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曹操發跡稍遲,因而其聲望、實力在初始階段遠不如袁紹、袁術、劉表、公孫瓚等,但最後的贏家卻歸屬曹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曹操成為最後的人生贏家?

早在剷除宦官、匡扶漢室的政爭中,具有強烈政治野心的袁紹與曹操曾經一起討論時局。袁紹的打算是,“若事不輯”,“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曹操則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簡簡單單一句話,看似沒有實際內容,卻道出了曹操傑出的政治謀略——把人才問題看作政治鬥爭中最根本的戰略問題。

在後來的許多事例中都證明,曹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始終把網羅人才當做比攻城略地更重要的根本之圖,唯才是舉,“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求才若渴、唯才是舉

在三國時期,互相攻伐、爭奪政權的進程中,曹操為網羅人才,共發佈過三次求賢令,這是同時代的其他人都沒有做過的。

第一次是建安十五年(210年),令曰:“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第二次是建安十九年,令曰:“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第三次是建安二十二年,令曰:“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陣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網羅人才自然不能靠一紙榜文就能解決,但這三道求賢令顯然也不是在做秀,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態真是躍然紙上,讓人心動。事實亦復如此。只要有高人來歸,曹操就情不自禁,喜形於色。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集眾智、用眾力、不搞一言堂

漢魏之際,就用人本領而言,實無人能出曹操之右。在專制社會,最怕那些昏君權臣拒諫,搞一言堂,堵死群臣建言之路。

曹操對此顯然有所認識,因而在建安十一年曾發出一道《求言令》,旨在敞開言路,鼓勵大家建言獻策。開明的曹操自己不搞一言堂,也堅決反對僚屬的“面從”。

而事實也證明,曹操從漢末群雄中勝出,決不是靠搞一言堂,而是靠廣泛採納諸多謀臣的建議,其中如荀彧、郭嘉、荀攸、賈詡、許攸等在關鍵時刻,都提出過重要建議,貢獻尤著。

用人重大局、講團結

建安元年,劉備為呂布所敗,前來投奔曹操。曹的謀士程昱說:“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如果從把政治上的重要對手消滅於萌芽狀態這一角度考慮,程的想法不無道理。

但曹另有一番考慮,他說:“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在漢室陵夷、群雄初起之時,曹操的這一人才大局觀明顯要高人一籌。用人重大局,必然要講團結。

作為許下政治集團的核心,曹操常能做到以己度人,且賞功罰過非常嚴明,這對穩定軍心、鞏固內部隊伍而言,其作用不言而喻。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用人不拘一格,親仇不避

用親不必說,用仇用降很值得一提。茲以張繡為例,張於建安二年降曹,尋悔、復叛,一度把曹軍打得大敗,曹操本人也為流矢所中,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死於此役。

這可謂血海深仇,任誰也難嚥下這口氣。但到了建安四年,袁紹不聽謀士田豐、沮授等勸阻,率眾十餘萬南向許昌、準備一舉滅曹之時,為袁紹賣命的張繡卻在官渡大戰前夕,復棄紹而降操。

曹操居然能像沒事人一樣,不計前嫌,不僅允降,而且還對張繡加官進爵,封為列侯。這種用人雅量真正難得,充分反映了曹操非凡的政治家氣度。

正是因為曹操會用人,擅用人,因而在曹操麾下聚集了漢魏間最龐大最優秀的一支人才隊伍,在三國鼎立時期成為勢力最強的一方。

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團隊建設之精髓!

人的交友水平不在眾多,而在知心;不在熱烈,而在清淡。

人的講話水準:不在講多,而在講好;不在講清,而在講精。

人的領導水準: 不在獨攬,而在放權; 不在說教,而在示範。

人的辦事水準: 不在利落,而在穩妥;不在成事,而在完美;

一個人的涵養,不在心平氣和時,而在心浮氣燥時;

一個人的理性,不在風平浪靜時,而在眾聲喧譁時;

一個人的慈悲,不在居高臨下時,而在人微言輕時;

一個人的堅強,不在挫折失敗時,而在於能夠屢敗屢戰時!

曹操:後來居上,卻君臨天下,憑的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