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常说“与你大战三百回合”:告诉你三百回合是个什么概念

大战三百回合”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殊不知这只是文学艺术类作品或天桥说书人口中的杜撰罢了,要知道三百回合是个什么概念,打不死也能累死。不过是作品为了衬托主人公的霸气和威风,吹吹牛罢了。

但凡看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或者其他章回类古典小说的都清楚,往往两员大将交战之前,先各自互通姓名,比如“你是何人?速速通报姓名,某家刀下不斩无名之鬼!”

三国中常说“与你大战三百回合”:告诉你三百回合是个什么概念

另外一个则答“某乃大将某某某,你是何人,某家手下也不死无名小卒!”当然各自的回答之中也免不了吹牛一番,说说自己曾经的威风史,除了抬高自己身价,还可以吓唬吓唬对手。

除此之外“你敢与俺大战三百回合”或“呔,某要与尔大战三百回合”这样话也充溢其中,让人感觉凡是能大战三百回合者定是厉害角色。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个所谓“回合”是怎么回事,古代战争早期使用的战车,双方各自架势战车冲锋交战。具体作战方式大致为,先互相用弓箭或强弩远程互射,而后接近对方用矛或戈相互攻击,一番交战之后,驾车驶离对方,在用弓箭互射。

三国中常说“与你大战三百回合”:告诉你三百回合是个什么概念

《左传·成公二年》有云:“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吾折以御,左轮殷红。”,这个反复冲锋搏杀的过程统称为“合”。后来,战车改为单骑作战,大将若是想单挑,双方一来一往冲锋搏杀,在交错之时,砍上几刀刺上几枪,而后自行分开,调转马头,反复攻杀。一个来回,就为一“合”。

在古代战场之上,真实的情况是大将单挑对手的事情并不多见,都是小将比划比划,古代将领都穿铠甲,而且拿的兵器也很重,两人能打上十来回合就累得受不了。而且需要数分钟才能完成一回合,真要打三百回合,连人带马非活活累死不可。

小说作品中虽然出现过“大战三百回合”也只不过是咋呼咋呼而已,实质没人能做得到。就拿《三国演义》来说,整套书打斗超过上百回合的也就太史慈VS孙策;关羽VS黄忠;关羽VS庞德这么有限的几次。

三国中常说“与你大战三百回合”:告诉你三百回合是个什么概念

而打斗超过两百回合的,则只有许褚VS马超,以及张飞VS马超这么两次。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场比斗,中途双方都休息过,跟现在擂台赛一样,中途休息休息喝点水敷敷冰再战,而且马匹也更换过。除此之外,“大战三百回合”这种事,也就张飞等猛将咋呼过,但没实现过。

实则古代的单挑就是对冲战斗,跟西方的马枪骑士性质一样,冲过去一枪将对方刺下马,这就算高手。不但需要战将有扎实的战斗经验,还要有足够力气,而且战马要快,利用惯性一下结果敌手。如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用的就是这种招式,仗着马快刀锋,迅速冲到近前,也不跟你废话,一刀砍死,而后赶紧回队。因为时间待久了,容易被射死。

虽然小说作品中有“与某大战三百回合”这样的豪言壮语,但也有“某只需一合便将你挑于马下”这样的蔑视性用语。仔细看来,前者只不过是吹牛皮,而后者则是真实且实用的战场对决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