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觀察新金融傳統銀行如何「擁抱」網際網路

博鰲觀察新金融專欄介紹: 2016年1月起《博鰲觀察》雜誌新增“博鰲觀察新金融”專刊,在專刊中我們會以互聯網金融領域為關注重點,為讀者呈現翔實的數據、獨特的視角和權威的分析,從另一個角度看互聯網金融。同時博鰲觀察微信公眾號會在每週五精選“博鰲觀察新金融”專刊的內容進行推送,歡迎關注互聯網金融的朋友與我們進行交流。

作者: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所長助理、研究員 楊濤

博鰲觀察新金融傳統銀行如何“擁抱”互聯網

“十三五”即將來臨,中國銀行業的發展開始面臨重要的轉折點。由於中國銀行業還沒有真正經歷一次深刻的經濟週期波動,體會長期經濟下滑的衝擊,可持續盈利能力還難以讓人信服。一方面,伴隨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國內外經濟金融聯動性提升,未來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不僅受到國內經濟週期影響,而且與全球經濟波動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改革、民營銀行的放開、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脫媒等情況,都將為銀行業競爭帶來現實影響和衝擊。

1“新常態”下銀行加快佈局互聯網

曾經,日本大銀行的發展成績令世界矚目。然而1988年,曾排名世界前6位的日本第一勸業銀行、住友銀行、富士銀行、三菱銀行、三和銀行及日本興業銀行,在國內危機與全球銀行業變遷中黯然退場。截至2010年,排名世界前20 位的銀行中,日本只剩下三菱日聯銀行勉強居於第11 位。這一歷史值得中國大型銀行的警惕——即使許多指標在全球居於前列,但是銀行面臨的巨大風險仍不容忽視。

2015 年三季度之前,中國各家銀行均開始面臨業績下滑和不良率上升的挑戰。目前,中國各家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創新舉措不斷。人們一方面對銀行業績伴隨經濟週期的下滑感到擔憂,另一方面又被“眼花繚亂”的互聯網金融創新所吸引。在缺乏增長亮點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被許多銀行看作是轉型契機和“救命稻草”。

例如,作為大銀行的代表,工行推出“融e購”電商平臺、“融e聯”即時通信平臺和“融e 行”直銷銀行平臺“三大平臺”;作為股份制銀行的佼佼者,平安銀行構建了橙e網、口袋銀行、平安橙子;更激進者,如浦發銀行推出“spdb+”浦銀在線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衝擊下,全球各國銀行都比以往更加重視其中的機遇和挑戰。數據顯示,華爾街六大銀行五年裡裁員8 萬,其中各銀行裁員人數最多的為固定利率、匯率和期貨部門。而研究發現,銀行技術和風險管理、合規部門反而會增加僱員。這充分體現了大銀行對於新技術、新風險的“未雨綢繆”。

在監管層面,目前中國銀行業的互聯網創新政策支持環境更加良好。就現有監管思路來看,實際上是致力於推動同業業務監管的一致性。這意味著:未來監管將更多從產品功能和業務本身出發,對P2P網貸等新興業態從寬鬆逐漸趨嚴,銀行監管則會相對有所放鬆,在理論上對銀行發展互聯網金融形成利好。

總體看來,中國銀行業的互聯網創新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渠道替代,即通過發展電子銀行、移動銀行、直銷銀行等,對原有的業務流程與組織架構進行渠道優化與變革;二是依託新的產品或業務,著力推動零售業務拓展與強化個人客戶獲取能力;三是積極介入電商,通過大力拓展業務場景來增加客戶黏性;四是嘗試把原有的融資類業務搬到網上,如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嘗試;五是佈局以移動支付為代表的新興電子支付業務,以及基於互聯網的中間業務;六是直接介入互聯網金融新業態,或與P2P網貸、第三方支付等機構間接合作。

目前,中國銀行的互聯網金融創新仍然面臨諸多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業務範疇與邊界不清晰,各家銀行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根本無法進行橫向比較。各銀行究竟希望通過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成為大而全的“超市”還是“精品店”,大多沒有清晰的“頂層設計”。在明確業務邊界的基礎上,各銀行要對最終目標和路徑有更加清晰和準確的認識,不只是“跑馬圈地”;二是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與傳統業務板塊之間的協調矛盾突出,往往體現在財富管理類產品、渠道、人員、激勵約束機制等方面;三是開放性還不夠,部分銀行致力於打造自己的O2O 閉環生態圈,但長遠來看,互聯網金融的真正優勢體現為開放型的平臺,以多平臺共贏為目的,而非獨家通吃;四是增長點是否可持續,某些互聯網金融創新究竟是提升上市銀行投資價值的“噱頭”,還是真正有利於發掘新的、可持續的業務增長點,還需進一步觀察;五是抓“痛點”的能力和意願不足,傳統金融的“短板”在於小微金融、居民消費金融和財富管理,互聯網金融創新應彌補這些不足。是否有能力並且願意抓住這些“痛點”,仍然是銀行面臨的挑戰。

客觀來看,中國銀行業的互聯網金融創新逐漸體現出“大資本驅動”的特點,小銀行做互聯網金融的優勢並不明顯。未來將呈現三大主線:

一是工行等“巨頭”由於擁有資本優勢,因此容易進行大規模佈局,可以實現互聯網金融的“簡單粗暴”式發展,但要真正實現以“客戶體驗”為中心還缺乏迫在眉睫的動力;二是平安銀行等依託於各類準金融控股集團的銀行,如果能夠依託集團資源,有效實現互聯網金融板塊之間、互聯網金融與傳統業務之間的綜合功能協調,則有較大的發展前景;三是新興互聯網企業發起的民營銀行。

對於中國銀行業來說,要想真正在激烈的銀行業競爭中,殺出一條獨有的“互聯網銀行”發展道路,仍然困難重重。

2銀行業如何積極“擁抱”互聯網創新?

博鰲觀察新金融傳統銀行如何“擁抱”互聯網

當前,中國“互聯網+”的國家戰略,帶來了產業結構優化的新方向。無論是傳統產業的“觸網”,還是以“大數據、雲計算、平臺經濟和移動支付”為代表的互聯網新業態,都需要在產業整合中,由大企業引領規模經濟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發展方向也為商業銀行拓展了新的市場範圍。

在這一重大變革期,除了經濟環境和監管政策影響之外,銀行自身的發展戰略、經營策略及管理文化往往會起到決定性作用。中國銀行業如何積極擁抱互聯網創新?

一方面,從銀行自身的轉型來看,要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的挑戰,打造開放性、綜合化的金融平臺,傳統商業銀行才能獲得新的發展潛力。

上世紀末期以來,國際銀行業發展體現了一個明顯趨勢:涵蓋各種金融業務品種和服務方式的“一站式”金融機構日益增多。企業客戶往往更加重視綜合性的功能服務。在中國仍存在諸多混業限制之時,互聯網金融帶來了產品和服務層面的功能融合,需求導向型的創新變得更加迫切。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時代,傳統金融產品與服務的邊界逐漸被打破,金融創新逐漸呈現出跨界性。這就要求銀行著力構建綜合性金融服務平臺。

(1). 打造金融功能服務“產業鏈”。金融機構可完成的功能包括:資金配置、支付清算、風險管理、信息管理。過去銀行主要著眼於債權性資金的配置,要打造新型“金融超市”,商業銀行應該進一步發掘對於支付清算渠道的利用,同時給予客戶更多的風險管理、信息管理服務,才能打造金融功能服務的“產業鏈”。

(2). 探索推動新型的產融結合。當前的金融改革和互聯網金融熱潮,也反映金融迴歸“實體”的趨勢。未來的產融結合形式,將從過去偏重產業與金融之間的股權、債權融合,逐漸變為雙向的智力與戰略融合。因為在互聯網時代,數據信息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金融服務呈現突出的跨界融合特徵,產業與金融之間的談判能力更加平衡,並非金融部門佔據絕對優勢,合作共贏將逐漸成為主流。

(3). 依託互聯網渠道與產品,不斷推動非信貸業務創新。20 世紀90 年代中後期以來,成功的國際銀行紛紛調整發展重心,由批發銀行轉移到零售銀行,並加大對非信貸業務的開拓。對於許多不“缺錢”的大企業來說,恰恰需要更多的非融資服務。

另一方面,從服務對象來看,銀行還需要深入挖掘互聯網金融的“藍海”。隨著工業4.0 時代來臨,原有銀行體系更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求,互聯網金融給銀行提供了一條轉型之路。但無論國外還是國內,互聯網金融還難以對銀行業起到顛覆性影響。目前銀行應當積極瞄準現有金融體系功能亟須完善的領域。一是居民金融,即如何更好地通過降低門檻、提高便利性來滿足居民金融需求,包括消費金融和財富管理。其中,經濟發展動力調整與國內消費需求提升相關,而現有消費金融創新的低水平對此形成嚴重製約。面向不同階層的財富管理創新,不僅有助於老百姓增加財產性收入,而且有助於促使中高層次收入者培育穩健的投資理念。

二是小企業金融,這裡包括對小微企業的資金支持、風險管理支持、財富管理支持,還有對小企業信用環境與文化建設的幫助。應該看到,作為解決就業等諸多社會矛盾的著眼點,小微企業金融現有的“行業細分”已經難以解決矛盾問題,需要不斷拓展服務邊界和內容。

三是跨境金融服務,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市場開放的快速發展,中國金融服務“走出去”和“引進來”都變得更加迫切,而互聯網金融技術手段有助於推動跨境金融服務能力的提升。

3商業銀行如何化風險為機遇?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不僅給銀行帶來金融脫媒風險,且直接改變了銀行的業務架構和流程,並帶來新的風險因素。如何在互聯網金融中進行更好的全面風險管理,是銀行業互聯網創新的重點和難點。

銀行互聯網創新的風險來源於何處?具體來看,一方面是傳統金融風險在互聯網金融中的體現。

一是流動性風險。許多銀行已經開始介入到P2P 網貸等互聯網金融活動,這些平臺的資產與負債期限不匹配,同樣可能出現流動性風險。伴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在利率上下限進一步開放的情況下,若銀行通過上調存款利率使收益水平達到或超過互聯網相關投資理財的收益水平,將吸引大量資金從互聯網融資平臺迴流至銀行,由此可能會引發流動性風險。

又如目前“卡族”用信用卡套現投資網貸現象。投資人偏好投資期限較短的投資標的,為了應對拆標可能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交易平臺需要足夠的資金應對投資人的提現需求。在現實操作中,往往平臺拆開的標到期,而真實借款卻尚未到期,導致投資人提現出現問題,投資人擠兌導致流動性危機最終爆發,平臺加速倒閉。

二是信用風險。為了進一步應對競爭,銀行開始注重缺乏信用基礎的客戶,或者依託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而開展P2P 網貸等業務。在商業信用體系建設剛起步的情況下,由於缺乏結構性數據信息的信用支撐,這些業務同樣可能積累潛在的信用風險。

三是技術操作風險。銀行在依靠軟件、網絡等特殊介質開展金融業務時,軟硬件配置、技術設備的可靠性及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能和道德風險,都將成為技術操作風險的主要衡量標準。

四是法律風險。互聯網金融在我國尚處探索發展階段,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和明確的監管主體。如銀行遠程開戶、新興支付工具、虛擬信用卡等業務。在許多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背後,實際上還是民間融資活動的網絡化,其中可能會觸及高利貸或非法集資的風險。

如今,互聯網金融活動中普遍使用電子合同及電子簽名,雖然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在法律上同樣存在一些瑕疵。如不加以規範,可能會陷入直接或間接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法律困局。

另一方面的風險,來源於互聯網金融的特殊風險及其表現形式。

一是信息科技風險。互聯網金融建立在大數據、雲計算基礎之上,隨著商業銀行機構與業務的互聯網化發展,其網絡系統更可能遭到技術性外部攻擊。互聯網金融集中數據處理的方式,可以使信息不對稱情況得到部分緩解,提供個性化、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但由於集中了龐大的客戶數據,一旦信息遭到人為洩露、篡改,將對客戶的權益、隱私甚至人身安全構成嚴重威脅。目前如病毒感染、黑客攻擊、支付不安全、網絡金融詐騙、金融釣魚網站、客戶資料洩露、身份非法盜用篡改等,風險十分突出。

二是“長尾”風險。銀行為了應對互聯網新興企業的競爭,正積極服務“長尾”人群。由於這類人群金融知識、風險識別和承擔能力相對欠缺,風險承受能力將更加脆弱。一旦業務出問題更容易對銀行的品牌和信譽帶來“連帶影響”。總體而言,只有抓住當前主要的互聯網金融風險要素,找到化“風險挑戰”為“發展機遇”的路徑,我國商業銀行才能在日益變革的環境下,獲得新的增長基礎。

(本文全文刊登於《博鰲觀察》2016年1月刊“博鰲觀察新金融”專刊,瞭解其他文章可以查看“博鰲觀察”官網和新金融電子刊,電子刊全部內容將會在1月底呈現,敬請關注“博鰲觀察”和“博鰲金融內參”微信公眾號)

博鳌观察新金融传统银行如何“拥抱”互联网

博鰲觀察新金融

博鰲觀察新金融,關注互聯網金融新動態

博鳌观察新金融传统银行如何“拥抱”互联网

博鰲金融內參由博鰲亞洲論壇官方媒體博鰲觀察主辦,關注新金融業態,解讀互聯網與金融融合進程。

識別二維碼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