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东方有狂草书法,看不懂,到底美在哪?

西方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东方有狂草书法,看不懂,到底美在哪?

马塞尔.杜尚的装置作品, 喷泉,1917

艺术品成为名作大致可以这样理解:睁开双眼,看见任何事物,时代的变迁,社会的矛盾,科学的发展,环境的形态,甚至人体内感受平衡冲突节奏等等的视觉印象,无所不及,都是艺术家描绘的对象,可以写实,也可以抽象。成功的作品,是艺术视觉上的发明家,是挖掘潜在的视觉通过心灵的闪光点,要做到这一点,在技法上必须是创新,发展或集大成者,并会渐渐得到大众的共鸣。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别人再去就不会成为伟人。Marcel Ducham 把一个刚出厂的小便池放进展览馆,成为了名作。我在网上看见国内也有人学样在展览馆里放了一个,那就是愚蠢。

西方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东方有狂草书法,看不懂,到底美在哪?

毕加索早期肖像画作品,1910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演变,正好展现了一个人的视觉演化进步。从具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没有社会土壤和背景,缺乏艺术教育,或者是褊狭的不全面的艺术学习,是难以用心灵去体验的。国内有一部分艺术家和民众完成了这种过渡,但多数是如同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是写实审美疲劳和感受西方现代艺术,自发求变求新的结果,是被动型的。人类总会分成不同的多种类型,有的默守陈规,有的不甘重复寂寞,艺术的突破和发展也正是需要这些敢冒险的人们。他们,就是艺术接力棒的哥伦布,发现了抽象艺术的新大陆。

西方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东方有狂草书法,看不懂,到底美在哪?

毕加索晚期作品,女人与枕头

抽象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物理性的,比如一张桌子,去掉所有细节,就成了许多长方型。第二点比较复杂,是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比如还是这张桌子,四方型的,有坚硬的感觉,于是可以画一个方块来表现坚硬。从具象到抽象有无数个视觉层次,就好像一条线上有无数个点,两端是具象和抽象的极致。一张脸,你可以画得脸上豆豆都看见,但也可以只看见五官,或者只画一个土圆来代表。精神和心理的感受使艺术表达无限扩张这些层次,并且交错往返,更像是三维的无限空间中无限个点,让艺术家在广阔的领域里无限发挥,比如毕加索的早期立体主义,与米罗做减法不同,他把脸部画成“迷宫”,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发现脸的造型,但到了晚期,毕加索又把“迷宫”简化,崇尚技巧的基本精神,宁少不多,没有败笔,达到概括的更高境界。

西方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东方有狂草书法,看不懂,到底美在哪?

杰克逊•波洛克 - 第26,1949

抽象艺术基本分为两种:一是从外观自然形态中的抽象,二是不用自然外观,而是用纯自由的形体来表达人类的感受和内心节奏的平衡。前者还是以客观自然为师,减化和概括形象。后者是形而上的“意识流”,激情的涂鸦或理性运用抽象几何创作。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和推进,艺术发展的历史也遵循着这个规律。比如印象主义开始舍弃古典写实的细节,到了马蒂斯,开始从整体画面上概括形体而形成大块平面的装饰。康定斯基的自由抽象还留着自然形状的残余,到了抽象表现主义就成了类似中国书法的狂草。

西方有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东方有狂草书法,看不懂,到底美在哪?

Artist:H.H.Dorje Chang Buddha III

一句话以蔽之:许多人并不能认清狂草书法的具体字义,却一致公认其书法之美,为什么?答案就是心理暗示的经验性认同。这种认同,包括了跌宕起伏的节奏与和谐,是借用中国传统程式化笔墨疏密间隔,达成了一气呵成的抽象结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