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和FF之争,恒大的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争端持续升级

10月初,贾跃亭率先发难,在香港提出仲裁,要求剥夺恒大作为合资公司Smart King股东享有的有关融资的同意权,并解除所有协议;

一个月后,恒大健康以FF强行赶走其委派的出纳员,阻止财务人员进入现场财务审查为由,授权旗下的时颖公司向贾跃亭和合资公司Smart King提出仲裁全面反诉,要求贾跃亭和合资公司履行合约。同时,恒大也在FF离岸公司的注册地开曼群岛对贾跃亭提起诉讼。

恒大和FF之争,恒大的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一时间看者云集,有的认为恒大被贾跃亭的“强力骗术”裹挟其中,对贾跃亭的“老赖”本色极尽渲染;也有人认为恒大为逼走贾跃亭,取得FF资产和知识产权控制权,故意“挖坑”,试图将FF推入破产程序。

那么,在众说纷纭的局面下,恒大和FF到底谁是谁非,到底是“挖坑”还是“行骗”呢?

恒大和FF之争,恒大的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从“对赌协议”说起今年年中,恒大控制的时颖公司与贾跃亭团队签署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Smart

从“对赌协议”说起

今年年中,恒大控制的时颖公司与贾跃亭团队签署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Smart King,全资拥有FF。时颖承诺出资20亿美元,占Smart King45%股权,出资额将分3批到账:首批8亿美元,于合同签署后到位;第二批6亿美元,于2019年年底前到账;第三批6亿美元,于2020年年底前到账。同时,双方就第二、三批出资设定了对赌条件。

协议中,双方通过AB股的设置,即贾跃亭1票抵作10票,恒大1票抵1票,贾跃亭拥有了Smart King股东会88%的投票权,而恒大只有12%。但是,这样的投票权配置是设有对赌条件的:即一旦贾跃亭不能完成规定的任务,其投票权将会自动转移给恒大健康控制的持股公司。业界盛传贾跃亭的对赌条件是要在2019年一季度实现FF 91的量产。

恒大和FF之争,恒大的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FF 91能否如期量产是焦点

协议签署后,一切看起来非常顺利,FF进展比预期快,技术储备也获得业内认可,加上资本市场对恒大健康的看好,车企拿地更为容易等因素,贾老板对达成量产的目标信心满满。8月底,贾跃亭在微博发布FF91预量产车下线消息。

但进入9月份之后,事情发生重大逆转。先是贾跃亭的FF公司表示前期到账的8亿美元已花完,要求恒大提前支付7亿美元,此事虽经双方协商,却最终遭到恒大方面的拒绝。随后,媒体又曝出FF91预产车在9月底的“未来日”活动中着火损毁的消息。同时,由于跟恒大闹翻,资金链紧张,FF再次出现了拖欠供应商款项的问题。

恒大和FF之争,恒大的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如果事情继续发展下去,贾跃亭团队2019年一季度实现量产的目标几无实现可能。为保持对FF的控制权,贾老板不得不再动心思寻找其他路径。那么,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便发生了。贾老板希望通过仲裁,引入其他投资方,解决目前的资金窘境。同时,为协议目标无法达成后,自己能继续保持对FF的控制权做好准备。

之后,香港紧急救济仲裁结果宣布:FF获得了严格条件下的5亿美元融资资格,其中新股融资的估值不得低于恒大投后估值,且恒大享有新股的优先购买权。实际上,这是一个对双方来说比较折中的结果。然而,事情的进一步发展显示,双方都想把对方彻底“踢出局”,于是,战火又不断升级,绵延至今。

恒大和FF之争,恒大的这一做法无可指摘!

谁是谁非

如果单纯从协议履约的角度看,恒大做出的决策无疑是无可指摘的。即便是恒大提前在协议中故意“挖坑”,贾跃亭团队也应当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最终决定签署的。那么,恒大从资金方面提前履约,贾跃亭就有责任根据现实条件,尽快推进FF91量产目标的达成。后续因为种种变故,虽然目标极有可能无法实现,贾老板也应该做出必要的妥协让步,以保证双方的合作关系延续,毕竟恒大履约在先,协议有效。

但也有人认为双方的合作协议“有很大的漏洞”,同时,恒大许老板方面为取得FF控制权,故意给贾跃亭团队量产目标达成制造障碍。那么,现在看“都是狐狸,也只能玩玩聊斋”,究竟谁是谁非,在两地诉讼结果揭晓前,尚无法做出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