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址,位于泰来县境内,始建于辽代中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辽泰州故城,具有辽金时代军事防御型城镇的特点,是辽金时期在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是黑龙江省现存的三大古城遗址之一(其余两处为宁安唐代渤海上京遗址和阿城金代上京会宁府遗址)。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是黑龙江省境内规模较大的辽金时代古城。位于今泰来县西北塔子镇绰尔河支流呼尔达河畔,所以清代称塔子城为''绰尔城''。城池之大,出土文物之多,为研究辽、金、元时代在黑龙江省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古城泰来辽塔老照片 拍摄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塔下可见日本鬼子,在塔下寻宝

塔子古城历经辽代泰州、金安县,继而元代为斡赤金封地,明代设福余卫于该地,清前期为绰尔城,中华民国兴武县佐治局所,直到现在的泰来县塔子城镇,虽几经历史兴衰,始终为县境内的重要集镇,古朴风貌一如既往。古城遗址座落在松嫩平原西南边缘,距泰来县城45公里。塔子城址略为正方形,城墙为夯土版筑,周长4563米,东墙长1137米,西墙长1140米,南墙长1151米,北墙长1137米,四面城墙正中各有青砖砌筑的城门洞一座,四门之外各有弧形短垣相接构成瓮城。现有城墙三道。城墙上每隔70-80米有一个马面,城墙四角原有角楼。城内现有东西、南北互相交错的五道花街。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沿革简介牌

城内西北角有二处元代古建筑遗址,遗址内有雕莲、卷云纹饰花岗岩础石及汉白玉础石多块。辽代大安七年(1091年),在城西南3华里处建造六面实心密檐攒尖式青砖塔一座,全塔呈纺锤形,高约15米,刚劲挺拔,由于人为破坏、年久失修,于1953年农历8月14日子夜雷雨交加下倒塌,现仅余塔墟。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从另一个角度看泰来辽塔

多年来,塔子城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大安七年石刻、辽代龟砚、三足铁锅、大辽行省委差句当印、降魔杵等珍贵文物现藏于省博物馆。其中 ''大安七年石刻'',是迄今为止黑龙江地区出土的唯一有文字的辽代石刻,碑文不仅印证了城外辽塔建于1091年,同时也证实了塔子城为辽代泰州故城,又是公元十一世纪末期,汉族在黑龙江流域大量聚居繁衍的重要历史见证。

古遗址内出土有板瓦、绿釉筒瓦、陶瓷、石龟砚、铜锅、铜钱、门转石、汉白玉和花岗岩石础等。

在城内出土过辽金时代的许多文物,特别是辽代大安七年的石刻,具有珍贵的文物史料价值,再现了城池昔日的繁华社会生活。代称塔子城为“绰尔城”。城呈正方形,周长约4500米,残高3-7米,顶宽2米,底宽20米,四面各残存一座瓮城,城外有两道护城壕。城池的西部现存有庙宇废址和大理石基石,可见昔日城池的辉煌,在城外西南方原有六角密檐攒尖辽金时代修建的古塔,高约15米。从残存的城址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体现了游牧民族为主的辽金王朝当时社会建筑艺术和社会的发展水平。

全城面积一平方公里,四周有三道护城河、壕(原为两墙两壕),今已成平颓的土城垣。每面城墙的正中各筑一门,共四门,门外尚有弧形的“瓮门”。城为正子午方向。约建于公元世纪末、10世纪初,为辽代上京道泰州。 1185年(金代大定二十五年)前仍称泰州,后为金安县。元代为斡赤斤封地。 1389年 塔子城古城门(明洪武帝二十 二年)设福余卫于该地。清代前期为绰尔城,1906年(清光绪年三十二年)为大赉厅分防经历。1915年为中华民国武兴县佐治局。现为泰来县塔子城镇所在地。

民国年间,这里的人们曾从地下挖出许多精致的花瓷坛、瓷缸、瓷瓶等,有的还刻有“内府”字样。1924年(民国13年)在城内东南角曾挖出一颗紫铜印,长3寸、宽1.5寸、厚0.5寸,上刻有两种文字,汉文为“匡义军节度使之印“,另文为契丹文。1928年(民国17年)还发现一个非常精致的大肝小嘴花瓷瓶,上写“风花雪月”字样。现城内所留三座废墟上,桶瓦 、板瓦、硫璃瓦、鸱吻等残片,俯拾可得。人们挖掘土时,常常发现有木炭和大片炭层。1966年塔子城中学在办公室前曾挖出铜钱(秦汉到金代“正隆”、“大定”)800余市斤。这些情况表明,塔子城自辽代建城以来,虽几经历史兴衰,但一直延用至今,始终为县境内的重要集镇。

塔子城被元代沿用已无疑义,但对这个过程,人们知道极少,甚至可以说一无所知。至于塔子城是元代什么城堡的问题,有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意见。有专家认为它是泰宁路故城,是指有该路建置后的故城,并不排除没有泰宁路建置之前的什么故城。

塔子城的元代遗迹和遗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朱国忱先生几次调查塔子城的过程中,对该城发现的元代遗迹遗物引起很大的兴趣和注意,并同其它地区发现的元代遗物进行比较后,确认塔子城在元代不是一般的普通城市,具有“封王之地”的特点。在探讨塔子城是什么城问题时,由于文献史料之极其阙略,几乎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考古发现材料无疑具有重要价值了。所以,提出塔子城的元代主要遗迹和遗物,有助于对塔子城的认识和了解。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遗址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遗址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辽大安七年残碑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示意图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遗址遗留的石构件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遗址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新建辽塔和博物馆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城门和城墙

目前塔子城内保存的大部建筑址是元代的,台基较高,面积较大,附近地面残存的砖瓦等建筑材料大部分也是元代的。这类建筑址多分布在城之西北部。城内出土元代文物较多,除有货币和元代龙泉窑瓷片以外,早年曾发现1件方形瓷瓶,其上有“内府”两字。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元代集宁路故城也发现过类似瓷器,上有“内府官物”字样。城内元代遗址附近的建筑材料和建筑饰件是比较典型的,这些建筑材料和饰件证明,这里有过豪华宏丽的宫殿建筑。城内发现的元代建筑饰件,与元代其他封王之地出土的遗物,几乎完全相同,如汉白玉雕花础石、各种黄绿釉云龙纹沟滴、瓦当、鸱尾等等。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上述遗物与原辽中京(今宁城大明城)出土的元代遗物(该城被元代沿用),特别是建筑材料和饰件基本相同,元代应昌路故城出土的釉瓦、花砖和汉白玉础石等,与塔子城发现的基本一样。集宁路故城同样出土数量较多釉瓦、勾滴、鸱尾等,其造型、纹饰与釉色等同塔子城出土的完全一致。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外贝加尔地区和蒙古国的元代城址也发现许多与塔子城出土的相同遗物,如康堆古城出土不少釉瓦、沟滴和瓦当等,其颜色、纹饰、形制等与塔子城发现的基本相同蒙古鄂尔浑河右岸的卡拉卡鲁姆、乌格德宫殿址发现很多这类釉瓦。内蒙古额右旗的黑山头古城出土的这种釉瓦、沟滴等也与塔子城发现的大致相同。据说该城是成吉思汗大弟哈布图•合撒儿及其家族的封地。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遗址也曾发现云龙纹瓦当等遗物。总之,塔子城现存的建筑址和大量元代建筑材料,证明它是元代重要城市。朱国忱先生认为,塔子城是元代泰宁路故城,就此谈谈看法。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元代泰州,泰宁府与泰宁路。据《元史》记载,元代泰州见于太宗之世,称为泰州路,隶于辽阳行中书省。太宗十三年任命北京、东京、泰州、开元等七路征行兵马都元帅,并赐之虎符。这当是最早见载的元代泰州(路)。 太宗时的泰州(路)情况,除此之外,几乎不见其他记载。到世祖时,特别在乃颜、海都叛乱前后也极少见于记载。朝廷平定乃颜及其余党之乱的战争,几乎遍及东北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东部。泰州(路)全境先后被这次平乱战争所及。这次战争涉及到洮儿河和金山等地。但洮儿河畔的今城四家子古城却不见提及。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平定乃颜之乱以后,元政权可能调整了行政区划。泰州(路)重新建置当在世祖以后,成宗、武宗之世。仁宗朝升泰州为泰宁府,延枯二年(公元1315年)八月,改辽阳省泰州为泰宁府。延祜四年二月,升泰宁府为泰宁路,仍置泰宁县。元代泰州经平定乃颜叛乱之后重建,或州升府路时可能易地。元代泰州,泰宁路地望。东北地区的泰州一名,始见于辽代,金元承之。元代初称泰州或泰州路,当是沿辽金用名而来。金代后期泰州已易地置,而元代泰州初或治辽金之旧。平定乃颜之乱战争,不少城市遭受破坏,后重建而易地,州升府路或与之相关,但我们查不到可靠线索。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元吏•地理志》:“泰宁路下,领县一,泰宁下。”记载如此简略,无以查知其方位四至。但有一点比较清楚,泰宁是泰州之更名,易地建路亦当在原州辖境之内。州府路隶于辽阳行省,其地无疑在辽阳以北地区。从元代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开元、咸平、大宁、全宁和泰宁等路观之,泰宁路应在北方偏西地区,亦即辽金泰州原辖境区域,泰宁路治地可求之于此。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这一地区原有辽泰州、长春州和金山—静州故城等。最重要又具有相当规模的古城址有城四家子古城、塔虎城和塔子城等。前两座古城是辽金泰州治,金末已废或残破,难以为用。两城发现元代遗物遗迹也很少,决无塔子城丰富、典型。我们认为,塔子城可能是泰宁路故城,是由现存遗迹遗物得到很大启发。 由于泰宁路在地不详,所以有的学者多以金之泰州相拟,虽也有比定于他处者,但未指明具体地址。有的学者谓元代泰州为承金代泰州者,盖无可疑,并将其推定于吉林省前郭县西境。上世纪50年代中,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和章巽先一生编、谭其骧先生校刊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对元代泰宁路治地的划定是接近实际的。他们把泰宁路治定于黑龙江省泰来县城东南90里处。经过60年代在泰来县境内进行考古调查证实,县城东和东南几十里到百余里内,没有发现较大的辽金元城址,小型古城也不多,都没有典型的元代泰宁路故城推定于今泰来县境内符合实际,是可取的。在他们的启发下,朱国忱先生考定塔子城为元代泰宁路故城。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塔子城可能是元代泰宁路故城的一些条件。除了今存之建筑址和建筑材料以及出土文物以外,从文献记载推知该城于金末保存较好,可能较早被蒙古攻占统理。 金代末期,新泰州已经城旧残破,驻守困难,所以金军主力猛安谋克多移防肇州,因此东北路招讨司不得不迁治肇州。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宣宗迁汴,诏赴阙,(乌古论德升)上言:‘泰州残破,东北路招讨司猛安谋克人皆寓于肇州,凡征调往复甚难,乞升肇州为节度使……’,诏从之。”说明新泰州

《辽史·地理志》中记载:“泰州,德昌军,节度。本契丹二十部族放牧之地,因黑鼠族累犯通化州,民不能御,逐移东南六百里,建城居之以近本族。”这个新建的城就是现在的泰来县西南部的塔子城镇。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黑龙江省泰来县塔子城址 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