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恥宰相爲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柳璨

柳璨(?-906年1月27日),字照之,唐朝河東郡(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末年大臣、文學家及史學家。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族孫。

雖然是名人之後,但柳璨小時的家境十分貧窮,他日間以採柴為生,夜間讀書時點燃樹葉用來照明。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樣的苦讀,終於結出碩果。他對史書有獨到的研究,正因為這一特長被推薦為官。唐昭宗一看他學貫古今,十分賞識他,委任他為翰林學士。公元904年,宰相崔胤被殺,柳璨的機會來了,被授予諫議大夫、同平章事,拜相。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唐昭宗

雖然得到皇帝的賞識,但柳璨由於出身寒微、資歷淺薄, 依舊被出身名門的同列裴樞、獨孤損、崔遠等人鄙視,柳璨憤恨不已,漸漸地他心底裡的魔性被喚醒,以至於性格扭曲變形,開始喪失人倫,最終淪落為一代奸臣毒士。

柳璨深知,若想在相位上呆的久,背後必須有強大的靠山。尤其是目前風雨飄搖的唐末亂世,那些手握槍桿子的軍閥,才是權力的保障。柳璨就開始踅摸,當時北方最有實力的割據軍閥有朱全忠、李克用,劉仁恭這三個。但按目下的發展來看,還是朱全忠更有發展前景。於是放下宰相的架子,向朱全忠屢拋媚眼。而朱全忠也很想找一個極富才幹、地位尊崇的大臣來充當他完成千秋大業的“馬前卒”。所以雙方各有所需、一拍即合,很快便建立了盟友關係。柳璨仗恃朱全忠的勢力,開始在朝中恣意作威作福。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發兵

公元902年,朱溫引兵入關,打敗了劫持皇上的李茂貞,搶到唐昭宗後,遷都至洛陽。隨後又秘密刺殺了唐昭宗,立昭宣帝,並控制了唐朝政權。

一些舊臣百官見主上倍受凌辱,因而私下洩憤,又對那些新發跡的官僚看不起。朱溫為了打擊舊日的高門望族,掃清妨礙他篡唐稱帝的社會勢力,一方面培養自己的心腹,一方面也想清除朝內舊臣。就是這樣,清理朝臣的行動開始了。

朱全忠的高級幕僚李振也給他出主意道:“朝政不能治理的緣故,確實是由於官員中的輕浮淺薄之徙紊亂法紀;況且大王想要圖謀大事,這些人都是朝廷中難於制服的人,不如全部除去。”朱全忠認可了他的說辭。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送別

他們把獨孤損貶為棣州刺史,裴樞為登州刺史,崔遠為萊州刺史。吏部尚書陸為濮州司戶,工部尚書王溥為淄州司戶。貶太子太保趙崇為曹州司戶,兵部侍郎王贊為濰州司戶等等,貶官驅逐連日不斷,朝中官員為之一空。

這時天上有彗星出現,古代對這一自然現象比較迷信,占卜的人說:“這種天象的出現,君臣都有災禍,應該誅殺以應天意。”

柳璨因此向朱全忠建議說:“這些被貶的人都聚集同夥橫加議論,怨恨不滿,應該拿他們遏止災禍。”並在上書中把他平日所不喜歡的人都列了進去。朱全忠把裴樞等被貶摘貶斥的朝中官員,共三十餘人,都聚集在滑州白馬驛,一個晚上把他們全部殺死。史稱“白馬驛之禍”。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進言

朱全忠的高級幕僚李振是也是一個文人出身,但屢次參加進士考試結果不中,所以對科舉出身的官員打骨子裡憎恨和嫉妒。現在正是靠著大樹作威作福的時候,所以被人起個外號叫“鴟梟”(貓頭鷹一類的鳥,傳說聞到人快死了就開始叫)。他看著這一地的屍體,還覺得意猶未盡,於是對朱全忠說:“這些人常自稱為清流,應該把他們投入黃河,使他們成為濁流!”

朱全忠一聽,都說文人有鬼點子,果然不假,就笑著同意了。遂後命令將這些屍體拋入黃河。這下,這些被冤殺的朝廷大員們真的是入了黃河,身子再也洗不乾淨了。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求活命

由於柳璨陷害朝中官吏過多,後來證明實屬冤獄,朱全忠遂對他產生厭惡之感。

柳璨與蔣玄暉、張廷範日夜飲宴聚會,開始謀劃昭宣帝禪讓帝位,好讓朱全忠儘快繼位的事。何太后哭著派遣宮人阿虔、阿秋向蔣玄暉轉達意願,說他日禪讓帝位之後,請求保全母子活命。

在這次屠殺後不久,朱全忠想領受九錫的待遇(這是古來受禪讓的前一個步驟)。柳璨和另一些大臣加以勸阻。說按照古制,禪讓得有一定的程序,程序亂了,會影響到以後的國祚。這讓垂涎欲滴的朱全忠很難受,急得抓耳撓腮。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朱溫奪唐

朱全忠認為,在這個節骨眼上,他們有意延宕時間,是否要背叛他?宣徽副使王殷、趙殷衡這時有意的撒了點胡椒麵,誣陷“蔣玄暉與柳璨、張廷範在積善宮夜宴,對著何太后焚香發誓,約定興復唐室帝位”。朱全忠相信了他們的話,於是先殺了蔣玄暉、何太后。

過了幾天,柳璨、張廷範的大限也到了。柳璨在臨刑前倒也有自知之明,感慨自己罪惡的一生,仰天大呼:“賣國賊子柳璨,落到今天這樣的結果,也是罪有應得了”(“負國賊柳璨,死宜矣!”《舊唐書》)

無恥宰相為洩私憤,竟一次害死三十位朝廷重臣,最終也自食其果

朝堂

這樣,構陷同僚的無恥文人柳璨也遭遇了和那些被冤殺的三十幾位大臣一樣的結局。結局是一樣的,但他們的歷史份量不一樣。就像司馬遷所說的,“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柳璨的死肯定是輕於鴻毛的。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