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哪家的孩子不是武林高手?

昨天小编在收拾衣服,我们球球跑过来,说“陪陪妈妈”, 21个月的他就胖胖地坐在了我的腿上,看着我叠衣服,仰着小脸儿,不时对我眯起眼笑起来。这时候的他萌化了。

然而倒退了几个小时,他吃饭的时候,还故意站起来,特别喜欢把碗和勺子往地上扔;吃饱了会开始把面面往外扔。让我和球球爸一直地“调教”他。

这么点儿的孩子,打也不是,继续惯着也不是,还真是让我们发了愁。

一会儿天使,一会儿魔鬼。

有妈妈曾说:“当初准备要孩子的时候,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也完全准备好了。结果等到真的有了宝宝,才发现之前预设的一切全是徒劳。孩子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一个无影掌劈过来,就打得我们章法全失。”

养育孩子,投资未来

养娃育儿,不管是第一胎还是第n胎,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养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

教育的终点要落在孩子身上,然而起点却要从父母这里开始。

然而不止是养娃,作为父母,哪怕是新手爸妈,孩子还在娘胎的时候,便开始了教育的焦虑。谁都不想让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记得在航天科技信息集团任职的曾总和我说过,也许我们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可能是因为我们深知自己。但是我们绝对敢在孩子身上砸钱,因为我们觉得那是投资未来,孩子们有无限的可能。

也许有的爸妈们,砸锅卖铁,都在拼着一个未来。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无怨无悔。

人工智能会偷走孩子的未来么?

那么,未来是什么?不可预知。

今年1月14日,创新工场创始人、谷歌前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老师在我们的活动现场,曾说:也许18年以后,人类可能会被人工智能给替代了。

这并不危言耸听。从当阿尔法狗赢了围棋王子,到前几天科技会议机器人sophie做主持人,相信大家都看到了科技对人类的挑战。

剑桥大学研究者 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一项研究更是引起了广大父母的疯狂讨论!研究分析了具有哪些行业特征的从业者更容易被机器人取代,并且得出最终结论:在未来,如果孩子的工作有大量重复性劳动,且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会被机器人取代。

18年以后,那么我们的孩子呢?那时候球球18岁,面临着上大学。很多孩子面临着找工作。

这就意味着,我们从小含辛茹苦培育长大的孩子,高分,学霸,全能学科,可能丧失了优势。这些所谓的尖子生,可能最后还敌不过机器人。

李开复说,所有程序化、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联系方式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可能没有了价值,几乎一切能够让机器来完成!你还敢让孩子死记硬背,填鸭子学习,应付各个考试么?也许机器人比你孩子考得更高分!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需要怎样的人才,而我们的孩子,又是否能适应日后的社会。作为父母,从现在开始,我们究竟怎么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不被机器人打败 ?才能让他们跑赢机器,成为无可替代的精英呢?

教育,我们需要看得很远。否则,含辛茹苦可能变成功亏一篑。如果我们现在有机会,怎么样做到未雨绸缪?

给孩子未来的钥匙

这个话题,有个妈妈想得很长远,也很深刻。

作为处在高科技前沿的领导者,她的感受比多数人更强烈。因此,她会非常敏锐的思考如何让孩子适应未来的世界。

她说:家庭教育特别重要。

想想的确。信息技术的变革速度,早就跑在了教育行业前面。无论中国还是美国,教育体制要想改革,因为牵扯的环节众多,可能需要一二十年,跟不上科技界的迭代速度。

但是家庭很小,完全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在硅谷创业节的科技峰会教育论坛上,知名斯坦福教育系教授也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如果人工智能将改变世界,甚至颠覆职场,所有的高分造就的技能都可能被机器直接代替完成,唯一不可替代的是人的综合素质,例如情商和思考,与人互动的能力。”

她也认同,她说,孩子需要有获取信息、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阅读非常重要,无论在纸上阅读,还是在网上、ipad 、kindle 上面。当下的及时的知识,都可以培养孩子思考,与时代接轨。

孩子需要具备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从前的你,可以选定一个专业、一条道路,一辈子慢慢积累,然后就衣食无忧了。但是现在世界变化越来越快,昨天积累的技能,也许明天整个行业都没了。十年后的职场什么样?孩子适合做什么职业?你根本无从预料,因为新的产业还没出现呢!能时代,我们教给孩子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互联网就像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大脑一样,信息多的看不过来。所以我们孩子要学的不再是记住知识,而是怎么找到它们,怎么问问题,怎么判辨真伪。

我们的孩子这一代,人均寿命也会增长,一辈子一定会更换职业方向。你能给予他的,是一个开放的、终身学习的心态、健康的身体,这是未来真正有帮助的。

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一棵树。在这个新的形势下,要带给孩子的不是帮他们积累具体的知识,而是要有全方位的技能,就像各个方面都帮他们打开了一扇窗一样,我们就感觉到对孩子的成长不是那么焦虑了。

东西教育,孩子的未来是否不同?

很多硅谷的爸妈不想回国就业,担心孩子回国失去了美国教育的机会。很多人认为美式教育可能更优于中国教育。

如果自己回国,孩子跟着回去。会不会影响孩子的未来?

其实东方教育有很多好的东西。首先是对于教育的重视,东方人非常崇尚教育;其次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比较亲近,这在很多西方家庭是没有的;而且,中式的教育很注重基础技能的培养。

东方更重视底层技能,而西方更重视上层技能。

一个适应未来的国际化人才,应该是两层技能都很出色,融会贯通、中西合璧。

国际化一定是趋势,连中国的企业也在走出去,未来无论是企业,还是科学和艺术产品,都会跨越国界走向世界。

所以,不存在要不要做国际人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的做一个国际人。

家长没有必要阻挡孩子远行。但是,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引导,让他们更好的适应不同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