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问题一:古代经典隶书众美纷呈,隶书美的核心体现在哪些地方?学习时应如何把握和表现?

羊晓君:汉字是象形文字,形可意表。随着书写的需要,不断简化,到秦代国家统一,象形文字变成固定的符号,即对原来匀圆悠长的篆书线条变曲为直,化为隶书。

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两汉以来,隶书又不断发展,本来急速草化的书体,逐渐得到雅化的修整,使隶书笔势逐渐统一定型。实用隶书文字不断被美化,大大丰富了隶书的艺术性。到了东汉桓帝、灵帝年间,隶书已日趋成熟。

纵观两汉隶书艺术,大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豪放雄强,气势酣畅;二是工整秀丽,敛豪放之气于温纯之中;三是变态无常,充满着自然的气息。

统而言之,汉隶诸碑无不重笔力,是千古书艺的精华。

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问题二:隶书学习和其他书体学习有何内在关联?

羊晓君:篆书的用笔虽然没有隶书、楷书那样复杂,但在每一笔之中同样存在着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而且必须认真严格地运用中锋,才能收到效果。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是由隶书演变形成的、十分端庄工整的一种书体。由于楷书的基本点画比隶书多而其形态又与隶书异趣,于是造成了多数字在间架体势上的差异。其次,楷书间架结构的整体意识比隶书明显而强烈。

总之,从藏头护尾的篆书发展到了有波磔和反挑的隶书,时间相去不远。隶书字形亦由小篆的狭长变为扁平。用笔可方可圆、可藏可露,方圆藏露交替变化使用。隶书的点画在篆书的平面基础上产生了波、捺、撇,所以在字形的结构上就不同于篆书的纵势用笔而取横势,因此,此字形就稍带扁形。

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楷书由隶变化而来,故体势方折。颜真卿行书有篆籀气,其楷法实得益汉隶,试观其楷书横平竖直,体势端庄平正,用笔方圆兼备,雄劲古拙,岂可浅薄隶书哉!至于褚遂良楷书,隶意尤浓,结字体势于平正中饶具宕逸之致,故学楷必通隶,方可下笔有源。

问题三:学习隶书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羊晓君:隶书有自己的用笔和结字方法。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皆备,笔势灵动,姿态优美。结构上,留有秦小篆的纵势长方,初时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浑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韵,多中宫紧缩,长枪大戟,变化巧妙又不失规矩方圆。

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根据汉碑的书体特征和风格倾向,汉碑可概括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方拙朴茂,浑劲敦厚。这类汉碑有《张迁碑》、《鲜于璜碑》、《建安六年残碑》、《衡方碑》、《张寿碑》、《耿勋碑》、《刘熊碑》等。第二类:典雅凝整,法度森严。这类汉碑根据笔法又可分为二类:(1)肃括内劲:代表性汉碑有《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华山庙碑》、《娄寿碑》、《张景碑》、《建宁残碑》、《朝侯小子残碑》、《李孟初神碑》等。(2)灵动飘逸:这类碑刻有《孔宙碑》、《尹宙碑》、《韩仁铭》、《仓颉庙碑》、《孔彪碑》、《曹全碑》。第三类:奇古浑朴,诡谲多变。这类碑刻有《夏承碑》、《祀三公山碑》、《鲁峻碑》等。

问题四:当前国展的隶书作品存在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羊晓君:好的隶书作品应高古、浑厚、正气。

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第一,国展中的隶书入展作品很少,好的作品更少,不是庸俗,就是丑态百出,能写出正大气象者寥寥无几,当代书法需要具备正大气象的优秀作品。

第二,那些所谓打着以丑为美旗号的作品大肆占据着众多的媒体、展览及作品集中。

第三,隶书应朝着高古大气、易懂的,能让广大群众接受的方向发展,才有生命力。

一米四的小个子书法家羊晓君,讲述当前隶书丑态

羊晓君 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浙江省书协理事,杭州市书协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