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

前几天,可能很多人都被一条“IG夺冠”的朋友圈刷了个屏。玩游戏的、不玩游戏的朋友都在发,甚至有几年没见发过一条朋友圈的朋友突然冒出来一句“IG无敌,恭喜IG!”,颇有借尸还魂起来大喊了一声又销声匿迹之感。

对于这个属于游戏青年的话题,很多不了解电子竞技的人对这场狂欢是不知所以的。而圈中也适时出来了一张流传甚广的“科普图”,向满头雾水的路人们解释了此次IG战队代表中国夺冠的意义。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对IG夺冠后的这场狂欢的解释

从曾经的洪水猛兽,到现在逐渐被人所理解,游戏在中国的发展之路走得坎坷又艰辛。我们见过零几年魔兽世界风靡中国的时候网吧里通宵鏖战后睡倒一片的年轻人,也曝光过杨永信对网瘾少年泯灭人性的电击疗法。

同样的,就在“年轻人不被理解的少年时代与现在得到正名”的此刻,也发生着未谙世事的孩子偷花着父母的血汗钱换来一件件游戏装备的事情。想让游戏被中国社会所接受,仍然是任重而道远的一件事。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早在2016年 电子竞技项目就获得过央视的正面报道

简单来讲,电子竞技类游戏就是电脑上的体育竞技项目,它更注重的是对抗与胜负。一对一的《星际争霸》如同乒乓球单打比赛,是选手个人与个人间的斗智斗勇。

而诸如《Dota2》、《守望先锋》、《英雄联盟》之类队伍与队伍进行对抗的游戏则更像是篮球比赛,考验的除了队员的个人能力,更多的还有队伍整体的配合和战略执行。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日渐专业化的电子竞技比赛

如同足球、篮球一般,职业选手日夜磨练技术只为登上巅峰,普通爱好者当然也可以从中寻求简单快乐。用心打球与用心玩电子竞技游戏的爱好者都能从中感受到竞技项目的魅力,培养不惧失败、愈挫愈勇及团结队友、及时沟通等能力。

要为游戏正名,我们必须清楚游戏在我们生活中的定位,究竟是娱乐消遣还是职业选项。

中国第一位著名的电子竞技选手李晓峰,20岁就拿下第一个世界冠军。这是他年轻时训练的一段视频,任何竞技项目的巅峰背后,都是过人的天赋与不懈的重复训练。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李晓峰操作游戏单位时惊人的“手速”

被誉为“天才少年”的巴基斯坦玩家Sumail,十五岁就随队拿下了DOTA2国际邀请赛的冠军,夺得上百万美元的奖金。然而这背后孤注一掷的辍学训练,一次次失败又爬起的痛苦压力又岂是普通人能承受得了的。

明白了这些以后我们对待电子竞技的态度自然明确,玩好了可以打职业,控制得当可以用来放松身心,甚至培养团队合作等能力。

而盲目地觉得自己也可以成为一个职业选手,或者沉迷其中耽误学业或者生活,才是不可取的游戏态度。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让中国国旗飘扬在世界各地赛场上的电竞选手们

游戏当然不只有电子竞技这一种,还记得小时候我们玩过的小霸王游戏机,里面那些可以容纳一到四个小伙伴一起玩的小游戏吗?组成游戏世界另外一隅的除了网络游戏,就是单机游戏及小部分聚会游戏。

如果将电竞游戏归属为体育项目,网络游戏就带有更浓厚的商业性质。而游戏作为继文学、音乐、绘画、雕塑、电影、戏剧、建筑之后的第九艺术,则更多地体现在适合一人慢慢品味的单机大作及设计巧妙的各种独立游戏上。

其中的独立游戏,是以独立团队为基础完成的游戏,不会以商业利益为第一考量。在中国,也有极少数的游戏爱好者选择成为一名独立游戏制作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为做出一款款好游戏而奋斗着。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中国独立游戏大电影 《独行》

中国有过很好的游戏,诸如《仙剑奇侠传》系列、《流星蝴蝶剑》等中国风浓郁的国产游戏是一两代人共同的美好记忆。

从拥有扎实文学功底与清晰逻辑能力的策划,到深谙光影色彩变化之道与动画制作的美术,有的还要配合背景音乐的制作,再加上一个个没日没夜码着代码的编程人员,一部好游戏才可能被制作出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第九艺术的游戏算得上是艺术界的集大成者,各种艺术在其中都能得到体现。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游戏制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来自泉州的李远扬,父母对从小喜欢美术的他的期待是成为一名画家。长大后由于对游戏的热爱,他招兵买马成立了一家工作室开始做游戏。

虽然开明的父母给予了他创业的第一笔资金,也对他有自己的梦想表示支持。但一转身回到出租屋里的临时工作室,他需要面对的是游戏开发的进展、团队的支出、投资商的刁难等等现实问题。

最艰难的时候他的团队只剩自己在内的两人,带着半成品游戏《钮扣人兄弟》到北京参展。濒临放弃的他们在展位上,看到这个需要两人开动脑筋合作过关的游戏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带着孩子的老外竖起的大拇指重燃起他们心中的火种。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钮扣人兄弟》在北京参展广受好评

凭着要让游戏被更多人玩到好游戏的信念,在玩家的支持下李远扬众筹到三万元,重组起团队完成了这款游戏。最终《钮扣人》拿下了腾讯GAD第二届游戏创新大赛的金奖以及GMGC北京2017独立游戏开发者大赛的冠军。

像李远扬这样既获得家庭支持又幸运受到关注的制作人只是少数。在商业化的浪潮冲击之下,不以盈利为第一考量的独立游戏,更多的是胎死腹中的未成品和支撑不下去而放弃梦想的年轻人。

高鸣,也是中国独立游戏行业中的一个幸运儿。有着理科生思维的他可谓目标明确,贯彻始终。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系毕业后,他又考入清华美院读研,只为了一个目标——做游戏。

他率队制作的《蜡烛人》,以一支只能燃烧十秒钟的蜡烛为主角,在引导玩家思考探索闯过一系列关卡之后,在结尾的过场动画予人以醍醐灌顶般的启发。一举拿下了数十项大奖,被誉为“国产游戏之光”。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游戏《蜡烛人》截图

一心想成为灯塔的小蜡烛在最后借着孔明灯飘到空中,看着脚下自己走过的路,突然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不止是灯塔可以指引人,小蜡烛也可以。

“只有十秒钟的光明,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他可以是你、是我,我们用有限的能力,去照亮生活和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是高鸣在游戏中想要传达的内涵,这是真正有意义的好游戏。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蜡烛人》游戏截图

说他们是“幸运儿”其实是不公平的,看似幸运的背后,埋藏着无数别人看不到的辛酸与努力。李远扬在团队下班后熬夜写商业书,谈了无数个投资方只为团队的生存;高鸣经常下班接孩子回家,哄孩子睡觉后又回到公司通宵加班,大清早再回家送孩子上学。

还有广州的独立游戏制作人陈静,从业多年自认为还没做出过一款自己满意的游戏,公司破产了又重组,边还债边创作,把自己的比特币卖了来维持工作室的运作。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王妙一,游戏销量下滑时迫不得已解散了团队,疲惫到极致时想哭都哭不出来——“只是觉得累”。

北京的穆飞每天都是十二点至凌晨三点才回到家,决定做独立游戏的同时就不敢再有交女朋友的想法——因为完全没时间安排给工作以外的事情。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独立游戏制作者们

不久前,国产独立游戏《太吾绘卷》在Steam上夺得销量版第一,首月就卖出了80万份。这个连老外都在请求制作方发布英文版的游戏,似乎给中国独立游戏的制作者们带来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杨永信的电疗室还在,而很多毫无意义耗费大家时间金钱的小程序游戏竟成为当下的游戏主流。不管是电子竞技也好,独立游戏也罢,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都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这是一条极其漫长的道路。

当前中国的游戏环境依旧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优秀的游戏制作团队,良心的游戏开发商,乃至于全社会对游戏领域的认知,审美等艺术水平的提高都是当前急需而匮乏的因素。

为游戏正名,应该是让游戏产业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仅凭一个战队的一场胜利,仅凭一群年轻人的热血奋斗,都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一场需要开发者、发行商、投资人和玩家共同携手完成的漫长战役,它更需要的,还有教育行业,家长及当权者的配合支持和正确引导。“第九艺术”能不能真的成为一门艺术,还得看我们的努力。

中国游戏前路坎坷,这门“第九艺术”将何去何从

高鸣&IndiePlay中国独立游戏大赛

中国独立游戏纪录片《独行》

《登上世界舞台的国产游戏的GDC之旅》

《2016中国独立游戏不完全盘点》

《2017中国独立游戏不完全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