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经典诗歌背后感人的故事

一首经典诗歌背后感人的故事

一首经典诗歌背后感人的故事
一首经典诗歌背后感人的故事

《我知谁掌管明天》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它背后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我们在此分享部分的内容。

《我知谁掌管明天》这首诗歌是爱拉史丹菲牧师的作品,他是位多产的作词作曲家,一生创作600余首诗歌,出版500多首,很多作品都脍炙人口,深受喜爱。她的诗歌所以广为传唱,套句今天的话就是非常接地气,歌曲中没有高深难懂的道理,而是亲切,甚至坦诚表达内心的挣扎或生活的困难,进而带领听者将心思意念转向爱我们的上帝。史旦菲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八岁随着父母搬到萨斯州,在那里长大求道到以外,他另一项重要的服侍就是教会的圣乐事工。史旦菲从小展露过人的音乐天赋,十岁已经能够演奏钢琴、管风琴、WK与手风琴,之后跟自学吉他萨克斯风与单簧管等多种乐器。15岁时谱写第一首诗歌,17岁开始福音歌手的生涯,1939年,按牧前几天,他与同样有音乐天赋的杰玛结婚,杰玛能够即兴伴奏乐曲过而不忘,史丹菲特别为婚礼谱写诗歌《与耶稣同在》两人在婚礼献唱,羡煞众人。然而好景不长,九年后杰玛坚持要与史丹菲离婚,甚至不惜上法庭诉讼。离婚判决下来后,法院将四岁的儿子瑞蒙监护权判给杰玛,但杰玛离婚后便留下幼子搬去德州,不久再嫁他人,最终是史丹菲与杰玛的父母一同将瑞蒙抚养长大。离婚对于是史丹菲说,简直是晴天霹雳!当杰玛萌生离婚念头之初,史丹菲想方设法要与杰玛和好,但是她执意离婚,甚至告上法院,让史丹菲莫可奈何!作为一个离过婚的牧师,难免引来不少非议,但史丹菲总是默然不语,从未替自己辩解,他坚定认为,他与杰玛在上帝面前立下的婚约,不能因为人的判决而失效。即便杰玛改嫁,他仍然坚持独身,苦苦等候前妻回头。就是在这段黑暗又困难的时期,他创作了《我知谁掌管明天》,史丹菲没有让离婚的打击中断他的服侍。虽然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但随着时间过去,大家慢慢明白谁才是坚持离婚的一方,而重新接纳史丹菲。

一首经典诗歌背后感人的故事

1949年,德州的一间教会邀请史丹菲担任乐牧师,并且在教会的电台节目中演唱诗歌。许多听众还特别写信感谢史丹菲透过诗歌给予他们鼓励。隔年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一间教会邀请史丹菲主持长达两周的培灵会,在前往克州的路上史丹菲向上帝祷告,求上帝给他智慧,养育瑞蒙,并立志只要杰玛在世上一天,他都不再娶,单单等候杰玛回心转意。结束培林会返回德州后,某天驱车前往教会工作的早晨,史丹菲发现自己开始哼唱一首新的诗歌,这首诗歌就是《我知谁掌管明天》:“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为主活,我不求明天的太阳,因明天或许阴暗,我不要为将来忧虑,因我信主的应许,我今天要与主同行,因他知前面如何。”就在他创作《我知谁掌管明天》不久,他得知杰玛离开第二任丈夫前往纽约追寻他的音乐生涯。1951年2月杰玛发生严重车祸,送至医院几个小时便撒手人寰,史丹菲同杰玛的父亲一同前往纽约处理后事,将杰玛的遗体带回她的故乡密苏里州春天时安葬。返回密苏里州的路上,杰玛的父亲正式告诉史丹菲,你自由了,去为你和儿子建立一个新家吧。

谈到自己创作诗歌的缘由时,史丹菲曾经说:我写诗歌的根本原因是我爱上帝,耶稣爱我。我大多数的诗歌都是我在主里的真实经历。我想人们受到吸引的原因是因为我也经过试炼,心痛忧愁,这些都在我的诗歌里。史丹菲知道自己仿佛是一个寻找归属之处的旅人过客。关于天堂它有许多不完全明白的是,史丹菲在1976年罹患脑癌,医生认为他时日不多,建议他预备后事,他也真的联络好友开始预备为他主持安息礼拜。但史丹菲一直活到1993年,他80岁生日前几周才因为突发心脏病过世,享年79岁。根据好友回忆,在他的安息礼拜中没有眼泪,没有哀伤。因为大家知道史丹菲已经与他最好的朋友耶稣同在,众人甚至开玩笑:原定于2月的庆生会只好到天上再庆祝了。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或遭遇生活苦楚”。人生总有许多出人意料的是无法预备,也不可预测。圣经说,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但掌管明天的上帝是超越一切的,所以即便遭遇意外,我们仍然能够放心度过,因为一切都在上帝手中。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

词曲:史丹菲

(一)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每一天只为主活

我不借明天的太阳,因明天或许阴暗

我不要为明天忧虑,因我信主的应许

我今天要与主同行,因祂知前途如何

有许多未来的事情,我现在不能识透

但我知谁管着明天,我也知谁牵我手

(二)

每一步越走越光明,像攀登黄金阶梯

每重担越挑越轻省,每朵云披上银衣

在那里阳光常普照,在那里没有眼泪

在美丽彩虹的尽头,众山岭与天相连

(三)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或遭遇生活苦楚

但那位养活麻雀者,祂必然也看顾我

祂是我旅途的良伴,或经过水火之灾

但救主必与我同在,祂宝血把我遮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