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圖稿:網絡

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冬至,源於洛陽的傳統節日,嚴格說是節氣。

中國古人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探索自然規律,確定了二十四節氣,其中冬至是最早被確認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稱:"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稱"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農曆)。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

冬至的確定來源於周公建造洛邑的傳說,據有關文獻記載,西周初年營建洛邑,周公即用土圭測景(影)之法以求"地中"。

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周禮。地官。大司徒》言:"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謂之地中。"冬至、夏至,即"樹八尺之表"(立八尺長的竿),冬至日正午時分,日影最長,有"一丈三尺五寸";夏至日正午時分,日影最短,只有"一尺五寸"。

因此可以說,"冬至"正是起源於地處天下之中(地中)的洛陽。

從古自今,冬至形成了許多的傳統與習俗。東漢始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

而在民間,十一月冬至,上祠堂拜祖先,拜先生等。而在河洛地區,冬至這一天開始進入數九寒天,為了防止凍掉耳朵一定要吃餃子,民間有說"冬至吃扁(扁食),一冬不喘"、"冬至不吃餃,凍掉耳朵沒處找"。

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當然,冬至中最大的儀式來自於皇家,這一天要去南郊的天壇祭天。按照古禮的規定,冬至日,帝王要到南郊圜丘祭天;夏至之日,要到北郊方丘祭地。《周禮.春官.大司樂》言:"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

明清時,北京設有天、地、日、月四座皇家祭壇,天壇為圓祭天,地壇為方祭地。

東漢建都洛陽後,在現漢魏洛陽城遺址,曹魏、西晉、北魏均承前制建都於此,每當冬至則到南郊的圜丘祭天,而當時的皇家祭壇,中國的第一座天壇就在現洛陽伊濱區南宋村。圜丘的正北方正對著漢魏故城的中心線銅駝大街,這也有著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劃時代意義。

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伊濱區南宋村的圜丘,皇家天壇(圖:索易)

冬至,源於洛陽的節日

伊濱區南宋村的圜丘,皇家天壇

南宋村禹宿俗堆,也就是圜丘所在地,從五月份已經去過多次,有很多的傳說,在之前的文章裡詳細介紹過。只可惜因挖石採礦被破壞得面目全非,與周圍茂密的植被相比,成為一座荒蕪的環形山。

由此可見冬至與洛陽的關係,從皇家禮儀到民間傳統習俗,無不有著河洛文化的積澱與內涵在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