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城顶山前怀的两棵古银杏

相传是孔子当年来看望女儿时

与公冶长夫妇亲手所植

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

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两树东雄西雌,比肩而立,相距7.5米,树高32米,胸围分别为5.2米和6.1米。树冠宽大苍翠,纵横交错,东西31米,南北29米,遮盖面积700多平方米。雄树基部生有三株子树,粗者胸围已达1.4米,雌树基部生一株子树,胸围0.82米。两树的阴阳特征非常明显,雄树开花、雌树结果,雄树树身粗糙,雌树树身细腻,更为神奇的是雌树生有树乳,栩栩如生。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两树根相连、枝相交,宛如夫妻,据原山东省人大副主任李晔(研究银杏的专家)考证,这两棵树是“全国最老的夫妻树”,故有“天下第一夫妻树”之誉。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两树不仅为书院撑起两千多年蔼然的静谧,还以其矢志不渝的姿态诠释了爱的永恒。“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少年来,已成为有情人缘定终生最美好的见证。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每年深秋,是古银杏最惊艳的季节,满树金黄,像披上了金甲圣衣,美得让人震撼。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景区介绍

城顶山生态旅游区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城顶山生态旅游区,丛山环抱,群树波涌,为省级森林公园。因齐长城遗址横亘其上,而得名城顶山,又因孔子的高徒、佳婿公冶长曾在此读书讲学,亦称书院山。

当年公冶长亲植的两棵银杏树,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至今郁郁葱葱,被誉为“天下第一夫妻树”。

公冶长书院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公冶长书院位于安丘市庵上镇西北10公里的城顶山前坡,相传为春秋时孔子弟子公冶长读书处,后人思念先贤,在此建公冶长祠,又在祠西建青云寺,时碑碣林立。后祠、寺俱废,碑碣仍立。拾级而上,城顶山顶部有捻军驻扎遗址,城墙、饮马池、兵营、粮库等依稀可见。站在山顶凉亭俯瞰公冶长书院,青山环抱,掩映在绿荫之间,风景如画,四季各不相同。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公冶长师从孔子,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名列第二十。他自幼家贫,勤俭节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

公冶长聪颖好学。相传,他通鸟语,能与鸟儿对话。传说在抵抗外敌入侵的战争中,他从高飞的鸟叫声中识音判定出敌军动向,禀告官府发兵应战,大破敌军。公冶长虽曾无辜获罪被关进了监狱,但他的老师孔子非常信任他,说:“公冶长虽被关在牢狱里,但他是被冤枉的,是无罪的。”还把女儿许他为妻。可见孔子非常欣赏他的学识和人品。

公冶长一生潜心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这种淡泊名利,立志为学的高贵品质,直到今天,仍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千年古银杏树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树历经风雨,矢志不渝,默默诠释着爱的永恒,成为有情人缘定终生的美好见证。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城顶山海拔429米,又叫书院山,因为这里曾经是孔子的高徒兼佳婿公冶长读书治学的地方,故被后人称为“书贤圣地”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青云寺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青云寺始建于西汉末年。据原来庙门两侧的“寿升石”考证,隋唐前名为寿升寺,后改为青云寺。当时寺院面积1600多平方米,辖庙地350多亩。2003年于旧址重建,由庙门、钟鼓楼、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占地约四亩。各殿内塑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释迦牟尼、六大菩萨等诸多佛像,肃穆庄严、气势恢弘,再现了当年佛门圣地的巍峨之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青云寺庙会,是日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放生池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放生池是很多寺院里都有的一个设施,为了体现佛教“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心怀。宋司马光名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说的是每到黄梅时节,池塘里就会蛙声一片,而书院放生池里的青蛙都是“哑蛙”,一声也不叫,传说公冶长在此读书授徒时,常常因为青蛙呱呱乱叫而扰得他老人家心神不宁,于是他就训斥了它们一顿,从此,池中的青蛙再也不叫了。

齐长城遗址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据说当初齐宣王在这里修建长城时采用孙膑战法将长城筑成迷魂阵,内藏玄机,敌人旦闯入就会迷失方向难逃灭顶之灾,至今城墙、饮马池、兵营、粮库等依稀可见,简直是一座古代军事博物馆。抗战时期周复将军在此指挥著名城顶山战役重创日军并以身殉国,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当年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已经远去,血与火交织的悲壮场景早已不再。这片曾被炮火洗礼、被鲜血浸润过的土地,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胜地。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城顶山战役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1943年春节过后,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茨纠集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第六旅团及独立混成第七旅团两个大队,从青岛、潍县、张店、济南、临沂等地出发,发动“拉网式”大扫荡!

2月20日(正月十六)凌晨,数万日军由吴化文部引路,气势汹汹,从四面八方扑向城顶山。负责坚守北部外围防线的挺进第二纵队死伤惨重,相率南撤。敌人紧追不舍,包围圈渐趋缩小,兵锋直逼城顶山。

此时,日军有飞机、战车、大炮,每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而被围住的国民党军基本没有重武器,较重的武器就是少量重机枪,很多士兵还使用老套筒等老式武器,甚至使用大砍刀,双方实力差距极为悬殊。黄昏时分,周复看到敌人志在必得,而我军即将弹尽粮绝,继续打下去,只会全军覆没,为保存实力,周复下令各部分头突围。

周复拔出手枪,亲自率敢死队员数十人向山下冲杀。当行至城顶山东北角半山腰时,不幸胸部中弹,随行的政治部机要秘书双凫急忙把周复抱到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迅速解开已被鲜血洇透的棉衣,简单进行包扎后,背起他就随部队一块往下撤。周复为了不拖累部队,坚决要求双凫放下他,并给他补一枪。双凫当然不从,背着他撤往有子山。最后,终因伤势严重,流血过多,周复壮烈殉国。享年43岁。临牺牲前,他慨叹一声:“这局势如何了得!”竟无一语顾及家人!

得知周复阵亡,蒋介石十分痛惜,呈请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陆军上将,准入忠烈祠。1943年10月5日,重庆各界在抗建堂举行周复追悼大会,由张治中主持。张治中后来在回忆录中曾说:周复“经过一整天的苦斗,终于在白刃战里光荣牺牲”。“他是抗战以来阵亡的政工同志阶级最高、死时最烈的一位。”

1944年中国抗日战争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政府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周复的遗孀陈景贤女士这时候将政府发给的所有的抚恤金捐献了出来。

孔子在潍坊栽了两棵银杏树,美了2500多年!


来源 微游国际票务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