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譯名是如何「接地氣」的

可口可樂譯名是如何“接地氣”的

1948年上海龍華寺的可口可樂零售車。

中西名詞翻譯一向是個有趣的話題。因為文化和語言上的本質差異,很多時候彼此互譯都存在隔膜,如隔靴搔癢,可偶爾也會有神來之筆,讓人拍案叫絕,不光是在文化上,在商業和技術上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比如Coca-Cola,譯成可口可樂,可謂是音、義兼備,歷來被奉為中譯之經典。不過在這譯名出現之前,還有一段趣聞。

Coca-Cola誕生於1886年,一問世即大受歡迎,風行於世。這種飲料進入中國很早,不過多是外國人零散帶入,不成規模,沒有引起大範圍的關注。大約是在1927年左右,Coca-Cola終於正式進入中國,首先登陸的是十里洋場上海。上海是當時中國最時尚最發達的城市,擁有足夠龐大的人口基數、對歐美時尚的追捧熱潮以及足夠的消費能力。從任何角度來分析,Coca-Cola都應該立刻大賣才對。

可事實卻比市場分析殘酷。在登陸上海的第一年,Coca-Cole的銷量特別差,幾乎無人問津。公司做了一番調研,發現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顏色。Coca-Cola的液體呈現黑褐色,這和中國的中藥湯劑很相似,給人一種藥劑的感覺。

第二個原因是口感。Coca-Cola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屬於碳酸飲料,一開瓶會咕嘟咕嘟冒氣泡。這在中國,還是個新鮮事,很多人覺得古怪有趣,但不敢去喝——甚至還有謠言說喝下肚子會爆炸。

這兩個原因,其實只是源於飲用習慣的不同,只要花些時間去讓中國人適應,問題就迎刃而解。大清年間中國人還喝不慣咖啡呢,如今不也是滿街的咖啡廳麼?

真正要命的,是第三個原因。

Coca-Cola進入中國以後,商標肯定不能光用英文,必須得有個中文譯名。公司不知從哪裡找來一位半調子譯者,大筆一揮,把Coca-Cola譯成了四個大字:蝌蝌啃蠟。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蝌蝌啃蠟。

從音譯角度來說,“蝌蝌啃蠟”和Coca-Cola差不多。但從字面意義上看,這就是欺負Coca-Cola公司的老闆不懂中文了。我看到這四個字,腦海裡浮現的是無數個小蝌蚪在水裡啃蠟燭的樣子,既噁心,又有點味如嚼蠟的心理暗示。估計大部分中國人和我的感想是差不多了,光看名字就倒盡了胃口,更別說去買一瓶嚐嚐了。

蝌蝌啃蠟公司一貫最注重品牌形象,得知這個殘酷的真相以後,直接吐血三升。沒說的,趕緊換。

可問題來了,蝌蝌啃蠟太難聽,那什麼名字好聽呢?

Coca-Cola公司這次不敢自己胡亂找人了,在報紙上登了個告示,公開徵集譯名,懸賞350英鎊。這在當時算是一大筆錢了。重賞之下,果然引來了一位高人。

這位高人姓蔣,名彝,字仲雅。蔣彝的來頭可不小,他是江西九江人,自幼對繪畫極有天賦,十五歲即已成名。他參加過五四運動,打過北伐戰爭,還做過數任縣長,後來對政治失望,遂以啞行者為名遊歷西方諸國,立志傳播中國書畫理念於西方,成為一代中西交流文化名人,影響深遠——不過那是後話了。

蔣彝看到Coca-Cola公司的徵名告示,著實動了一番腦筋。他的文學底子深厚,沒費多少力氣,就想到一個絕妙的名字:可口可樂,連夜提交上去。Coca-Cola公司這次還算識貨,認識到這個譯名的精妙之處,立刻拍板說就用它吧。

從此Coca-Cola就成了可口可樂,綿延至今,而那個可憐的“蝌蝌啃蠟”和它的譯者,就此埋沒在故紙堆裡,成了一段笑話。

再往前數,還有一個科技譯詞,名叫“韝鞴”,經歷同樣精彩。先建議大家拿個放大鏡來,仔細觀察兩個字的形狀,看看怎麼寫,然後想想怎麼念——第一個字“韝”念溝,第二個字“鞴”念貝。

“韝鞴”這個詞乍一看特別深奧,特別容易唬住人。其實它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活塞”。

根據李文、戴吾三位學者的考證,這個詞的始作俑者是徐壽。徐壽是晚清難得的一位科技人才,身兼化工、兵工、機械製造數個身份。中國第一艘蒸汽輪船是他造出來的,現在通行的化學元素中文命名原則,是他倡導的;《汽機發軔》等第一批中國理工科專著,是他寫的。

徐壽先在安慶軍械所,後去了江南製造局,積累了大量機械製造經驗。當時西方科技大量傳入中國,隨之而來的是無數中國從未有過的新鮮名詞。各家翻譯不同,譯名也不一樣,造成了極大混亂。因此徐壽在1876年發表了一篇論文《汽機命名說》,把蒸汽機的每個部件都譯成中文,希望從此能統一規範。

其中提及“Piston”(英文活塞之意)時,徐壽說:“汽筒之內為汽所衝激而進退者,名曰韝鞴。”不過“韝鞴”這個詞的發音,不是從英文,而是從德文kolben音譯過來。

雖然是音譯,可徐壽這兩個字選得特別有講究,極富文化氣息。李文、戴吾三位學者對此做了詳盡考證:“韝”的本意是皮套子,後引申為鼓風吹火的皮囊,一鼓一鼓的風箱。“鞴”字意指水受壓而噴湧奔流。所以這兩個字合在一起,恰好是活塞前後活動擠壓蒸汽的樣子,既精準,又符合原文發音,可算得上是一個精妙的譯法,就是寫起來繁瑣了點。

雖然“韝鞴”後來被相對更清晰易懂的“活塞”所取代,可這個詞並未被人遺忘。一直到現在,在鐵路工程專業裡,一直還在沿用“韝鞴”作為術語。可見一個好譯名,讓人忘掉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