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祕」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學太極,上漾太極!點擊右上角處“藍色字”,關注我們!

陳發科先生是陳式太極拳承前啟後的一代大師,功力深厚,教學有方,培養出了洪均生、李劍華、雷慕尼、田秀臣、陳照奎、馮志強等一大批優秀的學生。洪均生先生1930年拜發科先生為師,朝夕相隨15載, 盡得發科先生真傳,並有創新和發展。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陳發科先生為人忠厚,教起拳來十分認真。他常說:“只要真願意學,我就恨不能鑽到他的肚子裡,很快讓他學會、學好。”他教集體的學生,也是一個一個地教, 每一個動作都不厭其煩地反覆示範,而且講明這個動作是什麼著法。真可謂:“循循善誘,誨人不倦。”

當時, 北京一些教太極拳推手者,只講定步、活步的方法,步法怎樣配合運動,並不加詳細說明。所以學者僅能熟習劃空圖,得不到進益。

陳發科老師則先教套路, 要求學者必須姿式正確、動作純熟,然後再教推手。 由於在教拳架時,已將手的八法講清,進入學習推手時,更將怎樣朋、怎樣捋、採、及擠、按、肘、靠的手、腿如何配合,和對方如何配合,內勁怎樣運用和變化,仔細講明,而且親自互相試驗。學生在眼、身、步、手方面略有不對,必加以糾正; 而且使之從試驗中,體會出錯了是什麼感覺,對了是什麼感覺。學生反覆學對了, 他便作為不會化解的一方,而被牽動。然後再說、試下一變化。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所以雖然不早教, 也不天天教,卻能讓學者受教一次,便心中明白一層,以至全部明白。 使學生知道推手的變化如何配合,為什麼這樣配合。我們和陳發科老師推手,肢體接觸之處,一點不覺其有力。但在試驗動作中, 又好似他的後備力力大無窮,如同被大風吹得站立不住一般。

當被陳師採和捋時, 雖被採捋的手未感到有力,而且還遵師教鬆鬆地隨著,但其手在略微轉動之中, 他的纏絲勁已達我手而肩,而腰,直達足踵。若用力一頂,便自然躍起,僅感到勁路如擦衣而過。我曾親眼見到許禹生、李劍華等同學被打起數尺, 然後跌出。陳師遇到對方力大者,發勁最快而動作最小,完全是由腰襠膝和手部的自然纏法密切配合而發出來的。

這樣發的勁慣性特強,被髮者仰跌則從腰到足踵起, 即使想調整重心,一時仍站不穩,至少須跳出三次還是跌倒。陳師偶然高興,曾在地面試劃兩點一線,試驗預期所跳的部位及跌處,屢試皆不差分毫。如系被引而傾跌, 則被牽動者勁由腰而至頭頂,甚至使人在空中栽跟頭,然後傾跌。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陳式太極拳的步型雖有馬、 弓、盤、虛、獨五類,但在推手時,陳師從來不用弓步。 特別當發勁時,只用小半馬步。因為用弓步則易成雙重,而轉換不靈。

陳鑫先生也說:“實用的步法,以一尺二寸許為限。”但學練推手時可因敵變化,而運用撲步於採、捋、擠;用按、肘、靠則用馬步。現在練陳式者推手多用弓步,不知是何原因。 我們觀看楊澄甫先生的大捋圖象,馬步下塌襠勁作得極好與陳式並無兩樣,這也體現了太極拳的共性規律。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陳發科先生所傳陳式推手的步法、 手法均與一般太極不同。特別是步法最易區別。 因為一般太極推手慣用合步,即:雙方各以右(或左)步在前,交叉在對方的前腿裡(或外) 側;陳式則甲乙兩方,一個右步在前,踏在對方前腿外側,一個左步在前, 踏在對方前腿裡側,俗稱順步。

這種步法,由於互相貼住,對方稍動,便可感覺,有互相制約之用。但是,如今習陳式者亦往往從俗而採用合步,實際是不對的。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陳式推手分甲、 乙兩方。甲以右朋進攻,乙用右朋接後,即變為進步右採,甲以右擠、 靠化採,乙以左按解擠靠,這是第一輪。然後乙再朋化,甲用左捋法引進乙左臂, 乙趁勢用左擠、靠,甲再以右按解之。這是定步推法的第二輪。

推過兩輪, 甲又用退步右步採法引乙右手,乙轉進右步以擠、靠隨化、甲用左按解之, 這是第三輪。然後乙從朋變順纏,引進甲的右手,甲再以右擠靠隨化,乙再以左按化解,這是第四輪。雙方如願意繼續練習,可對反覆試驗。

由此看來,陳式推手就只有這麼定步的兩輪和退步的兩輪。一般太極稱之為“大捋” 。其實陳式從來沒有“大捋”的叫法,更沒有單挽花、雙挽花及合步

定步、活步之法。現在倒是不拘學哪一派的都習慣了五種推手方法, 但又忘卻了太極拳的基本手法與運動規律。 我從1982年11月開始參觀全國散打和推手比賽,一直到1986年的比賽。 發現就連電視放映的陳家溝推手,都類似摔跤,許多老拳師都嘆謂:“無技巧而硬頂。”今後如何糾正,我們都在滿懷熱情地期待著。 ——太極真功入門之道。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所謂“開合拉氣”,就是以太極樁為基礎形架,雙手撐抱於胸前,在意識的誘導下,意念放鬆,外靜內動,感悟兩手間磁石般吸斥力的變化,即所謂“氣感”,有推之不動,拉之不開的感覺,越覺越妙,並通過這種感覺體悟腰脊上下牽拉,周身束放縮脹的內在感應,也即內在勁力(或稱內氣)在體內的自然運行的變化,使身體的質量提高而密度加大,從而感悟“胸中腰間開合”的奧妙,所謂“放之則彌六合,退則藏之於密”。

由靜到動,內外導引,合一而融,動而猶靜,靜而亦動,靜動交變,從而再達外動內靜,靜而仍動,動靜和融的真靜之境界,為健身養生和太極拳的真正內功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太極妙道,一氣貫穿,全在胸中腰間開合。欲入妙道,先需得法。法者入道之門。眾妙法門,何止千萬,然其正者乃一,惟得之正者乃入正道。開合拉氣,雖只一法,但法簡效宏,見微知著,通玄入奧,太極妙道盡存,窺一斑可知全豹,老少咸宜,健武皆適,武練尚需文養,文練亦可武用,所謂“文以強身,武以禦敵”。 為使太極真功(包括正道養生)愛好者避偏途,入正道,今簡述“開合拉氣”法而引之,以助登堂入室,早得太極真藝真技。下面作以簡要介紹:

一、要領: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肘,松胸實腹,提襠塞尾,氣沉丹田,頂膝坐胯,足心含空,五指微屈,虎口圓撐。

二、要求:首先進行放鬆的誘導,由自然呼吸逐漸過渡到逆腹式呼吸,按練功的說法就是先做好“三調”,即調身、調息、調心,做到身正、息穩、心平;然後做身體放鬆的調試,由頭開始逐漸下松,一直松到腳下,再由腳下依次上松,直至松到頭頂,反覆調試愈松愈好,以全身通透為佳。自感全身松暢後即可進行開合拉氣的訓練。

特別提示:本法雖名“開合拉氣”,只是沿用舊說,在意不在“氣”,氣不過一種內在感悟,並無玄虛,只要習者感氣不而求氣,人人能得,所謂“不氣而氣”,即感悟到身,氣不求自明,不求而自得,皆純任自然,絕無虛妄、玄虛之虞,信也有,不信也有,所謂“氣”只在得法,功到自然成。習者只能從松上找感悟,萬萬不可想氣、運氣、引氣、導氣,否則極易出偏而誤入歧途,所謂“走火入魔”,皆虛妄之為。

三、動作:以太極抱球樁(亦稱太極樁、混元樁或渾圓樁),熟練後可產生多種自然形變。操演時先自然站立,雙臂松垂,引頸、拔背、拉腰、長身,先行“三調”放鬆,然後兩腳開立,略寬於肩,屈膝下蹲,同時兩手從腹前提肘沉肩,雙臂環抱圓撐,上提至胸前止,掌心向內,掌指相對,距七寸許,拇手指齊鼻,沉肘略低肩,雙臂撐圓如抱球,雙臂外撐內合,頭正項豎,脊直身端,目視掌指間,要做到骨撐、筋伸、肉鬆、勁縮,手勁縮於肩而達腰,腳勁縮至胯而合於腰,保持要領和要求。

以上為靜樁,即外靜內動的內意開合訓練,待靜樁掌握後,便可轉入動樁訓練,即由內意開合轉為外形開合,以形合內,內外合一而練。

四、凝神調息:息穩心平身自松,身松息微神自凝,斂神意注通陰陽,氣機升降自開合。意注眉間神居祖竅,不即不離不無意,丹田鼓盪周身貫,膨脹縮合立體圓,即所謂“形圓、意圓、氣圓”。隨呼吸調整,漸入松靜,一氣貫穿,周身內外脹縮。神凝祖竅意注兩掌間,掌雖不動,掌間自有磁石般兩極變化的吸斥感產生,自吸自斥,吸斥等力,吸之不能開,斥之不能合,謂之意念開河;同時吸氣時,腰部拔伸向兩端牽拉,身體放長,呼氣時,身脹肩沉氣自落丹田而鼓盪。

開合拉氣,感之在掌,動之則在胸脊,此即“胸中腰間開合”之謂。初始開合,隨意念輕重而輕重,輕重由掌及臂而身,繼而隨息深淺而輕重,終而脫息脫意自輕重。即隨著凝神調息的深入,調息而忘息,凝神而神遊,似有若無,若即若離,感而不感,不感而感,形神合一,神入神室,氣入氣竅,精神氣乃一,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玄關洞徹,所謂“空穴來風”,功境自現,前人所謂“不在身內求,不在身外得”意即指此。若動式開合,則兩臂外撐,形張而意收;兩手相合,形攏而意張,所謂“開中有合,閤中有開”,亦開亦合,亦合亦開,開即是合,合即是開,此之謂也。

五、效驗:功後周身通暢,精神飽滿,身體如鑄,輕盈不滯,氣感充盈,勁力殷實,筋骨強壯,卻病延年。功後練拳,全身通透,束身而起,脹身而落,神凝內聚,一氣相連,身如灌鉛,整體如鑄,不僵不滯,內外一如,物我兩忘,動無不動,靜無不靜,意動形隨,周身相貫,易筋洗髓,入微入妙,玄奧難言,功者自驗。

往期回顧

武式太極拳

鍾振山,武式太極拳第五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傳承人,武術八段,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式太極拳傳承人

「解秘」一代宗師陳發科先生是怎樣教拳及推手的?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與文字來源於網絡,旨在宣傳推廣太極拳,著作權屬於原作者。如原作者有異議,煩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聯繫郵箱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