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個國家要求瓜分清朝,哪一國為何堅決不同意?

秋天的紅葉882


八國聯軍侵華,是中華歷史上最屈辱的時候。英國、法國、德國、沙俄、意大利、奧匈帝國、美國、日本參與了對清朝的侵略。其中,意大利與奧匈帝國分別出兵僅幾十人,可以說就是來湊數的,但是對清朝的索要一點都不少。此外,未出兵侵略的比利時、荷蘭、西班牙三國,同聯軍一丘之貉,也參與了對清朝的掠奪。

八國聯軍侵華以後,除了巨量賠款以外,各國在清朝劃分了勢力範圍,清朝完全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王朝,清皇室也成為了“洋人”的朝廷。

這其中,也曾有部分國家提出瓜分清朝,要求最激烈的國家有三個:對領土有著厚顏無恥需求的沙俄,對大陸無限渴望的日本,以及歐陸新崛起的霸權國家德國。

三國之外,其它國家基本持附和態度,即既不願冒險,又想坐享其成的那一類國家,以意大利最為典型。而美國,則是反對列強瓜分清朝的國家。而美國的意圖,文末再來講解。

但是對於當時列強瓜分清朝的圖謀,其實也是狗仗人勢,趁勢起鬨罷了。八國聯軍在當時是無論如何也無法瓜分清朝的,也沒有那個能力。

首先,在清朝方面,清朝的潰敗主要在北方,尤其是京津地區。但清朝的投降最主要是朝廷的恐慌,屈膝保存滿清皇室利益的結果。當時的京畿以外各省還有很大的實力,甚至連對抗八國聯軍的主力--聶士成武毅軍和董福祥甘軍也並非完全是敗於八國聯軍。如果八國聯軍選擇瓜分清朝,則意味著和清朝全面撕裂,以當時清朝北方的實力來看,八國聯軍要全面取勝完全是痴人說夢。

其次,八國聯軍侵略之始,南方各省即公開“中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東南互保”事件。以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為代表。東南互保一方面是不執行清朝朝廷下達的與八國聯軍對抗的詔令,另一方面也不允許八國聯軍染指南方。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洋務運動的成果、清朝的主要財力、晚清各方面的能人,以及晚清有實力的地方武裝,悉數位於“東南互保”的範圍內,實力遠超北方。在這種情況之下,即便北方失利,南方也有足夠的能力抵抗八國聯軍,八國聯軍瓜分清朝談和容易?

因此,俄日瓜分清朝的說法也只不過提一提而已,若要付諸行動,則是全面戰爭了。無論當時的俄日德,還是英法意,其實在世界各地都面臨著其他的複雜問題,根本無法抽出力量全力對付大清,遑論瓜分?而列強也自然是意識到這一點問題的。

而美國反對瓜分清朝,其實也是看清了聯軍各國之間的內部矛盾,以及清朝的潛力。另一方面,美國是當時較晚崛起的國家,在國際問題上謹小慎微,並時常刻意保持著“正義”的形象,以獲取弱小國家的支持。實際上,美國後來成為超級大國,也正是基於這種策略,開始有能力挑戰原有的世界格局,並最終成為一霸的。



蘇綻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要求瓜分清朝的國家是:




以上分別是英、法、日、德、意、俄、奧匈帝國等七國,其中以俄日兩國瓜分中國意圖為最盛,但日俄都企圖得到東北,此後不久還爆發了爭奪東北的日俄戰爭。

不得不承認,當時美國是極力反對列強瓜分中國的,因為美國遠離東亞,同時當時又是製造業第一強國,美國看中的是整個東亞市場,美國才是最大陰謀家,因此它極力反對各國瓜分中國,加上慈禧太后為保住大清王朝說出了“量中華之物力,結各國之歡心”之語來巴結列強,而八國之中也名懷鬼胎,英法德等國害怕俄國坐大,因此也紛紛接受了美國的主張,俄國迫於無奈最後也只得接受了。
我認為當時中國之所以沒被瓜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激烈爭奪和瓜分中國,造成中國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種危機感促成了人們的覺醒,救亡圖存成了當時最緊迫的要求。列強也從鎮壓義和團運動中看到中國人們英勇抗爭和反抗帝國主義列強的決心,以至於他們怕瓜分中國後反而引起全中國人們團結起來反抗。




湘平古珍郵館


據相關野史資料,八國聯軍侵華,擊敗滿清政府軍之後,本想要堅決處罰慈禧太后,瓜分中國。各國根據自己實際,謀劃在華的最大利益。

據傳,慈禧太后託人找到李鴻章,讓李鴻章到各國使館遊說,並傳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各國之歡心”口意。經遊說後,八國聯軍多數堅持原先決定,瓜分中國。其中,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叫得最兇。德國,意大利,奧匈帝國也附和。美國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反對。

俄羅斯控制長城以北中國,進行“黃俄羅斯計劃”,英國控制長江、黃河流域計劃,德國想吞併山東,日本想吞併福建和東北,法國指染兩廣、雲南。各有目的。

倘若中國被瓜分,則中國將變成非洲,成為各列強的割據。美國使館回報國內後,認為中國一旦被瓜分,美國將失去龐大的中國市場,嚴重損害美國利益。權衡利害之後,堅決反對。日本、德國作為新興帝國主義國家,為了表示它的“正義”,也勉強同意。而且,日本與俄羅斯,還有爭奪東北的“對立”。因為俄羅斯在東亞的坐大,英國也害怕它一家獨大,因而也同意美國提議。俄羅斯在其它幾國意見下,也只好“同意”,當然,那時它正在加緊修築遠東鐵路,而且還未完工。


憤怒野虎


1900年,已經被西方殖民者蹂躪了半個多世紀的晚清政府,再一次遭受劫難,心懷鬼胎的八國聯軍如狼似虎般地奔湧而來,嚇得慈禧太后和光緒帝連夜出逃,把江山和百姓留給這幫禽獸肆意蹂躪。

儘管愛國將士和義和團曾奮力抵抗,但無奈雙方實力懸殊,終究還是遭遇了慘敗。八國聯軍進京後,慈禧太后立刻棄車保帥,下旨剿滅義和團,企圖討好洋人,同時又連忙召集奕劻和李鴻章進行和談。

初入北京的八國聯軍興奮地忘乎所以,猶如上躥下跳的猴子一般,並紛紛嚷嚷著要把大清瓜分,將其作為殖民地來統領。然而,此時美國方面卻提出了異議。

在美國人看來,清朝雖然軟弱,但畢竟還十分龐大。而且,美國就是在原英國殖民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深知過多的壓榨會引發人民的反抗,主張保留清政府,讓其做為代理人,藉以幫助列強崛起利益。

另外,由於美國獨立後,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此時更需要的是廣闊的市場,而並非是遠離本土的殖民地。因而在對待清政府的態度上同其他國家有較大差異。

更為重要的是,美國早就看透了北方的俄國,認為一旦將清政府瓜分,那麼俄國一定會繼續南下,早晚將其他各國的地盤侵佔殆盡,到時候自己的利益肯定得不到保障。

出於這些考慮,美國方面開始充當起了“老好人”,他們向清政府表示願意從中周旋,以保留清政府。結果,走投無路的晚清政府也只能通過出賣國家利益來拉攏列強。

當然,當時八國聯軍也各懷鬼胎,雖然有瓜分大清的想法,卻也很難達成一致,始終拿不出合適的方案。

最終,這些貪婪的侵略者還是決定見好就收,與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獲取了鉅額賠款,並使得清政府徹底淪為了“洋人的朝廷”,將喪權辱國的醜陋行徑演繹到了無可附加的地步。


夕陽下的晚楓


慈禧太后執政幾十年,終於硬氣一回,不再甘願任人宰割,於是下了戰書,向世界列強宣戰,可是當世界列強給足了面子,帶著船堅炮利來的時候,慈禧一溜煙跑去了西安。

英軍率先攻破北京城,進入宮中,大肆燒殺搶掠,之後的其餘國家紛紛趕來,做完土匪行徑之後決定開個大會,怎麼瓜分中國偌大的領土,各國都根據自己的需要瓜分中國的領土。

然而就在這些國家商量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國家覺得不對勁!於是開始反對瓜分中國的做法,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這個國家就是現如今的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當時的美國還算不上是世界霸主,但是也有些實力。

而當時的強國無非就是英國、俄國、德國,他們都同意將中國瓜分成八個部分,當然他們自然佔有大部分領土和利益,而其他國家自然就少了,此時美國人認為這樣不划算,他們眼光更長遠,所以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局面。

有人認為是光緒皇帝聯繫美國,才打動了他們,其實不然,美國只是將自己得利益最大化,如果分成八個部分,美國在中國的利益就會縮減,美國聲稱只有中國開通商口岸,這樣就可以通過商業活動大量壓榨中國民間的財富,這一想法被解說之後,其他國家覺得確實不錯,與其佔領倒不如各自放大自己得利益。

後來還讓清朝賠款4.5億兩白銀,加上本金利息一共9.8億,而偌大的賠款什麼時候才能賠完?

當時的美國有人發現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去美國的留學生還不如其餘歐洲小國,於是有人聲稱誰能讓中國留美學生增加,這無疑在之後將在中國過得更大的利益。

因此美國又率先退還庚子賠款,但是要求這筆錢用來資助中國赴美留學生,資助中國文化建設事業,而後其餘各國紛紛效仿。

總之一句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羽評郡主


八國聯軍是我國曆史中一件難以抹平的回憶,在1900年的時候,十個國家的軍隊從天津港踏上了我國的土地,帶著一股風捲殘雲一般的氣勢向北京席捲而來。

八國聯軍之所以會有十個國家的軍隊,其實原因非常的簡單,那就是當時八國聯軍中的英國並不是只帶著自己國家軍隊來的。

當時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度和澳大利亞也隨之而來了不少軍隊,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十國聯軍。

八國聯軍的藉口就是義和團運動,雖然義和團運動本身就是一件無理的暴民活動,但是卻無法掩蓋八國聯軍侵略的事實,從清朝晚年開始,他們就將我國當成了他們盤中的大肥肉,誰都想過來瓜分一塊。

正好,義和團運動就成為了他們奪取我國利益的藉口,所以他們就佔領下了北京。

美國的反對瓜分

八國聯軍侵略早期的內部意見是非常不統一的,而之所以會有不統一的意見,那就是因為有的人拿到的利益多了,有的人拿到的利益少了。

在分贓不均的情況下,自然就產生了分歧。

在八國聯軍中,除了美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之外,其他五個國家都提出了要瓜分我國的提案。

為此他們甚至畫出了一個勢力範圍,想通過這畫出來的勢力範圍,確定以後的地盤。

也就在他們討論的激烈的時候,美國人懷著自己的目的開始與其他列強們據理力爭了起來,並最終成功說服他們放棄了瓜分我國土地的想法。

而美國人為什麼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站出來反對瓜分我國呢?

其實道理簡單到了極點,那就是在他們看來如果瓜分了我們國家,那他們自己所能在其他眾多列強手中奪下的土地將會非常之少。

而分量雖然也有一點,但是與其他幾個國家相比,卻會少上許多。

美國的反對原因

美國在現如今強大是強大,但在八國聯軍那個年代他們卻並不是最強大的。

首先英國、德國、法國等國家在當時的實力就比美國強上很多,大家別看這些歐洲國家的國土小,但是他們的各大殖民地加起來所形成的龐大資源卻是不亞於美國的。


他們後來之所以會落到了美國後面,主要是因為他們被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要不然美國後來也不可能成為世界的龍頭老大。

這幾個國家要麼實力很強、要麼距離我國很近,因此在劃分地盤的時候,他們可以獲得許多的便利。

但是美國就不行了,因為無法確定下讓他們滿意的土地份額,所以他們就站到了反對的立場上。

美國反對之後,提出了自己覺得正確的意見。

而這個意見就是不瓜分土地,只索要賠款。

他們覺得如果這樣做的話,將不會遭受到我們國家百姓的激烈反抗、也不需花費多大的力氣操心其他事情。

只要賠款協定簽定了下來,即便自己躺在國內紋絲不動,每個月、每就會有大量的金錢流入自己的口袋。

與其投入大量的軍力攻打劃分地盤以及費心費力地去操心其他問題,直接提出一個賠款條件讓清政府忙前忙後地去幫自己解決,豈不是快哉?


說到這裡,大家想必就會知道美國人之所以反對瓜分我國的原因了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覺得瓜分我國自己無法獲得太多的利益。

第二個原因就跟他們的國家路線有關,他們是一個商業佔據主流的國家,在以利益為重的他們看來,直接賠款的形式是能獲得最大利益的。

在美國人的勸說下,其他幾個國家也不是傻子,在沉下心思考後,他們也覺得美國人說的對,因此就敲定了賠款的條件,和清政府簽訂下了庚子賠款條約。

從清末延續到民國的庚子賠款

庚子賠款的金額我們都很熟悉,當時我國一共有4億5000萬人,因此他們自己就以我國當時的人口基數索要賠償,簽訂下來了4億5千萬兩白銀的賠款。

當然,如果他們想要讓清政府一下子拿出那麼多錢是不可能的,雖然我國當時確實有那麼多白銀,但是這些白銀主要集中在百姓們手中。

想讓清政府從這些百姓手中搶奪白銀有些不現實,因此他們就簽訂下了分期付款計劃,讓清政府用接下來多年的各種鹽稅、關稅的錢分期給予他們賠償。



這個分期的時間也不短,是一個39年的長期分期賠款,4億多兩的白銀在經過39年的分期之後,所形成的利息將會直接是本金的翻倍,清政府一共要賠給他們9億多兩的白兩。

這筆賠款後來也沒有隨著清政府在歷史中的雲消雲散而消失,在清政府倒臺之後,袁世凱、段祺瑞、吳佩孚、張作霖、蔣介石等分別在不同時間段奪取我國主導大權的人物都沒有直接得罪列強們的膽氣。

雖然他們本身在不同時間段內成為過民國名義上的主人,但是在那個軍閥紛爭不休、工業水平國力大不如列強的時代來說,他們是需要列強支持才能坐穩自己位置的。

因此為了自己的權力穩固考慮,他們自然就主動接受了清政府留下來的債務,在後來的多年時間裡,陸陸續續地給這些列強賠款著。

美國在庚子賠款中的退還

不過這些賠款並不是全數賠償的,因為某些事情的發生以及懷揣著某些目的原因,所以美國從1908年起,就開始了對我國的庚子賠款退還。

庚子賠款一共要給美國賠償3000多萬兩白銀,而他們的退還金額是1000多萬兩白銀,差不多就是一半的金額。

而美國人的賠款退還並沒有直接不還那麼簡單,在他們的規定下,清政府和民國必須要把這筆錢放到一些有用的地方。

比如建一些學校、福利院、醫院、教堂之類的社會基礎設施,在用美國庚子賠款建造的眾多學校中,清華大學是最為出名的。

美國人的目的也很不簡單,從退還賠款開始,清政府和民國也必須按照與他們的協定每年送一定優秀的留學生到他們國家留學,接受他們的教育以及思想。

而他們這步決定的目的就是想通過他們美式的教育感化這些留學生,使得他們在回到國內後成為支持美國文化的人,以在我國宣揚他們美國的文化。

也因為那個時代美國的教育確實比落後的滿清、民國先進太多的原因,所以很多留美歸來的學生,後來都成為了影響極大的文化人物,給我國帶來了巨大影響。

有必要說一下的就是,一般在去美國留學前,這些留學生都會在清華大學打好留學前所需要的英文底子。

然後到了留學的時候,他們就會從清華大學前往美國,然後或是回到國內或是留在美國。

這一點和現在非常相似,因為現在大多數的清華學生在去了美國留學後,他們大多數都會選擇留在美國工作,最後變成美國人。


所以說在眾國要求瓜分我國的時候,反對的國家是美國,他們反對的原因是因為如果按照瓜分的方法,他們所獲得利益將會非常之小,這是他們所不想看到的,於是這才反對了這樣的做法,提出了賠款的要求。


孤客生


那麼,美國是有意保護中國嗎?當然不是。它是為了它自已的利益。

當時,在列強中,美國的勢力還是比較小的。如果瓜分中國,美國所能得的份額有限。另外,更重要的是,美國清楚地知道,瓜分之後,列強之間要狗咬狗,戰爭不斷,中國人民也會奮起抗爭,後患無窮。所以美國不同意瓜分,而是利用清政府,為他們服務。這一招比其他列強要高明得多。

八國聯軍入侵,源於義和團火燒外國使館。義和團運動的興起,源於慈禧太后的支持。慈禧太后支持義和團,是想借義和團壓壓列強的氣焰,出出心中的悶氣。可是當八國聯軍打進來,清朝不是對手,慈禧太后為了個人利益,又反對和鎮壓義和團,並且派李鴻章同列強談判。列強提出十億兩白銀的賠款。經李鴻章力爭,最後定為四億五千萬兩白銀,閤中國人每人一兩。至此,請政府完全淪為了列強的掠奪中國人民的工具。也就是遂了美國人的心願。

從整個中國近現代史來看,美國對中國不能說沒有幫助。但是美國對中國的幫助,歸根結底是為了美國自己的利益。(例如抗日戰爭)。對此,應有清楚的認識。

歡迎點評。


WM曉奇


“爾等欺人太甚”,當年慈禧在所謂的《宣戰詔書》中鏗鏘有力地喊出這句話,我們都認為慈禧是看完義和團在紫禁城表演完”刀槍不入”的本事後,才增強了這位封建老太太對外宣戰的信心,才有底氣對外宣戰。其實,並不是。

圖:八國聯軍與清朝女子

慈禧作為晚清執政者,再怎麼昏庸也不會無緣無故向十一國列強同時宣戰,她是一個權利慾望極甚的人,更是一個把個人利益看得非常重的人,只因為她深深地感受到了死亡的臨近,才會對十一國下宣戰詔書。

八國聯軍是怎麼廝混到一起的,他們出師有名嗎

其實,在鴉片戰爭之後,清政府一直受列強欺壓,英法聯軍更是在搶走大量珍寶以後,燒了圓明園。慈禧肯定知道自己的實力絕對不是英法日這些列強的對手,那麼她還為何要宣戰呢?

這跟慈禧所處的危險形勢有很大關係。

慈禧與光緒鬧翻之後,端王載漪想趁機立自己的兒子為皇帝,手握京城禁衛軍,故意放山東的義和團進京。義和團要是得勢,慈禧必定萬劫不復。

而洋人支持光緒的變革維新,光緒重新掌權,對慈禧來說,基本就沒有生還的可能,畢竟古代皇權專制就這樣。

當義和團進京之後,雖打著消滅洋人的旗號,但實質上乾的卻是燒殺搶掠,在京城作亂的義和團已經不受控制,完全亂成一鍋粥。

在義和團製造慘案,殺掉洋人之後,列強們坐不住了。慈禧心裡跟明鏡一樣,這兩方要是任何一方輕鬆勝利,自己就得玩完。

於是,她就想先借洋人之手滅掉義和團,再讓滿朝大臣背這個黑鍋,自己則先到西安躲避一陣,以此全身而退。

其實,在慈禧宣戰之前,當時北京的洋人已經與義和團廝殺到一起,礙於洋人的數量少不是義和團的對手,所以慈禧認為只有發動戰爭,洋人的部隊才會過來。

慈禧發動戰爭,深知自己的實力肯定不是聯軍的對手,但戰後的結果,對慈禧來說,無非就是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慈禧這個把個人利益看的非常重的人是無所謂國家損失的。

而正如慈禧料想的那樣,義和團被洋人滅了,端王下臺,大阿哥被廢,主戰的幾個大臣成了替罪羊。可她沒料到洋人索賠4.5億兩白銀,這個數字就是恥辱,因為當時清朝人口約為4.5億人,也就是說每人1兩。

最後,所有人都有損失,國將不國,慈禧什麼事沒有。

八國聯軍攻下紫金城後,要求瓜分清朝,米國為什麼不同意

米國在發表獨立宣言以後,就迅速走上了領土擴張的道路,相繼從英國、法國、西班牙手中通過戰爭獲得土地,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獲得領土的最迅速的方式是通過金錢購買,甚至在1867年僅用720萬美元就從沙皇手中買到150多萬公里領域,當時米國民眾還一致認為政府做了一筆糟糕的交易。

鑑於米國的綜合國力在那個年代已經首屈一指,光緒以法理皇帝的身份向米國總統寫了一封求救信,希望在關鍵時刻得到幫助。信件輾轉多日被送到米國總統麥金萊手中。

雖然史料沒有記載當時總統是什麼反應,但八國聯軍侵華後,就在其他七國打算瓜分清朝的關鍵時刻,米國確實站了出來,堅決反對瓜分提案。

不明此理的人,乍一聽,還以為米國是戰略伙伴為清朝的完整統一考慮呢,然而,並不是。

米國不同意瓜分,有他們自己長遠的打算。首先,瓜分以後,那些不平等條約就完全變成廢紙了,清朝都沒了,找誰要賠款。當然,這不是主要原因,米國認為,要想讓利益最大化,就不能把羊一下全殺了分著吃,而應該長遠考慮,剪羊毛,長期穩定收益。

所以說,這就是為什麼八國聯軍侵華時,七國要瓜分清朝,米國站出來不同意的原因,米國考慮的是長遠利益,不過後來,他還帶頭把庚子賠款退還一部分,用於教育事業,同樣,教育的方式也是以西化為主,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小小嬴政


中國沒被列強瓜分,恰恰是列強之間的矛盾造成的,這種矛盾客觀上使我們從割肉(割地)變成了放血(賠款),而這裡就不能不提到一個國家,它就是美國!福垊需要澄清的是企圖瓜分清朝的不是七國而是五國,而堅決反對瓜分清朝的美國不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而是在此之前。

上圖為19世紀末,俄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在我國的勢力的範圍,他們趁著清廷衰弱,一直又這樣一個企圖,那就是儘快把勢力範圍變成殖民地甚至是領土!典型的如俄國的“黃俄羅斯計劃”,它威逼利誘尋找甚至製造機會。而八國聯軍侵華時,沙俄趁機侵入東三省,賴著不走。在美、英、日、德、法等國的干涉下,沙俄才極不情願地拖拖拉拉地撤軍。那麼美、英、日、德、法為什麼干涉沙俄?這個答案再後面。

為什麼五國干涉沙俄入侵東北?因為列強們有個約定,這個約定就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出現的。出現這個約定的正是美國。列強們在19世紀末,瘋狂地侵入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租借地、租界地,忙得不亦樂乎,賺的盆滿缽滿。作為萬里之遙而國力又不強盛的美國,此時也很忙,但是忙的地方不在清朝而在菲律賓。因為忙完了菲律賓了,清朝還遠嗎?美國與西班牙在搶奪菲律賓,最終美國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搞定西班牙,拿下菲律賓。然而列強在清朝勢力範圍劃完了,這太讓美國感到遺憾了,然而美國國力又不特別強。這邊美國剛拿下菲律賓,那邊就立即進入清朝。

進入清朝地面的人,是國務卿約翰.海伊,他曾經是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他一到清朝地面就開始了他左右逢源的大招。上來就曾經清朝領土完整,清朝朝野表示歡迎。美國人在晚清給官員的影響還不錯了,曾國藩就曾說,列強中美國人最厚道。然後向列強照會,承認列強在華的特權尤其是勢力範圍。這樣列強也很開心,然後美國向清廷和列強提要求了。

要求就是門戶開放,貿易均等!理由是割肉不如放血,肉越割越少,而血總是源源不斷。清朝也認為領土完整高於賠款,再說門戶開放又不是賠款,多一個美國不多,少一個美國不少。但列強們不同意啊,你一個照會就要分我杯羹,尤其是自己的勢力範圍就只能是勢力範圍不能是殖民地甚至領土,這條件太苛刻了。尤其是對俄羅斯而言不能容忍,但英國同意。因為一旦俄羅斯真的實現了黃俄羅斯計劃,那麼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的勢力範圍就有可能被俄國覬覦甚至吞併。大家都知道俄國是多麼熱愛的領土,又是多麼的侵略成性。恩格斯說過,沙俄有多大本事就能幹多少傷天害理的事情。再說,美國那時就是英國的小老弟,分杯羹給小老弟,這也是做大哥的仗義不是。英國同意了,其他國家也不好意思不同意,俄國更是虛心假意的同意。

然而八國聯軍侵華時,俄國派兵最多,也最有想法,它一下子吞了東三省。這時清朝非常非常不開心,但又不敢惹俄國,就求助於列強尤其是美國。你們要俺們門戶開放就門戶開放,要我們簽訂《辛丑條約》就簽訂條約,說好的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怎麼沙俄玩這出啊?於是各國紛紛干涉俄國,讓俄軍撤出東北,俄軍迫於國際壓力,不得不但又不甘心,就磨磨蹭蹭,撤了好幾年。還佔了江東六十四屯,這個地方說什麼也沒撤,因為該地較小,列強也就不問了。

《辛丑條約》,讓清朝大出血,雖然後來在國內有志之士的努力下,讓美國等國放棄賠款甚至返還賠款。當然都是以建學校、鐵路、水利、醫院以及留學的方式實現的,雖然培養了我國的人才,促進了國力發展,但我們也不應該過於感謝他們,因為他們曾經的侵略讓我們喪失了太多太多。謝謝大家。


福垊


當時是美國堅決不同意!!!

1900年,八個西方列強聯合起來向中國派出了軍隊,他們統稱為八國聯軍。

這八個國家為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和美國,他們的組成很令人深思,目前除了奧匈帝國之外,其餘七個國家還都算是世界主要強國。

(當時澳洲和印度還是英國殖民地)

八國之中,派出軍隊最多的是俄國人和日本人,因為這兩個國家距離中國非常近,同時他們都有吞併中國領土的野心。

俄國出兵1.3萬人,當時俄羅斯已經強迫大清割讓了外東北、西北等地1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俄國人還在向東北地區移民,甚至俄國沙皇叫囂要在東北地區建成黃俄羅斯,意思就是建立一個黃種人為主的遠東行省,其野心昭然若揭。

東海上新崛起的小國日本也是野心勃勃,這次他出兵2萬多人,為八國之中最多。日本早在唐朝時期就有成為東亞霸主的野心,好在當時正處於大唐時期,沒費什麼勁就把這個國家打的不要不要的。在明朝的時候,剛剛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又先後共派出了數十萬日軍與大明大打出手,當然了,當時大明還算可以,一頓胖揍將豐臣秀吉的所謂戰國精英打的不敢與明軍野戰,所以呢,最後也失敗了。

明治維新之後,小國日本迅速變強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了大清,奪取了臺灣島。當時他還想逼迫大清割讓遼寧的時候,早已對這片土地垂涎的俄國人不願意了,最後在俄國人、德國人和法國人的壓力下日本從遼東地區泱泱撤退,但是也敲詐了滿清2000多萬兩白銀的鉅額賠款。此後日本迅速發展為新興列強,到1900年已經成為東亞地區海軍力量最強大的國家。

以上兩個國家當然是瓜分大清最積極,因為他們可以將這片土地併入自己的國土,從而完成實際佔領。

英法兩國

英法是和大清打交道比較早的兩個國家,他們也是傳統殖民霸主。兩國對瓜分大清這件事上也比較積極,畢竟以他們的實力分得的好處肯定少不了。

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

剩下的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這三國,在東亞地區的存在感也不強,他們也不屬於那種海上強國。

比如說1899年的三門灣事件,意大利派出軍艦要和大清簽署不平等協議強租三門灣,大清沒同意意大利只好灰溜溜撤走了,在國際上成為一個笑柄。

(馬可波羅號巡洋艦,為三門灣事件的主要參與者)

所以這次三國來到大清跟湊熱鬧也差不多,能分一點是一點,分不到也無所謂,反正沒有前面幾個國家的幫助,他們要想對大清進行剝削,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

只有美國處於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中。

美國的國力雖然很強,可是呢,在東亞地區的存在感不強!

雖然當時美國已經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菲律賓。不過那是1898年的事,菲律賓在美國手中還沒焐熱。這兩年裡,美國在菲律賓地方的統治一直不夠穩定,當時菲律賓地區有一些獨立勢力對於剛剛控制這一地區的美國人進行襲擊,搞得美國人焦頭爛額。

俗話說得好,貪多嚼不爛。美國就算在瓜分大清的時候能分得較多的利益和領土,他也吃不下。美國這麼雞賊,他們是非常清楚自己處境的。所以,美國暫時只能端著碗裡的菲律賓,看著鍋裡的大清,從長計議。

(右下角叼著美國國旗的鷹,蹲的地方就是菲律賓)

就這樣,他選擇了堅決反對瓜分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