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啓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而此時喝茶便能很好起到養陰防燥、潤肺益胃的作用……

國慶小長假回來的第一天

便明顯感到天氣變冷

仔細看,才發現已是寒露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古人把“露”作為天氣轉涼的象徵。白露是“露凝而白”,到寒露時節就是“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意為氣溫比白露時節更低,則是氣候從涼爽到寒冷的過渡。

寒露之後,燥邪當令,肅殺之氣明顯。寒露雖寒,氣候卻是一年中最為燥熱的時節,寒露前後是秋食進補最好的時機,對症才能下藥,若亂食,則傷大氣。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此時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而此時喝茶便能很好起到養陰防燥、潤肺益胃的作用。

Part.1 入秋步冬,此時煮茶正當時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天氣冷了,喝茶就應選擇發酵型茶類。

因其經過發酵,茶多酚等物質被祛除,對胃部的刺激就隨之減小。同時發酵中產生的物質,還能養胃、降血脂。

發酵型茶類除了選擇紅茶,熟普、老白茶、黑茶或陳年生茶都可以視作首選茶類。而為了更好的激發出茶的茶性和茶香,它不只限於泡,更適用於煮!

秋日煮茶,和夏天喝冰鎮啤酒一樣,氣候到了,人的身體有所感知,就要配合著做些默契的事兒。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天氣一冷,什麼都想草草了事,喝茶卻不能。沖泡必須得是熱水,有這個要求,指令著人去做,從燒水、泡茶到喝茶,全套工夫一應俱全,即便對寒冷再遲鈍,經過了這番干戈,它都要迫使著你溫暖起來。如果說夏天喝熱茶是一種擔負,那麼秋日煮茶便是天經地義的消受。

這個時節,不妨煮壺茶,為身體小小調試一下,適應由燥熱到寒冷的過渡。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茶在壺裡慢慢煮,一會兒功夫,熱氣瀰漫,茶煙氤氳中伴著“咕咕”聲響。等待的過程,看書、聽音樂……實在是件風雅不過的事。

泡茶泡其鋒芒,煮茶煮出精華。泡茶與煮茶正如泡麵與煮麵。泡能泡出茶內涵物質的30%,煮茶則能煮出60%,我通常是泡幾泡普洱之後,再拼配泡完的葉底來煮,用心侍侯,期間滿室飄香,妙不可言。

而煮茶最為獨特之處,在於體感,一杯熱茶下肚,由熱度而至身再至心,直通經脈百骸舒張的暢快感,不能以言語細述。

Part.2 煮茶,也是要挑選茶葉的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我們可以把煮茶看做一個迅速“變老”的過程。

煮茶可以讓你品嚐到一泡茶「骨子」裡的味道,這需要茶葉先天有底蘊有積累。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一般來說,條索相對粗老的茶比較適合煮茶,最極端的代表就是「藏茶」了,粗枝大葉相對內含物質會更加均衡,貯存的糖分也比較高,煮出來不會過於苦澀。而細嫩的茶芽就如新鮮的綠葉菜一樣,開水燙一下就很美味,煲湯就算了…

因此,如果是要煮茶,那麼必須是陳茶或發酵茶,由於經過工藝釀製或經過時光的“洗禮”,褪去了茶最初的青澀與寒涼,茶性較為溫熱。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這樣的茶在泡製或煮制的過程中才不會苦澀而難以下口,而茶性溫熱又有驅寒的作用,天氣轉涼時候飲用再適合不過了。

因此,並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適合煮茶。最常見、最適合煮的茶便是:紅茶、老白茶、老普洱、老黑茶。

紅茶丨適合煮茶調飲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紅茶是在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茶,屬於全發酵茶類。它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因其幹茶色澤和沖泡的茶湯以紅色為主調,故名紅茶。

紅茶的沖泡一般也不適宜用沸水,容易酸澀而掩蓋紅茶原有的清甜,所以,清飲紅茶是不適合煮茶的。但是正如每類茶也有底質甚好的,特別是野生紅茶,更堪一煮,茶味更烈,香氣稠密。

當然如果要煮紅茶的話,一般都做調飲紅茶,取紅茶之高香,用牛奶、蜂蜜、鮮花等物質去均衡煮紅茶的苦和澀,就能獲得一款滋味濃厚,茶香滿溢的暖心飲料了……

烏龍茶丨新茶宜泡老茶宜煮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烏龍茶,也叫青茶,屬於半發酵茶類。烏龍茶既有紅茶的韻味,又有綠茶的鮮爽,花果香濃郁,獨具“綠葉紅鑲邊”的特色。

新烏龍茶一般不煮,高衝快出更能激發它的高香和甜韻,煮茶容易悶出熟氣,新茶跟輕焙火的烏龍茶不宜煮。

老烏龍茶像陳年鐵觀音、陳年巖茶等,沖泡幾次過後,可煮沸後飲用,慢慢延長熬煮時間。南宋白玉蟾真人的一首詩中寫到“味如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痾蘇。身輕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無?”,巖茶的巖骨厚韻,煮才見長。

白茶丨嫩茶宜泡老茶宜煮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傳統工藝白茶經陽光曬乾或文火烘乾而成,其毫色銀白,具有“綠妝素裹”的特徵,茶香醇和,湯色清淡。白茶因採摘嫩度不同而一般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白毫銀針為純芽,白牡丹一芽一二葉,壽眉一芽三四葉。故而銀針和牡丹一般用沖泡的方法,且溫度不能過高,更不適合煮茶,而壽眉沖泡可用沸水。

至於煮茶,壽眉可以泡過之後煮,亦可直接煮,只不過煮的時間不一樣而已,可根據自己喜好的濃度來調整。老白茶更是適合煮茶,煮出濃濃的棗香、藥香,適合用陶壺煮飲。

黑茶丨最適合煮飲的茶類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其採用的原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郁,滋味醇厚,茶湯多呈深褐色。

黑茶可沖泡也可煎煮,陶製茶具良好的吸附性可消除一些茶葉發酵和存放時形成的雜味,使黑茶的陳香更為突出。此外,陶質茶具的粗獷、大氣搭配黑茶,淳樸凝重,更符合黑茶深厚的陳韻。

只要普洱生茶存放年份足夠,就可以嘗試煮茶。安化黑茶、熟普茶、普洱黃片,都是十分適合煮飲的。

Part.3 煮茶器皿的那些事兒

煮茶的器具有很多,有用提樑紫砂壺的,有用陶壺的,有用銀壺煮,有用泡茶機的。(泡茶機以蒸汽蒸茶葉,出湯的好處是湯色亮,茶湯不渾濁,茶香也不錯。)

但是綜合下來,以下的幾種都還不錯: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陶壺

煮水能讓水完全達到沸點,甚至高出2-3°,很適合泡普洱等陳年茶。生鐵壺煮茶,會釋放出二價鐵離子,直接被人體吸收,為人體補充每日所需的鐵質,可以達到補鐵的效果。原理是和鐵鍋炒菜差不多的。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鐵壺

煮水能讓水完全達到沸點,甚至高出2-3°,很適合泡普洱等陳年茶。生鐵壺煮茶,會釋放出二價鐵離子,直接被人體吸收,為人體補充每日所需的鐵質,可以達到補鐵的效果。原理是和鐵鍋炒菜差不多的。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銀壺

銀壺煮茶,不僅僅可以殺菌,還可以軟化水質,令水更甘甜清冽。所以銀壺煮茶也是不錯的選擇。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紫砂提壺

如果你希望那股濃稠醇厚的味道,紫砂壺煮是好選擇,又可以去多年儲存可能存在的雜味異味,又可以讓茶和湯完全水乳交融充分浸出全部味道。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玻璃壺

平常適煮花茶,可經費不足或初入茶行,選擇玻璃壺尚可。它除價格相對便宜外,還能觀察茶湯的變化,新手便能直觀地看到湯色,選擇出湯時間,這樣能更好的保證茶湯的口感。

除此之外,煮茶還需注意:

☑85℃溫水入壺,滋味更協調。煮茶時,加入85℃左右的熱水比較合適,煮出來的茶湯味道比較好。如果用涼水煮,茶湯會很濃厚。

☑留根續水,多次出湯濃淡均一。每次最好不要把壺裡的茶湯全部倒完,應留部分茶湯加水再煮。茶水煮開了,也可繼續放在炭火上慢慢燉,味道會更好。

☑避免乾燒,避免驟冷驟熱。不管什麼材質的容器,為了安全都請不避免乾燒,避免驟冷驟熱。

-END-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寒露到天氣涼圍爐煮茶開啟秋冬喝茶正確姿勢


想象一下,在通紅的爐火上,看著沸水在壺中咕嘟咕嘟地蒸騰,熱氣在空中飄升洋溢,飲上一杯自己親手煮的熱茶,暖意立即傳遍全身,這種感覺無疑是一番愜意享受!

“秋雨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一盞老茶暖身心,三五好友話江湖”。才是打開秋冬喝茶的正確姿勢,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