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11.11,京東變了

1598億元,2018京東“雙11”的成交額定格在這一數字。

1598億元,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中國最大城市——上海市2017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1/7,接近海南省2017一整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在“消費降級”討論塵囂甚上的當下,京東這組“雙11”漂亮的數據,有力的證明了中國老百姓在消費上的爆發潛力。

11.11交易數字仍在增長,但零售內核已經變了

今年雙11,京東和天貓的交易額分別是1598億元和2135億,二者都保持著超過20%的增速,但雙11的交易數據已不再是這兩家公司關注的唯一焦點,在零售業處於全產業化變革的市場環境下,網絡零售的增長內核從單一網購變成了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京東在今年雙11期間的造勢,除了常規的折扣促銷推廣外,更多精力花在密集的對外宣傳線下業務的發展方向,雙11期間聯合了上千品牌和60萬家線下門店,嘗試為更多消費者提供“好物+好玩+好服務”的購物體驗。

覆盤11.11,京東變了

11月11日,京東旗下生鮮食品超市7FRESH廊坊萬向城店開業,當天上午10:00-11:00進店人數突破1萬。11月10日,首家京東X未來餐廳在天津正式開業,從點餐、配菜、炒菜、傳菜到用餐、結算,智能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後臺貫穿餐廳運營全過程。

覆盤11.11,京東變了

此外,全球好物節期間,京東之家和京東專賣店銷售額同比去年增長422%;佈局三四線城市的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線下門店銷售額同比是去年的6倍,6000元以上游戲本銷售額增長更達40倍。

同時,零售行業的合作伙伴們與京東共同將線上線下狂歡推向高潮。京東到家攜手十多萬家商超便利、生鮮社區生鮮門店、連鎖藥房等,雙11銷售額同比達去年3倍,沃爾瑪、卜蜂蓮花等商超同比都達去年的4倍,日百、美妝等品類實現了銷售額同比5倍的成長。

通過今年雙11,互聯網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價值在大促中進一步凸顯。京東不僅拉動超過60萬家線下店參與全球好物節,更通過智能供應鏈等方式給製造業帶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驅動力。

品類多點開花 京東加碼線上時尚

今年雙11期間,京東家電、手機、電腦數碼、圖書文娛、生活旅行等業務板塊均取得了滿意的成績。11日0時起,空調品類僅用40秒銷售額就突破1億元,平板電視,僅11日當日36秒銷售額破億;3c多品牌在“瘋狂2小時”的銷售額同比均超180%;電腦數碼各類型機型銷售額增幅均翻番。

覆盤11.11,京東變了

除了京東家電、手機和電腦數碼三大帶電品類外,京東生活旅行和圖書文娛的戰績也比較搶眼。今年11.11期間,京東出境遊業務銷售額為去年同期的7.2倍,國際機票銷售額同比去年同期增長191%,京東教育日均銷售額環比10月增長3.3倍,超品日圖書銷售冊數同比增長180%。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京東時尚生活事業群在11月11日前半個小時該事業群成交金額環比今年618增長超330%,其中時尚事業部不到1分鐘破億、居家生活事業部1分14秒破億均創造了歷史紀錄。

覆盤11.11,京東變了

為什麼要強調京東時尚增速?時尚本就是個性化的需求,需要大量的數字能力挖掘用戶的喜好才能讓消費者買單。經過長期數據與技術積累,京東從去年開始加大在時尚板塊的投入,轉派原3C負責人胡勝利出任時尚負責人,眾所周知3C一直是京東最核心的業務,從3C業務抽調胡勝利出任時尚業務負責人直觀體現出京東對時尚板塊挖掘的重視程度。

不管是京東大舉進入線下做嘗試,整合京東之家、京東便利店、沃爾瑪,以及與曲美達成戰略合作等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來參與全球好物節,還是在雙十一公開了首個未來餐廳,這些都是京東無界零售數字化能力的對外表現。

引領生態數字經濟體時代

對於誰才是今年雙11最大贏家?如果單純從交易額來定義,那就難免陷入“就事論事”的固化思維中。

實際上,歷史上所有的商業帝國的誕生,都會遇上一次產業革命,都會趕上一個巨大的上升週期,都會群雄割據,都會有梟雄和弄潮兒,當然也有炮灰。

決定未來的是實力,是眼光,還有搶先行動。

可以發現,京東今年雙11的經營重心由最初聚焦商品的“多快好省”理念,變成了基於服務體驗的“好物、好玩、好服務”,提升了消費的附加值體驗。

今年雙11,京東在生態數字經濟體方面,除了上述的聯合上千品牌和60萬家線下門店線上線下聯動的亮眼表現,京超計劃同樣大顯身手。京東與沃爾瑪、步步高、銀座、新雅和西糖菸酒等商超連鎖的184家門店實現庫存打通,讓消費者極速享受好物的同時,有效提升了運營效率。

覆盤11.11,京東變了

京東雙11購物季順暢體驗的背後,是強大的零售基礎設施的支撐。

目前,京東在企業級互聯網技術架構上形成了一套自主研發名為阿基米德的操作系統,它可以將多個數據中心連接成一個整體,利用內置的中間件容器雲服務實現對用戶應用透明的數據同步和故障切換。

另外,京東智能供應鏈已實現單一庫存管理優化功能到全局全網全流程智能化的突破,並與上游製造企業打通供應鏈。這一點在大促期間表現更為突出,讓製造商、品牌商可以精準應對大促,實現更好的庫存週轉率和現貨率。其中,京東平臺智能補貨自動單量同比增長了136%,重點品類預測準確率達92%。

同時,截至11月11日24點,超1630萬次服務經由智能客服處理,其中90%的問題由智能客服獨立解決,對比今年618,京東智能客服日均接待量增長72%。

零售基礎設施不僅僅是技術。雙11期間京東金融同樣交出亮眼的成績單:白條累計提額達800億元,人均提額3126元;京東金融聯合銀行、商戶為用戶發放優惠券價值11億元,其中京東金融App發券同比7倍。

京東強大的物流網絡滿足了大促期間消費者對拿到商品的渴望,截至11月11日24點,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訂單中超過90%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

高質量消費大潮已來。以此次雙11為新的起點,京東將繼續以技術、智能供應鏈、營銷、金融等核心優勢,為線上線下的合作伙伴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幫助整個零售行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構建線上線下、站內站外一致性的高質量購物體驗,打造新時期零售行業消費服務的新標準。

覆盤11.11,京東變了

回頭再看,京東在創造高質量消費新趨勢的效果已逐步現象,隨著京東持續加碼生態數字經濟體,經營重心會逐漸從注重消費的“量增”變成注重服務的“質增”。具體的講,交易額已經不是京東關注的絕對核心,京東現在更關注的是零售能力的邊界和服務能力的升級,市場環境變了,戰略目標也隨之改變,京東正從四處擴張轉變為挖掘內核能力,這一轉變在今年雙11體現的尤為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