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我认为,任何一种技艺的提升,首要的就是勤奋,除此之外,才能谈到天赋、运气等。

也有人说,虽然勤奋,走在一条不对的路上,终会南辕北辙。

其实,对技艺的修炼,最需要的就是坚持。

智慧就产生于持之以恒的状态里,智慧会帮修炼者修正自己的路。

没有错的路,所有的创造似乎都在被认为错的路上遇到了光明。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1972年12月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硕士研究生导师。范治斌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极好的笔墨表达,作品注重情感的承载和艺术品质的追求。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上均有涉猎,艺术直觉敏锐,处理手法细腻、丰富、多样,逐渐形成其鲜明的艺术风格。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所有向善的人内心都怀有一种朴素,这种朴素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处理成简单。

朴素是一种回归原点的情感和态度,它不激情四射,却大智若愚。

艺术中,最高境界是回归朴素,这却需要漫长的行走,甚至要经过见山非山见水非水的艺术认知过程。

当最初的人性的朴素和最后艺术的返璞归真互为表里时,才是艺术的极致。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人心才是有风景的地方。

无心时,再美的景致都会错过。

而美,就在那里,你的心在,它就从容绽放,为你盛开。

美在平凡的环境里,也长成平凡的模样。

往往寻者自以为美,自然就幻化成寻者心的模样。

于是,自然在不同寻者的心中变换,既是客体,又呈现为主观,既是寻常,又美得决绝。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画家画什么不一定需要理性思考,就像此刻画下一匹马,一棵树,一片伸展到远方的风景。

在我的意识里,这样的景物并不是要传达我的某个清晰的认知或是一种情愫,我只确定它是我意识中模糊的存在。

也许在生命的某个片段,我遭遇此景,使我生出一些零散的有关生命的感怀,画面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仅此而已。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人们有可能赞美自己的家乡,是因为已经离开它,站在一个远方,从记忆中凝视它曾给予过的温暖。

是的,熟悉的地方也许没有景色,但有的是温情,有温情,就会留恋,就会觉得美。

老舍写过一篇“济南的冬天”,很美,那么,在每个游子的内心里,何尝没有过“家乡的四季”?每一个你生活、停留、驻足过的地方都美,那是因为你的情感融入过。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写生不该总是胸有成竹。

总有新鲜的、让你手足无措的事物,不能准确地找到表达方法。

对自然心怀敬畏之心,虚怀时才能更深地体悟自然之美。

有时,反复琢磨而生拙的表达,之后再看,会觉得那种语言最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我用一枝大笔画荷叶下柔细的水草。

朋友说:“若不是亲见,我绝不信这水草是用如此巨笔画出来的。”

我说:“我也没事先想好要这么画,只是以巨笔泼出了荷叶,觉得顺手,状态松弛,就忘了换笔,顺势写草,竟得如此柔润挺拔之势,若真换成小笔,未必有此气象了。”

水墨的魅力就在于此,往往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画画好玩在:有时满是想法,画着画着就画没了,有如灰飞烟灭;又有时百无聊赖,硬着头皮与纸死磕,竟慢慢入境,正所谓风起云涌,酣畅淋漓。

对景写生时,学生问:“我临摹一张画时,还能画得比较像,可面对实景,却怎么画不成样子了?”我答:“是的,你临摹的范本已是对自然归纳后的笔墨形态,临摹时很容易对接,需处理的东西相对简单,而直面自然时是原生态,它本不属于笔墨,又纷乱复杂,转成水墨就很困难。一旦找到方法,其创造的价值就比临摹大得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世间之万有,皆可入画图。

每个画者,被什么感动,选择怎样的母题,都不可预料。

我时常不会想到下一个题材会是什么,但行走在生活里,令人心动的景物随时会牵引我,让我进入艺术创造的空间。

生活变换,万物有着不同的美,艺术,不能以不变应万变,笔墨之美,不仅在于已有的传承,更在于感物由心的创造力量。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关于生命的长度,有人觉得“人生苦短”,有人以为“度日如年”,这些都是经由情绪生出的叹喟。

而生命就那么长,并由痛苦和幸福伴随着,只是到最后,以痛苦或幸福更多一点作为结局。

人不能没完没了地活着。

若论短,成就自己的事业用一生的时间足矣;若以为长,而仅是虚度,再给另一次人生又有何用。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我们把每个人、每道风景绘入自己的作品,是为了表达对象,还是表达自己的内心?

其实,我们眼之所见,都是事物的表面,我们并不真正了解事物的内里,我们感觉其美或是因其感动,则是基于自己的内心和修为。

那些进入画面的人和景物,满足了每颗心的要求,虽具他者的外表,却暗含自我的灵魂。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有个万次定律,大意是说,涉及技艺方面的成就,如能认真重复万遍以上,则是领域内的圣手。

拿绘画来说,画一天算一次,大概需三十多年,大学毕业开始算,五十多岁即可做到。

听起来又残酷又有诱惑力,短暂坚持可以,三打两晒可以,可谁能这么久的持恒坚持呢?大多数人只想享受结果,却忘了这个必经的过程。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其实,我们是不能客观地记录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世界落实到每个人的眼睛和手里时,必定是带着各自主观的视角。

我们以为的客观的美丑和动人与否,皆是因情感的左右,客观只是存在,却无关美丑,只有在情绪激昂时,才会有“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动情表达。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真实的生活往往充满苦难,除了自身体验自己的生活并自知冷暖,作为旁观者,我们都在观看别人的生活,并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是。

我们用自己的方式,装扮或歪曲不属于自己的生活。

每一个前行的人,注定不会孤独。

即使是一意孤行,也会有温暖的掌声和赞许的目光。

总会有或明或暗的手在支撑每一个坚持者,让弱者不再畏惧,让强者心存感激。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荐稿:[email protected]

——今日鉴藏——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范治斌:艺术是另一个自己,有时乔装,有时显得比本我还真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