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原標題: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1

最初看到河南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調包的新聞時,我和大家一樣的氣憤。

但是基於法律人的職業習慣,我沒有選擇輕信,而是去了解了大量的資料。

通過長時間的瞭解之後,我最終得出了一個很大膽的結論,這場轟轟烈烈的高考答題卡調包案,很可能只是學生們導演的一場騙局。

首先聲明一點,我沒有給任何人洗地的意思。

事情發展到現在,不管事實的真相如何,都需要確鑿的證據來證明,也不是誰想洗白就能洗白的事情。

昨天晚上,河南省教育廳發佈了關於此案的情況說明,稱紀檢監察部門正在依法依歸進行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佈。

所以,對於這個調包案的結果,我們靜候調查結果就好。

對於這樣一個大的案件,事關高考制度的公信力,我們有理由相信紀檢監察部門一定會拿出確鑿的證據來說明情況,因為一旦證據鏈不完整給人們留下太多猜疑的空間,那對於這個社會的傷害是無法估量的。

今天我把這篇文章拍在這兒,等著被調查結果打臉,但是我知道被打臉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下面我簡單的談談我的理由。

2

理由之一。

現在的高考流程,要做到把考生的四科卷子全部調包,幾無可能。

瞭解現在高考流程的人都知道,現在高考程序可以說是嚴苛到變態程度的,三人監考、隨機安排考場、全程監控、答題卡全掃描、二次密封、全電腦切割閱卷、試卷全部二次編碼……,在這一系列的防範措施下,要想做到試卷全部成功調包,幾乎沒有可能。

每場監考老師都是省招辦隨機抽籤安排的,並且還是開考前幾十分鐘才通知考點,如果想做這樣的案,作弊的家長需要買通一個考點所有的監考老師,這個數量至少也是三位數。

即便真收買了監考老師,監考老師想互換考生的條形碼從技術上來說也很難實現,高考那個條形碼粘的很緊,開始的幾分鐘還能撕下來,等考試結束後想撕下來,在技術上也是很難辦到的事情。

答題卡在考場密封后由監考老師送交考點,由考務驗收、主考驗收、然後直接由警察送市招辦,市招辦連夜編密,然後密封打包送省招辦。這個過程理論上也有可能調包,但是需要把主考、警察、保密員、市招辦工作人員全部買通,還需要破壞掉封條和密封袋,最後再恢復原樣,你覺著這可能嗎?

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覺著可能的,所以這一條几乎沒有辦法說服任何人。

那麼你們接著往下看。

3

理由之二。

要把考生四科全部調包,風險之大難以想象。

在考試及閱卷的全過程中,無論在哪一個程序中間調包,涉案的人都不只是三五個,這根本就是一個完全不可控的風險,位高權重的不屑於搞,沒有一定地位和能量的人也搞不來。

並且即便你調包成功了,這個事兒被曝光出來的風險還是十分大的,

我可以這麼說,任何一個人如果高考估分600+,最後成績只有300+,我們都有理由相信他一定會搞出一個大新聞,而如果這個新聞出來以後,那些調包試卷的人必定會浮出水面。

有很多人搞陰謀論,說如果調包的不是檢察官家的孩子,這事兒可能就不會曝光出來了。我只想說你們看看高考成績調包的大新聞,幾乎每年都有,看看是不是都是權貴人家的孩子?

這樣的新聞,媒體都愛搞,真碰見了這事兒,誰都能把它搞大。

4

理由之三。

雖然風險很大成本很高,但是收益卻很小。

涉及此次調包案的四名同學,除了蘇同學估分627可以上重點本科以外,其他三名同學估分均在500到520之間。

如果真有人有能力做這麼大的案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小的胃口?

要知道河南省的500分幾乎是什麼好學校也上不了的,畢竟鄭州大學的錄取投檔線都586分(理科)和605分了(文科),像這500到520的成績,上個一般的二本都夠嗆。

5

理由之四。

最近十幾年,經常會有高考成績被調包的傳聞,但是鬧得沸沸揚揚之後,最終的調查結果幾乎都是考生成績沒有問題。

2002年,山西永濟市楊曉聰反映試卷被調包,致使考分和估分相差甚遠。

老師帶她去市招辦查卷,看見試卷的時候,楊曉聰就說那不是她的試卷,一是她是用鋼筆書寫,試卷用的是圓珠筆,二是作文題目和她的作文題目也不一樣。

為此,省招生監察辦公室先後三次將楊曉聰的考卷和楊曉聰當場書寫的文字筆跡材料送往省公安廳做司法鑑定,三次結論均為“材料上楊曉聰寫的筆跡是同一個人所寫”。

事實上,此事早有端倪,省招生監察辦中間讓楊曉聰提供自己手寫材料時,楊曉聰及家人一直推脫不在家,不予提供。

2013年,福建考生楊婷婷反映其第一次查分時候成績是586分,之後填報了志願,查詢錄取結果時,系統顯示她的成績是364分,少了222分。

後來,福建省教育考試學院想媒體公佈了楊婷婷高考語文答卷的掃描複印件,並確定其考分無誤,排除分數篡改可能。再後來,福建省考試院經過上級批准,向媒體展示了楊婷婷全部各科考試試卷的原件,證明了成績確實無誤。

事實上,這樣的鬧劇幾乎年年上演。

2009年,山東省張某某稱高考627分變295分,檔案離奇失蹤,後來該校發表聲明稱,該生平時成績多為C,其中也有B,在班中屬於較差的,根本不可能考到600分。

2012年,湖南衡陽肖某稱,你發短信查詢成績695分,網上查詢229分,肖某及親屬懷疑成績被人替換。媒體介入調查後發現,肖某三次模考成績都在200分左右,並且該校理科最高分也只有560多分。

當然,也有反映成績異常最後被確認有問題的,一個是武漢的考生盧韋,平時是物理尖子高考只考了43分,還有三起是發生在陝西同一個考場的試卷調包案,不過這些都是某一科的試卷被調包不是全部四科被調包,並且這些發生的年代比較久遠,盧韋是2000年,陝西三起是2005年。

當時,還沒有使用條形碼,考生信息都是手寫的,無論從人防還是技防方面,和現在完全不是一樣的概念。

6

理由之五。

蘇小妹的時候書寫的作文和省招辦卷子的作為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同一個人書寫。也就是說,至少蘇小妹的語文試卷有很大可能性是沒有調包的,但是蘇小妹卻堅稱作文不是她寫的,這需要司法鑑定來拿出結論。

這個字跡之相近,大家一看便知,但是具體還得看鑑定。

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我是不大願意從證據方面來分析這個事情,因為我並沒有掌握全面的資料,並且也不夠專業。但是根據蘇小妹自己默寫的這篇作文的水平,你要說她能得到627的高分,說實話不是不大相信的。

蘇小妹恐怕是這四個學生裡最受關注的一個了,因為其估分最高為627分,另外其就讀的學校是在河南很牛X的鄭州一中,並且有成績單顯示高二下學期以來,蘇先生女兒在該校階段考試中排名年級前300名。

女兒告訴蘇先生,在河南省招辦查到的作文題目和自己寫的作文題目不一樣,自己寫的題目是《不負時光,不服年少》,但是省招辦查到的卻是《富強中國,不負年少》,並稱有人模仿自己的筆跡寫的作文。

人們很容易從蘇先生的描述和其提供的證據中得出蘇小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的結論,人們還有很有力的觀點支撐自己的推論,因為鄭州一中是個很牛X的學校,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很難相信一個學生可以靠作弊在一個重點高中維持優秀的成績,那麼事實情況是怎樣的呢?

我給你們看幾張圖片。

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這是網友反映的情況,重點高中裡,抄襲是很簡單的事情。

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這是一名檢察官反映的其妹妹的事情。

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這是一名初中老師反映的情況

7

學生到底有沒有撒謊?

這個問題還得看調查結論,不好斷言。

但是如果我們以學生在撒謊來看待整個事情的話,那麼試卷中存在的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學生的考號為什麼四門都會塗抹錯誤?因為他們本身根本不想讓自己的成績落在自己頭上,他們心裡想的可能是到時候們們都得個零分,就說試卷出問題了,也好給家長有個交代。

問題就不一一解釋了,反正是所有的疑問,在我這裡都已經可以給出一個完美的解釋了,如果不信的話,你麼你可以留言提問我,我給你們一一解釋清楚。

假如學生們撒謊了,那麼他們為什麼要撒謊,他們不害怕被戳穿嗎?

為什麼撒謊,理由不外乎是以下幾點,或者是平時一直靠抄襲,到了最後兜不住了,只好以成績出錯了為由欺騙家長,或者是由於高考壓力過大,以致於心理出現了異常,或者只是隨口撒了一個謊以後沒法收場只好繼續編下去,不見棺材不掉淚。他們當然害怕被戳穿,但是他們還是要堅持走下去。

當然,這些都只是我的推測。

8

我沒工夫去證明蘇小妹或者其他幾個學生本身學習成績就很差,即便我證明了,這些可能也沒有太大的說服力,所以我只是提供了另外一個可能,希望大家能夠予以充分的考慮。

河南高考調包案,可能只是一場騙局

有所謂的內幕人士在知乎上發了說了這樣的話,但是說實話,對於這樣的內幕我也是不大相信的,但是這個圖片的內容,也至少也代表了一部分網友的看法。

河南的這個高考調包案,最終一定會有一個有說服力的結果,但是在最終的調查結果出來之前,我還是希望大家能夠保持一定的理智,畢竟攻擊、謾罵對於我們解決事情幾乎沒有任何的幫助。

最近這兩天,在高考答題卡調包案只有一面之詞的情況下,網上的噴子們已經開始行動了,有的是惡意攻擊河南那地方出這問題不奇怪,有的則是上升到體制高度來攻擊高考制度甚至是其他,要我說,這些人要麼是傻要麼是壞,要麼是既傻又壞。

這個國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高考成績被掉包的事情,這十來年真的還沒有發生過,說實話,我也不相信這次的事情會是真的。

但既然已經搞出了這樣一個大新聞,那麼我們能做的就是等待調查結果了,不管內心是怎麼認為的,這都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最終證據鏈能夠確定的的結論是什麼。

反正今天我把文章撂這兒了,等著被打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