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拒絕蘋果收購,是底氣還是悲劇

如果你之前沒聽過Leap Motion這家創業公司,光看本文的標題可能會以為這是個讓人激賞的成功創業故事,就像當年Snapchat拒絕臉書收購,以及更早臉書拒絕雅虎收購一樣。

實際上這個故事是相反的,營收不振的Leap Motion現金流持續惡化,不只被迫遷離他們在舊金山的昂貴辦公室,眼看眾股東也即將血本無歸。


兩度拒絕蘋果收購,是底氣還是悲劇


2010年成立的Leap Motion的專長是光學手勢控制(optical gesture control),最早推出的產品是一個電腦外接設備,宣稱可以讓用戶用手勢取代觸摸板或者鼠標來控制電腦。上面是2013年的用戶測試視頻來看,可以看到整隻手掌被完整地實時重現在屏幕上,乍看之下很讓人驚豔,但隨著手掌轉為垂直,設備(當然)就失去對手掌姿勢的任何掌握。另外,在幾個示範項目中,手掌懸空控制屏幕上的應用程序,好玩是好玩,但觸碰屏幕就在十釐米之外,所有手勢控制的部分,只要稍微往前一點就可以更穩定、更即時地操作,特地遠離屏幕懸空手掌控制屏幕上的東西,不只多此一舉,手腕疲勞也是可以預期的——京東上那造型和材質讓人眼花撩亂的鼠標手腕靠墊,存在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這則製作簡陋的用戶測試視頻點擊率超過五十萬,雖然遠遠不是網紅的水準,但以一家在普羅大眾之間幾乎毫無名氣的創業公司來說,這個點擊率相當令人側目,儘管對公司來說是相當負面的一種側目。推出第一代產品時,成立三年的Leap Motion剛在1月完成$30M的B輪融資,領投的是彼得・提爾的Founders Fund,估值超過$300M,並和華碩合作捆綁銷售他們的手勢控制設備。當時這款設備的宣傳視頻點擊率超過一千萬,許多媒體紛紛報導湯姆・克魯斯在少數派報告裡那讓人印象深刻的手勢控制終於即將實現,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也許已經註定Leap Motion這個產品會失敗。


兩度拒絕蘋果收購,是底氣還是悲劇


然而,第二年臉書以$2B天價收購營收接近為零的Oculus VR,引爆了全世界的VR熱潮,Leap Motion也見風轉舵地轉進到VR領域,企圖將自家的手勢控制設備應用在VR控制上。這股VR風潮以及後來捲起的AR風潮,不只讓科技大廠谷歌、臉書、蘋果、HTC和索尼前仆後繼進行投資,也催生了成千上百的相關創業公司,Leap Motion乘著這股大浪潮進一步在2017年7月完成了$50M的C輪融資,領投的是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估值並未公佈。

到這個時間點為止,Leap Motion已經融到了$94M的資金——請注意,這點非常重要。其實早在2013年蘋果就曾經試圖收購Leap Motion。根據新聞的描述,雙方首次見面會談就是一場災難,首先發難的是Leap Motion的共同創始人和技術官David Holz,他表示併購後他不會為蘋果工作,攻訐蘋果已經不再是一家創新的公司,其技術“糟透了”(sucked),並且大肆讚揚蘋果對手谷歌的安卓系統。

如果這個報導為真,那麼David Holz這種行為的確是莫名其妙。幾乎所有的創業公司併購案中,買家都會要求創業公司的共同創始人留任最少一年到兩年,一方面讓員工能夠相對安心地繼續工作,另一方面確保技術和專利資產順利轉移。更何況是一家尚無營收和量產產品的創業公司,任何收購者都不可能讓創始人拍拍屁股立刻走人。

換句話說,如果David Holz真的無意為蘋果工作,他們根本就應該直接婉拒,不應該跟蘋果進行會談,至於他有沒有真的在會議中大放厥詞,已經不是重點。

但如果要讓我猜測,我想2013年的併購嘗試最大的障礙應該是估值。當時Leap Motion剛完成$30M的B輪融資,估值已經超過$300M,據說創始人認為公司遲早會突破$1B估值成為獨角獸。當時蘋果到底揣度花多少錢買這家沒產品沒營收的技術公司我們不得而知,但到了今年年初當蘋果二度試圖收購Leap Motion時開價$30M到$50M之間,我們可以想象五年前對於技術和產品更加原始的Leap Motion,蘋果根本不可能出超過$30M以上的價錢。

如果蘋果在2013年出價是$30M,別說David Holz無意加入蘋果工作,光是B輪投資人剛投進去$30M到資產負債表上佔股10%左右,就不可能點頭同意,所以David Holz到底在會議上說了啥鬼話,根本一點都不重要,雙方對於交易價格巨大的鴻溝,才是談判破裂真正的原因。


兩度拒絕蘋果收購,是底氣還是悲劇


讓我們快進到今年春天,如前所述,蘋果二度上門提親,價格在$30M到$50M之間。這次似乎進行得很順利,根據內部人士透露,蘋果方面甚至已經開始和Leap Motion的人力資源部門合作,查看所有員工的福利條款,並且正式郵寄了一份鑲有它那著名銀色標章的收購提議文件到Leap Motion辦公室,據說看到這份郵件抵達的員工們紛紛在辦公室中擊掌慶賀。

對於眼見公司遲遲無法實現營收成長的員工來說,在這個時間點如果能夠被蘋果收購,不只可以保住工作免於失業,而且還可以在履歷上追加一條“被蘋果收購”的榮譽標章,自然值得擊掌慶祝。但就在併購案預定完成的幾天前,蘋果撤回了提案,原因(又)是跟兩位年輕創始人的不成熟行為有關。

對於熟知科技公司併購創業公司新聞的讀者來說,$30M到$50M對於帳面現金超過$200B的蘋果來說根本是滄海一粟,就算創始人性格乖張,花這點小錢把一直想要的技術和專利買進來也值得,何必五年內二度提親、花了一堆時間盡職調查後,卻在最後關頭撤回呢?人家臉書花$2B買沒啥營收的Oculus VR,谷歌花$3.2B併購據說營收不怎樣的Nest,眼睛都沒眨一下。

事實上,這正是軟硬件整合的蘋果和純軟件起家的谷歌和臉書在併購策略上最大的不同。


兩度拒絕蘋果收購,是底氣還是悲劇


谷歌和蘋果的軟件平臺各自在搜索和社交網絡的領域獲得領先地位,印鈔機馬力開足。因此當它們出手併購硬件公司時,往往都像中國富二代走進巴黎精品旗艦店一樣,豪不手軟。

但這也是為什麼這兩家併購大金主,併購硬件公司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不只往往付出的價格過高,得到高價格併購的創業公司團隊也會因此膨脹,反而無法順利和臉書和谷歌公司順利整合,或者失去動力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落後。

反觀蘋果,儘管是軟硬件整合大廠,營收卻幾乎都來是硬件。不管是創意人喬布斯或者供應鏈專家庫克,都是緊盯著產品售價及製造成本,辛辛苦苦地打下蘋果現在的帝國,堆出帳面上那驚人的現金。因為這種根本上與谷歌和臉書不同的賺錢方式,蘋果甚少亂花大錢買創業公司,而併購後的整合更是徹底執行到底。

舉例來說,蘋果在2008年以$278M併購P.A. Semi,當時首代iPhone問世才滿一年,但不同於傳統手機公司依賴芯片大廠供應,真知灼見的喬布斯已經預見到自己擁有系統單芯片對於iPhone能夠帶來的競爭優勢,因此出手併購P.A. Semi。2010年他進一步花$121M併購了總部在奧斯丁的低功耗ARM處理器芯片專家Intrinsity,同年發佈的iPhone 4裡就搭載了Intrinsity團隊為蘋果開發的首代自家Apple A4處理器,從此開啟了蘋果A系列處理器輝煌的歷史,併為公司帶來其他只能依賴三星或者高通處理器的安卓手機制造商不具備的優勢(直到華為海思崛起)。


兩度拒絕蘋果收購,是底氣還是悲劇


可能你會反駁,蘋果2014年併購耳機品牌Beats不是花了$3B大錢嗎?但要知道由饒舌天王Dr. Dre創始的Beats當時已經是國際知名耳機品牌,2013年的營收高達$1.5B!因此蘋果花$3B買一年$1.5B的營收,不只不貴,甚至可以說是買便宜了!更甭提當時Beats的音樂訂閱服務那讓令人稱羨的訂閱者數量,在之後能夠和Apple Music合併以和Spotify抗衡!

以如此精打細算而且嚴密執行併購後整合的蘋果來說,因為不確定能否“馴服”Leap Motion兩位顯然很傲嬌的創始人,而最終放棄併購,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更有可能的是,Leap Motion歷史上已經融了超過$94M,就算蘋果出價落在高端的$50M,投資人啟動“優先清償權”條款也無法將$94M全部拿回來,而持有普通股的兩位傲嬌創始人則會身價歸零,因此除非另設退出激勵條款,否則可能還擁有公司多數有效投票股權的兩位創始人也不會投票同意接受併購。

另一個可能是2017年由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領投的C輪融資,股東可能享有比舊股東更高的優先清償權,前面提到這輪規模是$50M,如果蘋果出價剛好也是$50M,C輪投資人又啟動優先清償權,那麼不只持有普通股的兩位創始人,B輪和之前的投資人包含Founders Fund和安德森・霍洛維茨在內都會血本無歸,要他們投票接受併購也是很難嚥下的。

不管是哪一種情境,Leap Motions這個“兩度拒絕蘋果併購”的狗血劇其實彰顯了創業公司的世界有太多的可能利益衝突,以及整個成長和融資路徑對於創業公司最終的退出可能的影響。如果創始人和投資人沒有從一開始就理解這個現實,並且步步為營,最後可能導致大家全盤皆輸,不可不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