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大卖国贼 外国妻子病逝后出家 抗战时立了大功

今天,当我们谈论国际政治风云时,常常说一句话,“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流传已久,成为了国际政治中的公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它出自一位民国时期的中国外交家之口,他的名字叫做陆征祥。

他曾是大卖国贼 外国妻子病逝后出家 抗战时立了大功

陆征祥在1871年出生于一个跟基督教关系密切的家庭,加上母亲早亡,因此早早入了教会。教会的教育使得他打下了良好的对外沟通能力,此后进入了江南制造总局学习外文,奠定了扎实的外文基础。在清政府时期,他得到赏识,成为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许景澄的翻译,从此走上外交之途。

武昌起义后,革命形势势不可挡,陆征祥联合几位驻外使节通电敦促清帝退位。同时,还向俄国力争主权,驳回俄国人对蒙古的领土要求。

他曾是大卖国贼 外国妻子病逝后出家 抗战时立了大功

然而陆征祥外交生涯的失败一刻很快来临了。1915年,日本人向中国提出了二十一条,袁世凯以陆征祥为外交总长,想要进行斡旋。日本人恼羞成怒,逼迫甚急,无奈之下,陆征祥代表国民政府除了第五条搁置以外,全都接受下来,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愤怒,被指责为“卖国求荣”。

外交生涯中的污点还未淡去,陆征祥又面临了另一个难题。1917年,他支持段祺瑞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1918年中国便作为战胜国参与到了巴黎和会当中。在巴黎和会上,美英等列强罔顾中国主权,将德国占领的中国领土与权益移交给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字同意。消息传来,群情激愤,当时代表团成员之一的侠女郑毓秀甚至用玫瑰作枪,威胁陆征祥不许签字。陆征祥面对着巨大压力,最终没有签下。

他曾是大卖国贼 外国妻子病逝后出家 抗战时立了大功

面对中国外交的凄凉处境,陆征祥无可奈何,感慨出了那一句著名的,“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他心灰意冷,离开了外交职务,出家静修。陆征祥便从此隐居不出,只与家人朝夕相对。

陆征祥的妻子是一位比利时贵族小姐,名叫培德·博斐。她才貌出众,具有良好的教养,虽然比陆征祥大上几岁,但是二人一见倾心。当时两人的婚姻并不被看好,因为被陆征祥视为义父一般,具有提携之恩的许景澄多次告诫,外交官不能娶外国太太,而且按照传统观念,外国人不能入祠堂,不能入祖坟。许甚至说,“你学外国学得很彻底,连太太都娶了外国的。将来假若没有儿孙,你太太又先你过世。希望你能进修道院去,这是外国的习惯。”

他曾是大卖国贼 外国妻子病逝后出家 抗战时立了大功

言者无心,确是一语成谶。培德夫人于1922年便开始卧病在床,从此之后,更是一日不如一日。1925年,陆征祥为了祈祷夫人早日康复,便带她到梵蒂冈朝圣,请求教皇为她赐福。想不到教皇竟然破例为培德夫人祈福,但是毕竟只是精神寄托,无法治愈疾病,1926年,培德夫人撒手人寰。1927年,心灰意冷的陆征祥皈依天主,进入修道院,改名天士比德,成为隐修院的修士。

陆征祥归隐之后,并没有忘记苦难中的祖国。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陆征祥主编《益世报海外通讯》,以“木兰”为笔名向世界人民介绍中国抗战的英雄事迹,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为呼吁世界人民抵制日货,他写道,“不要间接地帮助日本空军杀害我们……你们为孩子买日本玩具,但你们付出的钱很快就会变成成千上万个炸弹落在我们的国土上,使我们幼小的孩子惨遭杀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时,他甚至进行反纳粹宣传,全靠他身为外交官所积攒下的德国高层人脉才得以幸免,没有进入集中营。

他曾是大卖国贼 外国妻子病逝后出家 抗战时立了大功

晚年的陆征祥对签署二十一条后悔不已,但他对中国日渐强大充满着信心。1949年,陆征祥病重,隐修院院长前来探望。陆征祥用力说出“中国”二字,院长说,“中国占据了你一半的心”,陆随后伸出三根手指,院长说,“中国占据了你四分之三的心”。陆征祥安然地闭上了眼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