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腿長,苗弱苗黃,啥原因導致?又該如何補救呢?

最近我們金正大農化服務團隊在拜訪農戶的時候,發現很多地塊麥苗黃化,長勢細弱,個別葉片還有黃色的斑痕,其中有的有紅色的暈圈,這些黃斑規律分佈,一節一節的出現在小麥葉片上,且麥苗葉片伸展不完全,拔出來一看,嚯!個個都是大長腿,細長白嫩,可能……它把自己當根蔥了吧!


小麥腿長,苗弱苗黃,啥原因導致?又該如何補救呢?


圖1 播種太深導致的黃化弱苗

小麥腿長,苗弱苗黃,啥原因導致?又該如何補救呢?


圖2 播種過深,土壤溼度大形成的黃斑弱苗

從圖1中可以明顯看到,麥種的深度達到了8cm,之前有關小麥播深的文章裡也提到過,小麥提倡適當淺播,並結合種植時間、土壤質地、土壤墒情及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而定,推薦播種深度為:

1.在土壤墒情適宜的條件下,播種深度一般為3-5cm

2.底墒充足、保水保肥能力較強的的粘性土壤和播種較晚的地塊,播種深度一般為3cm

3.墒情較差的沙土地,播種深度一般為4-5cm該地塊商情適宜,且為壤質土壤,播種深度達到了8cm,明顯播種深度太深了。

之前也提到過,播種過深,會使麥苗根系變少,地中莖變長,次生根和單株分櫱減少,葉片也變窄變長,同時使小麥出苗期延長,消耗過多的種子營養,小麥出苗後長勢瘦弱,甚至形成土裡彎曲苗,造成缺苗斷壟。

過深的播種深度會影響根的呼吸作用(溼度大,氧氣少),減少營養物質的吸收,根系營養不好就會在葉片展開處出現黃斑,或者直接乾枯,導致葉子不能展開或者展出困難,新葉無法抽出,大大影響光合作用。

當然,瘦弱的麥苗也會加重苗期病蟲害的發生。


小麥腿長,苗弱苗黃,啥原因導致?又該如何補救呢?


圖3 播種過深麥苗與正常苗對比(播種時間並不一樣)

但播種過深也不一定形成黃斑的現象,如圖3所示,右側麥苗雖然和中間的麥苗播深相似,但葉片上並沒有發現黃斑,這和土壤的溼度和透氣性有關係,當然,播種時間差帶來的溫差影響也是因素。中間的小麥為造墒播種,播種時間較晚,在10月20日左右,右側小麥播種早,播種時間在10月15日左右(播前澆水情況未知,但土壤溼度不如前者),土壤更好的透氣性和更高的生長溫度,利於根系和葉片的生長。但即使如此,仍然屬於弱苗。

那麼,播種過深如何補救呢?

三葉期後及時澆分櫱水,避免冬前澆大水。防止漚根,影響根系呼吸作用。

及時補充少量速效氮肥營養,促進根系和幼苗發育。可通過提前追肥和葉面噴施腐殖酸大量元素葉面肥、促光合葉面肥、蕓薹素內酯等進行營養補充和生長調節。

播深過大的小麥可以用竹筢或鐵筢將小麥周邊土層扒土清棵,中耕鬆土,提高根系周邊空氣含量和地溫。

噴施抗寒葉面肥。尤其晚播弱苗,冬前積溫不足,麥苗弱小,抗寒能力低,如果其他措施沒有明顯提高小麥長勢,就要考慮小麥的抗寒問題,噴施抗寒、抗逆葉面肥,提高小麥的抗寒能力。

來源 金正大農科院 陳偉偉 仲維磊


磷鉀金庫®~食品級磷酸二氫鉀

提供專業權威的產品檢測報告!

保花保果、膨果上色,壯籽抗倒,作物增產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