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我们经常有疑问,为什么古希腊神话能够在全世界流传开,让大部分人接受,而中国神话却不行?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古希腊神话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文化源远流长,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现代所谓的东方文化,应该是以中国古代文化为核心,以印度等文化为辅助的一个区别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文化体系。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华夏文明

有些崇洋媚外的人可能要反对了,既然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为什么没走向世界,这些人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中国古代文化,如果没有研究通,就没有资格充当喷子。比如说中国远古神话,就是一个尚未发掘的金矿,当古希腊神话走向世界的时候,喷子可曾想过中国远古神话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吗?事实上中国神话远比古希腊神话更精彩,而且比古希腊神话含义更丰富,但为什么中国神话在世界上没有古希腊神话有名呢?喷子在胡乱喷粪的同时,是否该想一想:我为民族文化做了些什么?

中国远古文明有两大特点:

第一,中华民族自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上先后出现了数不清的民族,他们在社会的发展与动荡中逐步融合。因而,中国文化不单单是哪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是众多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所反映的地域面积十分宽广,这是中国文化的一大优势,世界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是无法比拟的。例如,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下游的一个狭长地带,印度文明集中在恒河流域,而巴比伦文明则以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为其依托,它们所反映的地域面积都十分狭窄,所容纳的民族也很有限,无法与中国文化相比。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四大文明古国分布

第二,中国从地形特点看,具有几乎全封闭的特征。它的东部和东南部是浩瀚的太平洋,而当时太平洋上没有过分强大的民族,不可能从海上攻人中国;西部是由帕米尔高原和塔克拉马干沙漠组成的一道自然屏障;西南部地区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雄伟的喜玛拉雅山;南部是江河纵横、地形复杂的横断山区和云贵高原;北部是著名的蒙古高原和瀚海戈壁。从地理上看,中国与外界的交通十分不便,四处受阻,但正是这种全封闭的地形特点,保护了中国文化免受外来入侵,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毁灭中华文明的大规模外敌入侵事件。一些较小的游牧民族虽然时常从东北或西北两个方向南下,但力量都有限,不构成太大的威胁。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古代中华文化地域大致分布

然而,埃及、印度、巴比伦文明却没有中国这样幸运,区区地中海挡不住外族的入侵,四周的山区也挡不住游牧民族的铁蹄,所以它们在外族的入侵下都过早的衰败了,中断了。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惟独中华文明绵延至今,它既有独立性,又有一贯性,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璀璨的中华文明

因此,中华文明浑身都是宝,它在许多方面都比世界其他民族优秀。就拿神话而言,世人都知道古希腊神话,实际上中国神话远比古希腊神话更有价值。

从时间上看,中国神话比古希腊神话更久远,因为我们的神话没有断裂,它从传说里的古神一直到文字出现,是世界上时间跨度最大的一种历史记载。

从形式上看,中国神话基本保留了它原始的面目,与古希腊神话相比,很少有后人文学化的痕迹,所以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史前人类十分可贵的资料。

从体系上看,古希腊神话是经过后人几百年的整理加工后形成了现在的体系,在整理加工的过程中,难免会造成神话的失真,而中国神话不需要后人的加工整理,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它是以"天神话"为核心的神话体系。

从内容上看,中国神话既包含了许多民族的神话,也融合了许多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不论从反映的地域上,还是从内容上,它都是世界内涵最丰厚的一种文化形式。

可以这样说,由于中国神话以上的几个特点,因此它不单单是中国史前最宝贵的资料,也是全世界人类史前历史的最有效记载。如果要研究人类创造文字以前的历史,中国神话将是不可多得的最直接的原始资料。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中医是怎么来的?

在其它方面,中华文明也有世人意想不到的伟大成就。比如说,中国的中医,那就是世界的一大谜,它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越现代医学的一切成就;再比如说,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从当前来看,也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套哲学思想,至少道家保护自然的思想体系就比目前的环境保护思想先进了几千年,等等。关于中国文化的优势,我们在以后各章都要涉及到,这里就不多说了。

然而,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一种文化形式却不被我们自己重视,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免遭外来入侵的毁灭,却被自己多次破坏。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中国文化上的一大悲剧,许多涉及自然科学的书籍被焚,而掌握这些知识的人士则被坑杀,一些幸免于难的人流窜山林,因为失去了书籍,只好靠远古时口口相传的形式,将记忆中的知识保留下来。西汉建国以后,千幸万苦搜集到3390卷书,王莽末年又被焚烧。东汉刘秀政府经过近百年的努力,使文化事业有了新的起色,但董卓人长安,愚昧的士兵竟拿书籍做"帐囊"。在以后的军阀混战中,凝聚中华文明的书籍"扫地皆尽"北魏时,国家图书馆搜集到了近3万卷书,但在惠、怀之乱中又"靡有孓遗";东晋南方社会比较稳定,国家图书馆藏有7万卷书,然而"周师入郢,咸自焚之"。唐前期搜集近10万卷图书,毁于安史叛军。以后历朝历代都发生过类似的事情,这其中还不算出于政治目的遭禁被毁的书,也不算自然灾害中被毁灭的知识。

中华文明是尚未开采的金矿

焚书坑儒

第二,我们自己并不重视研究,甚至还出现了许多限制人们研究的规定,这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从上个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各种研究方法、手段不断成熟。按理说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应该是有大成果出现的。但奇怪的是,许多年的研究使人失望。比如说.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一直没有摆脱清代末年考据学的套套,史学理论落后,方法陈旧,所以几十年来,学习历史的人所看的经典书籍,还是三四十年代那一批学者的著作。现代的史学界几乎没有什么突破,炒冷饭、钻牛角,有的甚至胡说八道,一派没落的景象。这种没落好像具有传染性,神话学的研究、宗教学的研究、哲学思想的研究等等,都难如人意。

让我们放弃一切无聊的争执,以一种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以一种更加平和的态度,来对待一切善意的研究。科学需要宽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