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西藏是新疆之后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沃土,西藏号称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有着世界上最恶劣的环境和最壮美的景色。上世纪60年代,还未有青藏铁路,唯一进入西藏的,川藏,青藏,新藏三条公路穿过这片广袤无垠的神秘之地,成为联系西藏与内陆的仅有的交道线,在常年来往于西藏公路上负责入藏物资运输的汽车兵当中,自然也有一些故事。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因为通往西藏的公路要穿越大量的无人区,除了几十公里一处的公路道班,在汽车上几天几夜不见人烟是很正常的事,所以通常一个军车队都会有两辆以上的车同行相互照应。再遇到坏车或者道路塌方等好有个照应。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一些汽车兵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方圆百里绝无人迹的地方看到人站在路边,既不招手拦车也不出声(朝圣的藏民不是这样,一般会成群结队,行五体投地的大礼,有的还会跟车队打招呼),遇到这种情况战士通常会一加油门走人,免得给自己招惹麻烦,因为那些并非人类;有些孤身开车的汽车兵有时会发现身边的座位多一个人,若隐若现,这时他们一般会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继续开车,经过一段时间以后那“人”会自然消失,大家相安无事。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80年代曾经有一个大约10辆车的军车车队,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发现一个战士一直没有下车,继而发现他端坐在驾驶座已经没有了呼吸,此事马上惊动了基地。蹊跷之处在于,军医说他死于心脏病,根据四肢僵硬程度,体温,血液,尸斑等各种身体特征判断他死亡时间不少于3天。如果是那样,高原驱车数千里的是谁呢?几个小时前跟战友一起休息吃饭的那个人又是谁呢?就算医生的估计时间有误差,那么就在几分种前跟着大家的车队一起驶入基地,准确停车入位的又是谁呢?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长长的公路上,一辆一辆绿色的军车首尾相连,缓缓的在公路上前行,形成了青藏线上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这就是行驶在青藏线上的汽车运输部队,他们常年担负往藏区运送物资任务,就像流淌在大动脉里的血液,必不可缺。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车轮滚滚,喇叭声声。10月14日,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数千名官兵驾驶着齐装满载的汽车,从当年18军进军西藏誓师动员大会地点出发,踏上了本年度最后一趟进藏运输任务的征途。这是川藏线通车60年来,他们第420次出征西部奇路。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60年来,数万名官兵在千难万险的“西部奇路”上,代代接力不懈奋斗,为支援西藏边防建设和繁荣高原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累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运送各类物资500余万吨、人员100多万人次,行驶路程达33亿多公里。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11万余军民在“世界屋脊”修通了川藏、青藏公路,创造了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铸造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60年来660名官兵因公牺牲,1830人受伤致残,3000多人留下终身疾病。几十年来,“两路”精神不断激励着川藏兵站部官兵,并在川藏线上孕育出了“艰险多吓不倒、条件差难不倒、任务重压不倒”的川藏线精神。

老司机带你聆听上世纪60年代西藏汽车兵的故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