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当73岁的赫某再次走进朔州市中心医院时满心欢喜,他不同于别的患者害怕来医院,因为他每来一次都会令他欣喜万分。经过系列检查,他肺部3厘米多的肿瘤经过几次介入治疗后,几乎达到完全控制的效果。他终于相信癌细胞真的是要“吃饭”的,用“杀死+饿死”的方法是可以控制其生长的……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 :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3年前,赫某因咳嗽胸痛被检查出左肺下叶癌,经过两次化疗后,副作用明显增强,之后便采取了保守治疗。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过一天是一天熬过去了,没想到,几个月后,他再次剧烈地咳嗽,更可怕的是,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这种天昏地暗的咳嗽和气喘气急让他身心俱疲,痛苦不堪,整个人迅速消瘦。望着镜子里憔悴的自己,赫某的内心翻江倒海,全家人的心也跟着再次揪起来。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2015年9月-2016年8月介入治疗前后对比 肿瘤明显缩小


2015年9月,赫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朔州市中心医院,最担心的事情得到了印证:经过呼吸内科、影像科、药剂科协助介入团队进行了MDT多学科联合会诊,考虑肿瘤有新进展。尽管早有思想准备,真正听到时仍然晴天霹雳!

朔州市中心医院介入负责人张志勇一边分析病情一边跟家属说“你们别怕,恶性肿瘤也是生命组织,也需要养分,也是要吃饭的,虽然我们不能消灭它,但是我们可以用‘饿死+杀死’的方法控制它的生长,让它缩小啊!”十分钟后,在张志勇的比划和打比方下,赫某和家属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精准靶向介入治疗,什么叫“堵塞肿瘤血管饿死肿瘤”和“高浓度的抗癌药物杀死肿瘤”,但他们仍然希望与怀疑参半。

柳暗花明:介入术后肺部肿块明显缩小

几天后,赫某在市中心医院接受了第一次介入治疗。那天夜里,他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安稳觉。那是他病情加重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夜的宁静与美好。

为了防止肿瘤继续生长,医生建议赫某之后每隔三个月进行复查诊疗, 2018年10月23日,三年之时,赫某为了防止肿瘤生长,又到市中心医院完成了第8次介入治疗。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肿瘤术中造影图


“现在,介入医学已经和大内科、大外科并列成为三大临床医学了,只不过因为发展的时间比较短,大家了解不多。”张志勇说,肺癌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大腿根部穿刺股动脉,引入一根直径约2mm的细导管,在影像引导下精确地找到肺部的癌细胞病灶,将化疗药物直接灌注到肿瘤内,通过400倍于全身化疗药物浓度的杀伤力精准地杀死它们,同时堵塞肿瘤营养供血支气管动脉,阻止肿瘤的生长,饿死它们。这种治疗方法创伤小,用药少,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从而减少对身体和其它器官的毒副作用,人体完全能够耐受,可多次重复治疗。此外,恢复也快,通常术后12小时就可正常活动,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尤其适用。

强强联合:1+1>2多学科协作 优势互补

《圣经》说,信、望、爱,是这世界上对人类最为重要的三样东西。而对这三个字最好的诠释,其实就在每一台肺癌介入手术中。

朔州市中心医院介入团队在用药方案的选择、药量的把控和临床、术后管理、影像学解剖、诊断和介入手术,各强强联合,多学科协作,优势互补,无论是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还是术后的管理,都发挥着1+1>2的叠加效应。

2毫米介入精准治疗:为中晚期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张志勇正在行介入手术


朔州市中心医院近年来率先开展介入治疗以及肺癌介入治疗。张志勇是医院最早被送出去进修学习介入治疗的影像科医生,如今有时一天就要完成两、三台介入手术,但张志勇坚持每一台介入手术都做到精益求精,术中超选血管栓塞,把所有供血动脉都找到,同时避开脊髓动脉,因而他所做的病例成功率百分之百。对此,张志勇深感自豪。他说,一个介入手术医生必须自己会熟练查看影像资料,不能依赖别人的报告,否则即便有异常血管在那里,也很有可能视而不见,很多在外院行灌注、栓塞治疗无效而转来的病人,大部分都是遗漏了血管。

如今,朔州市中心医院介入平台在多学科强强联合下,做到了肺癌介入手术质量、技术难度、手术量逐渐攀升,居全市首位,得到了朔州老百姓的高度认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