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省已启动中晚稻托市,稻谷“三高”有所缓解,可望实现净出口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官网最新消息,11月13日起在黑龙江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2018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这是自10月16日安徽、河南、湖北3省,10月20日四川省之后,今年第5个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的省份。

作为两大口粮之一的稻谷,与小麦收购政策调整一样,今年稻谷最近收购价均较往年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最低收购价格、收购质量等级、预案执行时间等方面。其中,国标三等晚籼稻最低收购价为1.26元/斤,粳稻为1.30元/斤,较2017年分别下调0.1元和0.2元;相邻等级差价为0.02元/斤。预案执行时间也有所延后。

5省已启动中晚稻托市,稻谷“三高”有所缓解,可望实现净出口

当前正处于中晚稻销售旺季,从收购进度来看,籼稻收购量已超过去年同期,粳稻略有下降。截至11月5日,湖北、安徽等14个主产区累计收购中晚籼稻1495万吨,同比增加88万吨。黑龙江等7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粳稻596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

具体黑龙江方面,作为黄金积温带地区,该省优质长粒粳稻价格相对坚挺,市场“优质优价”行情明显;而圆粒粳稻受政策因素影响较大,新稻价格低开运行。预计托市收购展开后,市场价格会逐步向托市价靠拢。同时,将推动中晚稻收购进度继续加快,总体收购量或再创新高。

5省已启动中晚稻托市,稻谷“三高”有所缓解,可望实现净出口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份预计2018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0910万吨,同比减少358万吨;总消费为1933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66万吨。虽然今年稻谷产大于需总体格局没有改变,但“产量减、需求增”的双力推动下,本年度稻谷结余量将降至163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800万吨,库存“增量”出现下降,压力将有所缓解。

不过,相对于玉米年度1亿吨的去库存来说,稻谷去“存量”依旧较为缓慢。截至11月13日,自3月21日最低收购价稻谷开拍以来,今年已累计投放临储稻谷8638.2万吨,成交量812.7万吨,平均成交率仅9.4%,目前仍有1亿多吨稻谷库存需要消化。由于库存居高不下,市场粮源充裕,加之大米加工企业利润微薄,开工率不高,各方收购主体入市较为谨慎,预计中晚稻托市收购启动覆盖面或进一步扩大。在夏粮收购期间,粮食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的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明显,但目前来看中晚稻转身相对还较为困难。市场普遍的看法是:今年中晚稻收购市场仍将由托市收购主导,这也体现了国家积极稳妥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稳妥”一面。

5省已启动中晚稻托市,稻谷“三高”有所缓解,可望实现净出口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正由大米净进口转为净出口。据海关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1-10月我国大米出口156.4万吨,去年同期97.8万吨,同比增38.3%;1-9月份大米进口224.0万吨,同比减24.9%。当前,大米市场价格出现“国内降、国外涨”的局面,进口大米的比价优势削弱,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多。根据目前形势预估,2018年大米进口总量或将低于去年的403万吨,而出口预计将达350万吨,较去年增加112万吨。如此,给持续低迷的国内大米市场多了一些消化空间,这是个好消息。此也意味着近年来稻谷产量高、进口高和库存高的“三高”并存的现象将有所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