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论语》104:朱熹的:“满街都是圣人”该怎么理解?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评述】

这一段对话说了一个道理:仁与人的出生、工作、能力都没有关系。如果仁与这些因素有关系,孔子也就不会说:“不知其仁”了。

何谓仁?仁就是无一毫私心。只要做到无私心,人人都可谓仁。这与朱熹的“满街都是圣人”都是一个意思。

所以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成不成为圣人,都在每个人自己的掌握中。

孔子、孟子、岳飞、文天祥是圣人。

孟母、邱少云、黄继光、雷锋何尝不是圣人!

人啊!别总以为圣人就是功勋卓著的人!

殊不知小人物也是可以成为圣人的!

人有很多的无奈,但唯有做好人是自己能够做主的!

纵观古今人。物,成败与否,只在是否做到极致

孟母把一个母亲做到极致的好,成了一个伟大的母亲!

邱少云把一个士兵做到极致的好,成了一个伟大的士兵!

林则徐把一个官做到极致的好,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

……

人啊!只要有一颗极致之心,总能发出自己最强烈的光芒。

毕竟,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所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才是成功的最好保证!

读懂《论语》104:朱熹的:“满街都是圣人”该怎么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