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頭面四大手法!

推拿手法雖然流派眾多,風格迥異,但對手法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持久、有力、均勻、深透。小孩子的肌膚較之成人嬌嫩的多,所以手法對他們來說就更加重要,給小兒進行推拿時要注意力度得當,手法柔和,以小兒能承受的力道為度,以小兒皮膚微微泛紅為度。

孩子感冒發燒,家長急的團團轉,除了去醫院打針吃藥,彷彿也沒有別的辦法。其實只要掌握了小兒推拿的手法,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嘗試著用推拿手法來緩解孩子的病情。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組簡單有效的手法,稱為“頭面四大手法”,包括開天門,推坎宮,揉太陽,和掐揉耳後高骨。頭面四大手法常用於治療小兒輕度感冒,發熱,頭痛等症狀,正如它的歌訣所說:“四穴解表兼定驚,外感夜啼有功勞。”那麼這四組神奇的穴位到底在哪裡呢?讓我們分別來了解。

開天門

小兒推拿——頭面四大手法!

位置:眉心至前髮際成一直線。

操作:家長用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為增強效果,可大開天門,即從小兒眉心推至囟門。)可用作推拿的起式,小兒有何種不適,都可先開天門,正如它的名字,此法有天人相應之意。起式做24次,治療時可推3分鐘。

作用:開經絡,活氣血,調陰陽;同時祛風解表,醒腦明目。

推坎宮

小兒推拿——頭面四大手法!

位置:自眉心向眉梢成一直線。

操作:家長用兩拇指橈側自小兒眉心向眉梢同時分推30~50次。

作用:此法亦稱分推陰陽,有疏風解表,止頭痛,清熱明目之功。

揉太陽

小兒推拿——頭面四大手法!

位置:兩側眉梢與眼角延長線相交處,眉後凹陷處。

操作:家長的兩中指或拇指端在穴位上做弧形或環形運轉推動30~50次,亦可自前向後直推,成為推太陽。

作用:疏風解表,清熱明目。

掐揉耳後高骨

小兒推拿——頭面四大手法!

位置:耳後乳髮際,高骨下凹陷處。

操作:家長用兩拇指或中指尖在耳後乳突(隆起的高骨)下方的凹陷處掐揉30~50下,每掐3下揉1下。

作用:疏風解表,鎮驚除煩。

為方便記憶,有人將頭面四大手法的位置編成了歌訣:

天門眉中至髮際,坎宮眉心延眉梢,太陽眼角外凹陷,耳後高骨乳突找。

怎麼樣?是不是很容易就記住啦。下次孩子感冒發燒不用幹著急啦,上面的手法先操作起來,看看症狀是否有所緩解。但是要注意,小兒乃稚陰稚陽之體,發病迅速,變化多端,家長們要密切觀察切勿盲目操作,延誤了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