始回收,大量電爐投入使用,鋼廠廣泛採用噴煤技術,焦炭利用率提高,焦炭生鐵比下降,這些因素共同導致焦炭消費量增長速度有所降低。從2005年至2015年數據看,焦炭消費量持續增長到2014年,2015年開始出現負增長。2015年生鐵產量同比下降2.84%到6.91億噸,2005年至2015年我國生鐵產量由3.44億噸增長到6.91億噸,期間增長1.01倍;而同期鋼鐵行業焦炭消耗量由2.14億噸增長到3.31億噸,增長了0.55倍。也就是說,鋼鐵行業的焦炭單耗出現了下降,這得益於鋼鐵行業大力發展高爐噴吹煤,著力降低鐵鋼比,節能降耗等措施。圖8為2005年至2015年鋼鐵行業焦炭消耗量、生鐵產量及比值,可以看到,鋼鐵行業焦炭生鐵比總體下降,由2005年的0.62下降到2015年的0.52,2015年焦炭生鐵比同比2014年有上升趨勢,主要得益於焦炭價格在2015年全年走弱。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8、2005年-2015年鋼鐵行業焦炭消耗量、生鐵產量及比值

(3)華北及周邊地區是焦炭主要消費地

2013年,我國焦炭總消費量為4.68億噸,其中華北地區為14268萬噸,東北地區為5285萬噸,華東地區為11543萬噸,中南地區為6593萬噸,西南地區4766萬噸,西北地區為4386萬噸。由圖9和表4可見,華北地區不但是焦炭主產區,其消費量也最大,佔國內焦炭總消費量的33%,若考慮地理位置納入河南和山東,則該區域焦炭消費量約佔國內總消費量的47%,消費量排名前10的省份也有5個在該區域。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9、2013年國內各地區焦炭消費量比例

根據生鐵產量的地區分佈可以間接得到焦炭消費格局,2009年-2015年我國各地區生鐵絕對產量和相對產量分別見圖10和圖11。在各地區中,華北地區生鐵產量優勢較為明顯,近年來其相對佔比趨穩定,佔全國比重變化不大,從2009-2015年數據在35%上下小幅波動,而華東地區所佔比重持續提高,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比重有所下滑。

從焦炭和生鐵生產在我國各區域間的分佈看,六大區域中,華北、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的焦炭佔比高於生鐵佔比,而其他3個區域,焦炭佔比均低於生鐵佔比,由此為了滿足各區域生鐵生產地需要,需要配置龐大的運力。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0、2009年-2015年我國生鐵生產地區格局分佈(絕對產量)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1、2009年-2015年我國生鐵生產地區格局分佈(相對佔比)

3.焦炭的流通

(1)焦炭出口量繼續增長

2000年以來,我國焦炭出口量基本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佔世界焦炭出口量超過50%,己成為名副其實的焦炭第一生產大國和貿易大國,在焦炭國際貿易中具有比較重要的地位。近年來,國際市場需求萎縮加上政策限制,我國焦炭出口大幅下降。2005年是我國焦炭外貿政策調整的轉折點,為配合國內焦化行業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我國焦炭外貿政策出現了新變化,由過去的鼓勵焦炭出口改變為嚴格控制焦炭出口。國家取消焦炭產品的出口退稅,堅持配額管理,從嚴控制焦炭出口量。加上2008年8月20日,我國將焦炭出口暫定稅率進一步上調40%,導致了出口大幅下滑,此次下滑在2009年達到最低點。

2013-2015年焦炭出口維持在300萬噸以上。2012年,受全球經濟低迷、鋼鐵生產增幅減緩的影響,我國焦炭出口量低位運行,全年出口焦炭量102萬噸,同比下降69.1%。2013年受國內焦炭產能嚴重過剩影響,加上焦炭出口稅率的取消,焦炭出口量出現復甦,有了較大幅度增加,全年焦炭出口467.25萬噸,增長358.1%。2015年焦炭出口繼續增長,焦炭出口986萬噸,增長13%,漲幅收窄。

(2)焦炭國內貿易量小幅增長,有趨穩跡象

焦炭的貿易量絕對數值比較大,2015年國內焦炭全年產量為4.46億噸,據估算,其中獨立焦化廠共生產焦炭2.89億噸左右,鋼鐵企業自產焦炭1.56億噸左右。獨立焦化廠生產的焦炭除了少部分用於出口之外,其餘全部銷售給國內鋼鐵企業使用,這是國內焦炭貿易量的絕對數量。下圖為近年來焦炭貿易量圖示,可以看出隨著鋼材產量的上漲,焦炭貿易量也出現增長,但由於整個行業供過於求,絕對數值已經達到高位,繼續增長空間不大,但2015年焦炭產量同比下降,焦炭的貿易量回落。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2、2008-2015年我國焦炭貿易量

(3)焦炭國內貿易以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的方式為主

高爐順行關係到鋼廠的生產成本,大多數鋼廠都要求焦炭採購渠道盡可能明確固定,質量儘可能穩定,所以焦炭貿易以買賣雙方直接交易的方式為主,買賣雙方儘可能維護穩定的夥伴關係。另外,近年國家對鋼鐵、焦化行業治理整合力度很大,企業規模普遍較大,雙方有實力直接建立貿易伙伴關係,大部分貿易合同由雙方直接簽訂,不經過中間貿易商。另一方面,焦炭在搬倒運輸過程中會出現較多的損耗,交易雙方都儘量避免增加中轉環節,大多數貨物從焦化廠直接運到鋼廠。從近年天津港、連雲港、日照港的國內中轉數量看,焦炭流經港口集散地的總量不足1500萬噸,不到國內貿易總量的7%。不具備鐵路專用線的焦化廠通過附近的鐵路集運站向鋼廠集中發運,也並非由中間商開展間接貿易。所以,焦炭內貿以直接交易方式為主。

(4)焦炭內貿流通區域內公路為主,區域間水路和鐵路並舉

目前,國內焦炭流通過程中的運輸方式主要有三種:鐵路運輸、公路運輸及水路運輸。鐵路適用於運距在500公里至1500公里之間的長距離運輸,公路是運距在500公里之內的主要運輸方式。與汽運相比,鐵路運輸成本相對便宜。海運的費用最低,而且裝載量大,受其他環境的影響較小,但是海運要求供貨商必須準備足夠的貨源,集港時間較短,物流環節較多,對焦炭粒度有一定的破壞。鐵路和公路的運量都比較大,但由於鐵路長途運費更低,當運力有保障時,遠距離運輸大多采用鐵路方式。對於更長的距離,運輸方式通常採用鐵路、公路與海河聯運的形式。全國焦炭運輸運輸方式的轉換及基本運輸流向見圖13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3、全國焦炭運輸流向及運輸方式

(5)焦炭內貿流通總體為從北向南,自西向東的格局

目前,國內焦炭流通格局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主流向,主要包括三條路徑:第一,焦炭由主產地山西、陝西等地通過鐵路、公路向華北、華東等地區的流通;第二,焦炭由山西、陝西及其它北方省份通過鐵路、公路運到天津港、連雲港、日照港後,再經水路銷往華東、中南地區;第三,符合這個由北向南、以華北為樞紐的基本流向的,較臨近省份或地區間的流通,如華北省份的焦炭銷往華東、中南各省,中南地區北部省份向其南部、華東地區銷售等。主流向的特點是運輸距離長,數量大。二是區域性的焦炭流通,主要是東北地區和西南、中南地區的小範圍流通,以及各鄰近地區、省份之間與主流向不一致的焦炭流通,其特點是運輸距離較短,數量較小,不構成國內焦炭流通的主要流向。

從具體省份之間流通的情況來看,根據2013年數據,按照各省之間流通量接近或超過100萬噸的標準,國內焦炭主流向的基本情況為:山西外運焦炭主要銷往河北、天津、江蘇、山東;陝西外運焦炭主要銷往河北和江蘇;河南外運焦炭主要銷往江蘇、安徽及湖南;山東外運焦炭主要銷往安徽、江蘇。其中,各省銷往天津、山東、江蘇的焦炭有一部分會通過天津港、日照港、連雲港中轉,再由水路銷往華東、中南地區。國內焦炭的區域性流通主要在東北地區和西南、中南地區,根據2013年數據,按照各省之間流通量接近或超過100萬噸的標準,非主要流向省際間流通主要情況為:在西南、中南地區,貴州、雲南是西南、中南地區鋼鐵企業焦炭的來源之一,其中貴州焦炭主要銷往湖南、廣西、廣東,陝西向四川也有一定銷量;在東北地區,遼寧省鋼鐵企業焦炭需求量大,黑龍江、內蒙古的焦炭主要銷往遼寧,其中黑龍江焦炭向吉林的銷量也比較大。詳見圖14。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4、國內焦炭流向圖

(6)區域流通特點

第一,區域間貿易流通量比較大,在百萬噸級。我國焦炭現貨市場已經具備相當規模,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在4億噸以上,但是焦炭供需存在地區性差異。從輸出看,山西、內蒙古、黑龍江、山東、河南、重慶市、貴州、雲南、陝西、寧夏和新疆等省區屬於焦炭主要輸出地,年輸出量均大於100萬噸,上述11省區焦炭輸出量達1.46億噸,其中山西省的焦炭輸出量為0.69億噸,佔10省區焦炭輸出量的47.3%。從輸入看,天津、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區的焦炭缺口較大,焦炭輸入量均在400萬噸以上,上述8省市焦炭輸入總量為0.63億噸,其中生鐵生產大省河北省的焦炭輸入量為0.19億噸,遼寧省焦炭輸入量0.11億噸,江蘇省焦炭輸入量為0.09億噸,河北省、遼寧省、江蘇省佔8省市焦炭輸入量的82.61%。詳見表5。

第二,華北為區域內流通,東北為區域外流入。在我國各區域中,東北、華東和中南地區焦炭產量不能滿足需求,其中東北從外區域調入的焦炭量為808.34萬噸;中南調入的焦炭量550.52萬噸;華東調入的焦炭量為1850.62萬噸,是供需差距最大的地區。其餘區域焦炭產量均超過需求,需要將部分產量外運到其他地區,西南地區供需格局被打破,有618.78萬噸的焦炭過剩,而華北和西北焦炭向區域外的貿易量分別為5605.4萬噸和3298.34萬噸。

第三,山西省焦炭主要流向華北地區。山西省是國內最大的焦炭流出地區,不僅輻射華北地區的河北、山東、河南、天津等地,還流向上海、江蘇、湖北等地。黑龍江、內蒙古等其他地區則主要流向北京、遼寧、河北等就近區域。另外,貴州、雲南等焦炭在自給的基礎上向廣東、湖南等焦炭供給不足的地區流出。2013年,山西外運焦炭6931.23萬噸。

三、影響焦炭價格的主要因素

1.煉焦煤決定生產成本

煉焦煤是焦炭生產的主要原材料,生產1噸焦炭約消耗1.33噸焦煤。2015年,我國焦炭產量達4.46億噸,同比減少6.4%,消耗煉焦煤約5.8億噸左右。2015年我國進口煉焦煤4800萬噸,同比減少1436萬噸,下降23.1%,佔全國煉焦煤消耗的8.27%。煉焦煤是唯一用於焦化和鋼鐵的煤種,進口煉焦煤一度是僅次於動力煤的第二大煤種,2015年進口量低於褐煤。在進口煉焦煤中,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其他地區如蒙古、加拿大和俄羅斯。

煉焦煤的儲量並不豐富,佔全國煤炭保有儲量的比重不大,而且品種很不均衡、地區分佈差異巨大。從分牌號的煉焦煤產量來看,我國焦煤資源以氣煤和1/3焦煤產量最多,分別佔全國焦煤產量的22.26%和20.47%,而主焦煤和肥煤的產量佔比約為28%左右。也就是說,在中國的煉焦煤產量中,各煤種之間的比例非常不協調。而在配煤煉焦中,強粘結性的焦煤和肥煤一般應占50-60%,但實際上中國焦煤和肥煤的總產率偏低,即我國煉焦工業所需的強粘結性煤至少缺1/2。特別是中國焦煤和肥煤的可選性又普遍低於結焦性相對較弱、煤化程度較低的氣煤和1/3焦煤,因而在煉焦精煤中的主焦煤和肥煤比例更顯不足。

圖16中焦炭和煉焦煤價格走勢表明,焦煤價格對焦炭需求變化的反應具有一定的滯後期,往往是焦炭價格先漲,過一段時間後煉焦煤價格也往上漲。而焦炭價格跌後一段時間煉焦煤價格也相應下跌。前幾年煉焦煤價格與焦炭價格的比值約在60%左右,但是在2010年以來,這一比值持續走高,2012年處於2009年以來的最高點。該比值表明隨著鋼鐵和焦化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的不斷突出,焦炭行業的利潤不斷被侵蝕,個別時段已經出現焦炭和焦煤價格倒掛的現象。後期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去產能的進行,焦化行業的將會持續低位運行。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6、2010-2015年煉焦煤價格與焦炭價格對比圖

2.鋼材影響銷售價格

從焦炭消費構成分析可知,鋼鐵工業是焦炭最主要的消費領域,因此,焦炭消費高度依賴於鋼鐵工業的運行,鋼鐵價格與焦炭價格高度相關,見圖17。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圖17、2006-2015年鋼材價格指數與焦炭價格對比圖

縱觀鋼材價格變化,主要原因仍舊是決定商品價格不變規律——供給和需求。我國作為鋼材的主要生產和消費國,鋼材價格的變動,對我國的國民經濟更具有深刻的影響。從焦炭與鋼材的關係來看,鋼材是焦炭主要的下游行業,鋼材價格變動直接影響焦炭的價格走勢。圖中數據對比表明,鋼鐵價格與焦炭價格週期波動存在不同步性,鋼價對焦炭價格具有牽引作用,在鋼價上漲階段,鋼鐵業的景氣足以承受較高的焦炭成本壓力,焦炭價格表現為上漲;在鋼價下跌階段,鋼鐵業盈利能力弱化,鋼廠可能採取限產、重新議定焦炭價格或延遲付款等措施,從而焦炭價格表現為追隨鋼價下跌。

從鋼鐵工業後續走勢來看,受2008年金融海嘯的影響,世界粗鋼產量降至13.06億噸,同比下降1.7%;日本、韓國等傳統煉焦煤進口量大的產鋼大國,鋼產量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全球這種粗鋼產量的下降趨勢在2009年-2010年出現小幅反彈後繼續下行,2010年2015年,全球鋼鐵行業持續萎靡不振,產能過剩嚴重、需求增速不及產量增速,2015年世界粗鋼產量約16億噸,同比減少3.6%。 從國內鋼材生產情況來看,粗鋼產量出現下降,國內表觀消費同比下降。2015年,全國粗鋼產量8億噸,同比下降2.4%。國內粗鋼表觀消費6.9億噸,同比下降6.8%;可以看出鋼鐵行業供過於求的態勢仍然比較嚴峻。

另外,從鋼鐵工業焦炭消耗的趨勢來看,隨著企業鍊鐵技術的提高,焦比逐步下降,單位鋼材生產對焦炭的需求呈現下降的趨勢,2015年全國重點鋼鐵企業高爐燃料比為543.8kg/t。燃料比升高的企業數目大大少於降低的數目,體現出重點鋼鐵企業鍊鐵生產技術得到提高。這主要是生產條件得到改善,以及高爐操作水平提高等帶來的。2015年大中型鋼鐵企業鍊鐵平均焦比365.2kg/t,比上年增加2.7kg/t,大中型鍊鐵企業在減少噴煤粉量,主要得益於焦炭價格的下跌。中小型鍊鐵企業焦比在500公斤/噸鐵左右,如果普遍採取噴煤粉等措施,鍊鐵焦比要繼續下降。如焦比降20公斤/噸鐵,一年減少焦炭用量近1000萬噸。見表6。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表6、我國重點鋼鐵企業入爐焦比

焦炭供需矛盾是決定價格走勢的根本因素,特別是在供過於求的不利條件下,鋼材價格的下降必將引起焦炭價格走低。特別是2011年至2015年,鋼材價格持續下行,下游需求的不振,使得中小焦炭企業減產、停產,行業的產能利用率進一步下降。

3.宏觀經濟、政策等其他因素

焦炭主要用於高爐鍊鐵和用於銅、鉛、鋅、鈦、銻、汞等有色金屬的鼓風爐冶煉,起還原劑、發熱劑和料柱骨架作用。隨著我國鋼鐵行業的快速發展,焦炭消費量佔全國總消費量接近90%。可以說對焦炭市場直接影響最大的是鋼鐵工業的發展,而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其的發展受宏觀經濟的影響較大。

中國經濟正在全面向新常態轉換,房地產仍處於調整期,這也是導致2015年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增大的主要因素,由之帶動投資增長明顯下滑。展望2016年,全球經濟逐步復甦,房地產市場雖有一定的改善但風險仍在,其他一些領域存在較大的金融風險,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預計經濟增長將下調到6.8%左右。2016年鋼材市場存在低庫存週期的反彈需求、鋼材出口預計與2015年變化不大、鋼廠盈利狀況下半年面臨較大風險,鋼材市場將在長期築底。

4.相關信息網站

我的鋼鐵網 http://www.mysteel.com

中國煉焦行業協會 http://www.cnljxh.com

中國煤炭資源網 http://www.sxcoal.com

聯合金屬網 http://www.umetal.com

四、焦炭期貨交易風險管理辦法

交易保證金制度

焦炭期貨合約的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交易保證金實行分級管理,隨著期貨合約交割期的臨近和持倉量的增加,交易所將逐步提高交易保證金比例。

1. 焦炭合約臨近交割期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準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2. 焦炭合約持倉量變化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準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限倉制度

限倉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投機頭寸的最大數額。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N為期貨公司會員持倉比例係數,交易所可以根據相關情況調整。

期貨合約在某一交易時間段的持倉限額標準自該交易時間段起始日前一交易日結算時起執行。

套期保值交易頭寸實行審批制,其持倉不受限制。

五、焦炭期貨交割程序及有關規定

(一)焦炭期貨交割主要條款

1. 焦炭指定交割倉庫分為基準交割倉庫和非基準交割倉庫,包括倉庫和廠庫。

2. 用於交割的焦炭在入庫時,貨主需向交割倉庫提交以下材料:

① 焦炭的生產廠家;

② 焦炭生產日期;

③ 產品檢驗員;

④ 廠家質量檢驗報告複印件等。

3. 焦炭為散裝,無包裝物。

(二)焦炭期貨交割費用

1. 焦炭交割手續費:1元/噸

2. 倉儲及損耗費:1元/噸·天

3. 焦炭檢驗費由貨主與指定質檢機構協商

4. 焦炭的出、入庫費用實行最高限價

(三)焦炭期貨交割程序

1. 焦炭的交割方式有兩種:期貨轉現貨、集中交割。

1.期轉現交割流程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期貨轉現貨流程表

2.集中交割流程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集中交割流程表

3. 兩種交割方式的比較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附件一: 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炭期貨合約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炭期貨合約

附件二: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炭交割質量標準

1. 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

1.1 本標準規定了用於大連商品交易所交割的焦炭質量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

則和運輸要求等。

1.2 本標準規定的焦炭是指以煉焦煤為主要原料,以高溫乾餾等方法得到的用於

高爐鍊鐵的冶金焦炭。

1.3 本標準適用於大連商品交易所焦炭期貨合約交割標準品和替代品。

2.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標準。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T 1996 冶金焦炭

GB/T 1997 焦炭試樣的採取和製備

GB/T 2001 焦炭工業分析測定方法

GB/T 2005 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篩分組成的測定方法

GB/T 2006 冶金焦炭機械強度的測定方法

GB/T 2286 焦炭全硫含量的測定方法

GB/T 4000 焦炭反應性及反應後強度試驗方法

GB/T 8170 數值修約規則

GB/T 9977 焦化產品術語

3. 術語和定義

GB/T 9977 確立的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

4. 質量要求

4.1 標準品質量要求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4.1 標準品質量要求

4.2 替代品質量差異與升貼水

焦炭期貨交易手冊(你想了解的這裡都有)

4.2 替代品質量差異與升貼水

4.3 水分M要求≤5.0%。水分含量大於5.0%的,按超過部分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一位扣重(例如,實測水分為6.32%,扣重1.3%)。

4.4 出庫時,焦末含量或粒度不符合標準品質量要求的出庫標準的,對超過焦末

含量標準或不足粒度標準的部分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一位,指定交割倉庫應當按照

出庫完成前一交易日最近月份焦炭合約結算價計算補償金額(例如,焦末含量出庫

標準為不超過7%,實測為8.23%,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一位,補償金額為對應貨物

貨款的1.2%)。

5. 試驗方法、檢驗規則

5.1 試樣的採取和製備按照GB/T 1997的規定執行。

5.2 焦末含量、粒度的測定按照GB/T 2005的規定執行。

5.3 水分、灰分、揮發分的測定按照GB/T 2001的規定執行。

5.4 全硫含量的測定按照GB/T 2286的規定執行。

5.5 抗碎強度M40和耐磨強度M10的測定按照GB/T 1996的規定執行。

5.6 反應性和反應後強度的測定按照GB/T 4000的規定執行。

5.7 數值修約按照GB/T 8170的規定執行。

6. 運輸要求

焦炭應當用潔淨的火車車廂、汽車車廂、輪船船艙或其它運輸工具裝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