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砖》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一个不正经的历史迷?

网剧《唐砖》目前已经开播了,在多位大牌明星的宣传加持下播出后更是受到诸多关注和热度 。作为一个写历史题材文章的我,自然是没有放过它,经过一晚上的熬夜苦战终于把它看完了。不得不说这部剧的颜值是非常不错的,原谅我稍稍肤浅一下。咳咳....《唐砖》虽然是一部小说,但是它却在社会形态、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年代大事件等方面描写的非常细腻。每个人物都像是一件没有经过加工修饰的工艺品,是非功过毫不掩饰地出现在你的面前,甚至你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感觉来评判这个人物。

《唐砖》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一个不正经的历史迷?

好了,文学角度稍稍分析了一下,现在我们就回归正业从历史角度来看一下《唐砖》里面的历史大事件吧(稍稍摆正我的小姿态)。这部网剧基本都是围绕着玄武门事变展开,李安澜为了给在玄武门事变中不幸去世的母亲报仇而展开调查,侯君集因玄武门事变后不被重用而怨恨李世民最后谋反,太子李承乾更是因为经历过玄武门事变而走上了弑父谋反之路,其实整部剧看下来都感觉是一个悲剧。

路,其实整部剧看下来都感觉是一个悲剧。

《唐砖》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一个不正经的历史迷?

好了,我们现在就来说一下这部剧的考点吧(敲敲小黑板)

事件一、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事变是由于唐朝初期皇室内部矛盾造成的。高祖原配夫人窦氏生有四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李元霸早夭以外,其余三子在李唐建国前后不仅多有参与谋划、统兵征伐之功,而且都各自培植亲信,拥有自己的亲信。尤其是李世民战功显赫,声望素高。李建成惧怕李世民夺位,联合四弟李元吉对付李世民;李世民亦恃功倚名,窥伺帝位,以致双方同室操戈、形同水火。公元626年,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进犯之机,共谋夺取秦王府兵,一举灭掉李世民,不料事机败露,李世民先发制人。六月,李世民乘李渊召见太子之时,抢先在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下伏兵,杀死李建成、李元吉。后来,李渊被迫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让位,自称太上皇。

《唐砖》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一个不正经的历史迷?

自古以来,皇室中人争权夺利,此消彼长,父子亲情微不足道,兄弟之间也可瞬间反目成仇。也许朝堂上的政权更迭总是伴随着鲜血与枯骨,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皇权皆孤独,在夜半无人时他们也会心痛曾经失去的兄弟、爱人、朋友。但是事实已经造成,一切都不能重来,也许,他们会想来世再不做皇家人,但他们此生都会在对亡人的救赎中度过。

事件二、李承乾谋反

了解唐朝建国前历史或者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李世民早年忙于四处征战与家人聚少离多,所以和这个儿子之间的关系自然不比平常人家亲近。后来唐太宗登基整天忙于朝事,又把十几岁的李承乾丢在东宫交由老师教导,父子之间不能朝夕相处,自然又生出隔阂。老师严厉的批评,淡漠的父子关系,使得这个孩子的内心敏感、不轻易相信别人。后来李世民杀了他特别喜欢的一个男宠,李承乾特别伤心并在宫中为其树冢立碑。这也就成为最后决定谋反的导火索。经历过玄武门事变的李承乾面对兄弟之间的竞争,选择了与父亲相同的道路——谋反。李承乾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驸马(应为剧中的安阳公主原型)、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进行逼宫,可惜事情败露,被贬为庶人。

《唐砖》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一个不正经的历史迷?

其实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真的是非常疼爱,即使是犯了谋反的大罪也不忍心将其斩首。后来重新立储之时为了能够同时保全住自己心爱的三个儿子,果断的立年幼温和的李治为太子。也许,即使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会懂得舐犊之情。这段历史真的就是因果循环,李世民和李渊,李承乾和李世民,其实君君臣臣真的会比父父子子更重要?

本节课到此结束,有疑问的同学欢迎下方评论(哈哈哈哈.....)大结局剧照奉上一张

《唐砖》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一个不正经的历史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