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以黨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經濟已日漸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繁榮城鄉市場、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機制靈活、貼近市場,在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技術創新、促進轉型升級等方面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撐起了我國經濟的“半壁江山”。

然而,從貿易摩擦加劇的時勢看,民營經濟似乎正進入一個漫長的寒冬階段,一些悲觀的、臆斷的語調甚囂塵上。在這個時候,正本清源,關注民營企業發展的各種問題,給予民營企業家正面引導,堅定民營企業家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對此,本期《東莞經濟》就“民營經濟在新時代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對話經濟管理學家、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經濟貿易學院博導李曉峰教授。他從科學的角度和專業的分析,為廣大讀者解讀“民營經濟在黨建春風中發展的那些事”。

《東莞經濟》:在當前貿易摩擦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有人認為民營經濟似乎正進入一個漫長的寒冬階段,您同意這種說法嗎?在新常態下,民營經濟有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李曉峰:

目前廣受關注的貿易摩擦問題將會在一個漫長的階段內持續,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常態性的事件。在這樣的背景下,的確會對我國的民營經濟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我們需要辯證的去看待這個問題。在過去,因為我們對外的依賴性太強,所以貿易摩擦會給予民營經濟帶來諸多壓力,而這恰恰證明了,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才能促進民營經濟的良性發展。

從另一方面分析,貿易摩擦也為民營經濟敲響了警鐘。如果一味地害怕而不去創新,需要依賴持續性地出口低端商品獲取微薄收益,那我國的民營企業將長期徘徊在價值鏈的低端領域,而無法進入價值鏈高端領域。這種情況,將會致使我國的民營企業無法成長壯大。從長遠來看,如果民營經濟繼續保持這樣的低端發展模式,沒有任何好處;如果貿易摩擦能夠促進民營經濟不斷創新,繼而向價值鏈的高端持續發展,反倒能轉變局面,是一件好事。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就全國民營經濟的機遇而言,從我國目前宏觀的大環境來看,“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促使全國的民營經濟加速成長。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把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要務,但這也必將會成為我國民營經濟現階段的一個重大挑戰。

在以往,由於我國民營經濟的高科技基礎較為落後,並且缺少品牌意識,在後續的發展過程中,“一帶一路”倡議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兩項國家級方針,必定為民營經濟創造諸多機遇。對民營企業而言,一方面,可以選擇“走出去”——進行產業轉移;另一方面,也可以把“一帶一路”國家的相關資源和要素引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當中。

再者,就東莞經濟而言,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歷史機遇。東莞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城市,首先就不能捨近求遠,應該把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和資源充分利用起來,要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推進科技創新。

如今,東莞在這方面有一個難點。因為過去方方面面原因的影響,東莞在科技資金的投入上稍顯不足,所以難免會存在短板,東莞急需解決資金的投入問題,需要把不利的條件轉變為發展動力。在這方面,或許可以考慮發揮風險投資的作用。

《東莞經濟》:近日,關於民營經濟發展的各種聲音不斷,對此您有何看法?您認為民營企業在我國充當著怎樣的作用和地位?

李曉峰:

我國現今的經濟總量得到巨大的躍升,位居全球第二。曾經我國的民營經濟非常弱小,但發展至今已經變得越來越強大,中國成為工業大國以及貿易大國,其中民營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大量的事實證明,非公有經濟從實行改革開放至今的40年間,在解決就業、推動GDP提升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在我國的眾多民主黨派中,眾多民營企業家們也佔據著重要的職位,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清晰的預示著民營企業家的地位獲得了大大的提高,也一定程度上證明了,由於民營經濟擁有著強大的生命力,社會各界也給予了必要的重視。

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再次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並首次提出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黨和政府都非常重視民營經濟的發展。以上論點均足以說明“民營經濟的離場論”不過是不足為信的奇談怪論而已。因此,民營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正不斷提升,重要性也不斷提高。

《東莞經濟》:近幾年,東莞民營經濟的發展現狀如何?您對於東莞民營企業未來的發展有何建議?

李曉峰:

東莞民營經濟體量龐大,但處於價值鏈中高端領域的民營企業較少,在企業規模和技術含量上都有所欠缺。東莞目前的大型民營企業還是太少。就拿東莞的大嶺山鎮來說,我曾經多次到該鎮考察,雖然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引入了許多高新技術企業,但依據東莞總體優越的地理位置來看,我認為區位的優勢還沒有發揮到極致。另外,東莞的民營企業中,擁有較強規模實力且技術含量高的企業相對較少,這說明了區域內在的資源還挖掘得不夠,資源配置上存在著相應的問題。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目前,東莞的鎮區內存在規劃發展的普遍問題——市區和鎮區間的建設有著較大的區域發展差異。這會給東莞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應該凝聚智慧,商討解決良策。我個人建議,東莞經濟要想在未來獲得重大的躍升,還應該加大力度促進民營企業朝著大規模、品牌化以及高科技的方向發展。也只有這樣,東莞的民營企業才能真正的“上檔次”。

《東莞經濟》:黨建與民營經濟發展有何關係?民營企業又該如何把自身的發展與黨建聯繫在一起,

發揮黨建的戰鬥堡壘作用增強企業生產力與競爭力?

李曉峰:

自十九大以來,社會各界非常重視黨建工作,企業和商協會都陸續成立黨組織,我認為我國的民營企業家應該加強組織建設,而黨建在民營企業中也是非常必要。在民營企業內部搞黨建,也許暫時還有一些企業家對這個不太理解,疑惑地覺得:“需要這個做什麼呢?”。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我去過100多個國家對當地的政府和企業考察,我覺得我國的黨建很了不起,我們應該肯定黨組織所取得的各種成績。我國的民營企業要發展,就是要加強黨的建設,在企業內部打造黨委或者黨支部。黨的號召力極其強大,企業如果能夠藉助黨組織和黨的影響力,我覺得對民營企業職工凝聚力的培育,對職工正確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塑造可以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不僅如此,加強黨建也是民營企業下一步更好更快發展的重要路徑之一。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圖片來源攝圖網

民營企業要想更好的發展,黨建在其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呢?

第一,能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第二,能夠準確把握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首先,企業在行政方面,應該把握好方向,懂得遵紀守法。有了黨組織以後,公司的信念會不一樣。除了做思想工作以外,黨組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協助公司的董事長推進相關工作。正如國有企業的董事長一般都會是黨委書記一樣,民營企業的董事長也需要把握公司的大方向,所以必須瞭解國家的大政方針。

反之,如果不瞭解就難以把握正確方向,可能會在遵紀守法方面出現問題。所以,我們不能把企業的黨建簡單理解為做思想工作,做好員工管理或者是經營管理的思想工作,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已。此外,也不能簡單的理解為發展企業內部黨員,而應該注重在企業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效力。由於企業的發展戰略是由董事長主導,所以企業裡的黨組織也應該不斷地創新,協助董事長在企業經營方面提升把握總體方向的能力。只有這樣,黨委才能體現出價值,真正發揮在民營企業的作用。

從小方面講,如果大家的單位都有黨組織,對於員工的權益也是能夠發揮相應的保護作用。有了黨組織,並將其作用發揮得好,能夠提升員工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有了黨委的單位能讓企業有主心骨,能保障權益,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東莞經濟》:如何理解新時代下民營企業家精神?青年一代正成為民營經濟的核心力量,如何加強新生代企業家隊伍建設,引導他們繼承弘揚老一代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聽黨話、跟黨走”的光榮傳統?

李曉峰:

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創新,不僅有經營上和思想上的創新,還有制度上的創新。在新時代下,民營企業家要具備相應的企業家精神,就應該瞭解國家的形勢,與時俱進,進行不斷創新。

青年一代正成為民營經濟的核心力量,他們也應該在創新精神上有所加強,多為社會積極做貢獻。新生代如果能夠“聽黨話,跟黨走”,能夠在黨組織的帶動下,加強政治學習,這將對其的企業家精神培養,以及幫助其成為遵紀守法的社會棟樑之才,為國家作出積極貢獻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發展黨員的形式,給予他們學習的良好氛圍,將能夠不斷提升新一代企業家為國家和社會做貢獻的理想和信念。而作為新生代企業家,則應該時刻注意自身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加強學習,在企業發揮創新的先鋒模範作用。

《東莞經濟》:民營經濟在東莞還需發展壯大,東莞應如何藉助政策的紅利、市場的力量、人才的推動迎頭趕上搞好民營經濟?您對此有什麼建議?

李曉峰:

首先,我們來談一下從政府的角度看待以上問題。我個人認為東莞對國家政策的利用率還不夠高。現在,在各地的優惠政策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去推動東莞經濟的發展呢?在招商引資的競爭上怎麼去實現在同類型的城市裡脫穎而出呢?這個難度十分之大,因為在全國的大環境下,優惠政策都是相似的。在此問題上,我覺得應該加強宣傳,並且應該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因為市場決定了一切。那麼要怎麼發揮市場的作用呢?這個問題上,還是應該進行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總而言之,第一需要加強宣傳,第二需要管理和制度的創新,以此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的決定性作用。

民营经济以党建提升凝聚力 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此外,還應該著重強調的是,政府應該做好服務,進一步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處理好“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的關係。黨領導著一切,應該把握好大方向,並結合黨組織的建設,讓政府發揮更好的作用。這個作用應該體現在服務上——為民營企業做好服務。例如,在發展服務業方面,政府可以引進粵港澳大灣區里港澳專業的生產性服務業,因為這些都是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撐條件。而藉助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東風做好服務,更好地推動香港等地的生產性服務業與東莞自身的製造業融合發展,為民營企業服務,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東莞民營企業的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很重要,它是專門為民營企業提供配套服務的,所以政府應該在這方面有所著重,真正把對民營企業的幫扶落到實處。目前,相對政府做的宏觀事務,商協會所做的事則更微觀一些。有些事,如引進服務業方面應該由政府出面,而商協會則應該配合政府,把先進的生產性服務業進一步與民營企業的製造業相融合,只有兩者配合才能促進民營企業良性有序地發展。

往期精彩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