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卻是世界的阿里


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卻是世界的阿里


2018.11.11 攝於 天貓雙11晚會現場

2135億!!!

當這個數字從天貓雙11的數據大屏上跳躍而出,在人群中引發一陣歡呼。阿里這個雙11全球狂歡節的締造者,又再一次打破了由自身創造的紀錄。

2018年的雙11,是倪叔第一次以媒體的方式介入記錄的雙11,在面對洶湧而來的信息與數字,倪叔一整晚都在思考應該用何種角度去看待這一場持續了十年之久的全民狂歡與不斷被突破的目標數字。

同樣是藉助互聯網信息媒介的特點來驅動交易,為何偏偏在阿里手上迸發出震撼整個商業世界的爆發力呢?

正當倪叔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身邊一位來自騰訊門戶的朋友用他真誠的感嘆給予了倪叔答案:

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卻是世界的阿里。

01

2017年9月28日,美團傳出融資三十億美元,估值280億美元,滴滴傳20億美元投資餓了麼。而處在信息風暴眼的美團CEO王興卻一反常態的回到母校清華做了一場演講。

王興在演講中提及:

如果以市值判斷一個公司做的價值的話,那麼阿里、騰訊都進了世界的前十,還有其他很多的企業也是相當不錯。但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你就會看到,在中國騰訊和阿里都還沒有做到世界冠軍。

騰訊做的非常好,微信無人不用,但是隻是所有華人用而已,每個月的活躍用戶接近10億,這看起來是個很大的數字,但是很不幸的是facebook、whatsapp等加起來大概20億,他們不光能做中國人的生意,他們做全世界的生意,或者從市值上看騰訊依然小於facebook。

阿里做的非常好,淘寶大家非常喜歡,但是你看市值的話,阿里還是略微低於美國同類電商企業亞馬遜,現在阿里在繼續往外走,但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主要還是做中國的生意。

隨後,王興在Diss完騰訊阿里之後,又給自家的美團打了一個廣告說:美團不光是和騰訊阿里比肩優秀公司,而且在美國乃至全球都找不到對標的公司,希望清華學子畢業後能加入像美團這樣優秀的,能成為世界冠軍的企業……

一年後,終於上市的美團在上市後的51天內跌掉了30%的市值,恐怕暫時無力實現超越阿里騰訊,成為世界冠軍的夢想。

而美團的投資方騰訊,曾嘗試通過微信打開海外市場,但由於Facebook進入這些海外國家時間更早,微信的出海錯過了時間窗口。而在遊戲上的諸多投資嘗試,似乎也並不理想。時至今日,騰訊在海外主要依靠投資佈局,很少有業務能真正的走出去。

暮然回首,似乎真正能走出去的只有阿里——在2017年的第九屆雙11,阿里就提出了“全球買,全球賣”目標願景。此後在第二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更是直接提出了“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玩”全球業務五大關鍵詞。

此後阿里動作連連,先是18年3月19日,阿里巴巴宣佈向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追加20億美元投資;4月9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發內部信稱螞蟻金服董事長兼CEO彭蕾將卸任,並出任Lazada董事長兼CEO。

同年4月,原天貓總裁王煜磊(花名喬峰)迴歸,出任北美商業大使;原天貓國際的負責人周嵐(工號48)出任阿里巴巴澳新總部董事總經理;而隨著諸多阿里高管的紛紛出海,僅在一年之間,阿里就搭建起了以:以速賣通、LAZADA為主的交易平臺體系+以支付寶及菜鳥網絡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平臺。

目前阿里巴巴的在線零售業務已經覆蓋了220個國家和地區,並在俄羅斯、東南亞、印度甚至拉美市場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02

騰訊賺的都是中國人的錢!

當年聽到王興提出這一個結論的時候,倪叔還曾經覺得是否太過於武斷,但仔細觀察騰訊在海外的發展情況之後,倪叔開始理解王興所說的就是事實。

從整體的層面的來看,騰訊的海外計劃分成三個部分:微信出海、遊戲出海以及全球投資。

2011年年初,微信上線,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就積累了兩億用戶;2012年,騰訊就開始考慮微信的國際化;2013年,微信在美國設立辦公室,將美國作為重點突破口。

騰訊對於微信國際化的期待要更大,馬化騰在2013年深圳IT領袖峰會上表示,“對騰訊來說這輩子能夠走出國際化的,在目前看來就只有微信這個產品。”同時,馬化騰也表示,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國際化上的經驗非常欠缺,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微信國際業務的機會是50%”。

為了50%的成功機會,騰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撥給微信國際化的預算高達20億人民幣。

微信甚至還請了足球巨星里奧·梅西作為全球代言人。但是,巨星代言不僅在美國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巴西和哥倫比亞這樣的足球大國,效果也很慘淡。雖然砸了巨資,但是微信依然只是海外中國人的交流工具。


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卻是世界的阿里



一如銀杏財經在《騰訊的2B焦慮》中分析的那樣:微信作為社交工具,在facebook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已經錯失了最好的發展良機,而且在本地化運作上的不足也造就了微信海外化的階段性失敗。

騰訊在微信之外的第二個撒手鐧是手機遊戲。


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卻是世界的阿里


從整個行業大趨勢來看,中國手遊的增長正在放緩。2017年市場規模增長30%,2018年預計增長僅有2017年的一半。在此情況下,國內手遊向海外拓展是必經之路。

過去十幾年間,騰訊憑藉雄厚的財力一直在海內外開啟瘋狂買買買模式,而且大多將目標盯在知名遊戲公司身上,比如《英雄聯盟》(LOL)的開發商Riot Games、《絕地求生》研發商PUBG母公司藍洞、《魔獸世界》開發商暴雪等。

其中Supercell項目是騰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海外投資。但是,在2017年,Supercell不僅沒有發佈新遊戲,收入與利潤也雙雙下降。據財報顯示,同比2016年,Supercell 2017年的利潤下降25%,營收下降14%,連續兩年收入下滑。

從總體來看,雖然過去的十幾年裡,騰訊公司投資了不少年輕的海外遊戲公司,但其表現皆低於預期,尤其是在東南亞的兩筆投資並不算成功,讓整個騰訊在遊戲出海的表現上,甚至不如老對手網易。

此後,在微信出海,遊戲出海接連失利以後,騰訊意識到全球化的艱難,於是,投資和收購就成為國際佈局的主要方式,但因為騰訊的投資往往不追求控股,因而缺乏真實的業務管控力與戰投價值,而作為財務投資而言,又往往金額過於巨大,而難以退出,往往只是得到賬面浮盈,整體而言對騰訊自身的增益並不顯著。

因而整體來說,騰訊的出海計劃雖然耗費頗豐,但整體進展並不理想,並沒有真正的走出去,通過與海外用戶建立連接而產生顯著的商業價值。

因而一如王興所說,微信雖然人人會用,但依然只是一門中國人的生意。

03

與騰訊相反的是:阿里正在走向世界。

2014年,阿里巴巴將全球化定為公司的基本戰略。

2018的第一季度,阿里巴巴國際零售業務收入達43.16億元,同比增長64%。與此同時,8300萬活躍的海外買家和11%國際營收佔比證明了阿里巴巴已經系統地進入了國際市場。

馬雲曾言,在未來,阿里巴巴的業務目標是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1000萬中小企業,並實現全球72小時內的商品送達。

目前阿里巴巴的在線零售業務已經覆蓋了220個國家和地區,而隨著支付寶,菜鳥網絡,阿里雲,Lazada等諸多業務的海外擴展,其業務版圖依然在快速擴張。

阿里的海外業務已經逐成氣候了,而每年一度的雙11無疑是一次最重要的練兵。

2018年雙11的交易數據顯示:來自全球消費者的交易增量,是2018年雙11得以再創新高的核心原因。

11月11日17時,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B2B事業群總裁戴珊宣佈天貓雙11“五個全球”——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玩截至當日15時的最新數據。

在全球買方面,天貓國際引進了來自歐美、日韓、澳新、東南亞等7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19000個海外品牌參與了這次天貓雙11。

在全球賣方面,天貓出海、全球速賣通、Lazada,Daraz等平臺上,目前累計已有2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剁手黨”參與天貓雙11。

在全球付方面,支付寶支持27個貨幣的結算,9個國家與本地合作伙伴打造出本地化版本的支付寶;

此次一共有227個國家, 涉及27種交易貨幣,以及全球231個跨境倉儲參與了此次天貓全球雙11的交易。

當然,2018年的阿里全球業務,通過雙11的成交額來看,不過處在如同2009年雙11起步之年的水平。

這些海外市場增量,不僅是天貓雙11下一個10年的增量重點,也是阿里數字經濟體未來10年的最大量增所在。


阿里正在成為世界的阿里。

04

騰訊只是中國的騰訊,阿里卻是世界的阿里


在2018年天貓雙11的晚會現場,阿里第一次向媒體展示了:天貓雙11數據大屏之“地球之聲”,其上展示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阿里經濟體內實時交易情況。

以琴鍵環狀圍繞分為四圈,從洲際、國別、交易熱度圖再到全球買入賣出的飛線與熱點。地球上面的匯聚點,則是跨境菜鳥倉庫位置、6個全球物流樞紐中心eHub和8個全球訂單履行中心GFC。每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發生的交易,不斷構成了一副波動的琴絃,演繹了一曲全球商業奧運協奏曲。

當刷新雙11記錄的新數字,閃耀在大屏幕之上,這一刻,阿里是世界的阿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