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会造成新一轮债务风险?发改委回应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15日电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是否会形成新一轮债务风险?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5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各地方、各部门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工程项目建设,坚决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同时,管控好新增项目融资的金融“闸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会造成新一轮债务风险?发改委回应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有关情况 来源:中国网

发改委15日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问: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虽然国办政策明确投资方向以补短板为主,但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形成新一轮的债务风险?

对此,孟玮表示,国务院明确要求,在做好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有关工作的同时,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孟玮称,对各地方政府而言,要把握好“三个严格”:一是严格可研论证。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要根据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和地方政府投资能力,充分论证资金筹措方案是否可行,加大财政约束力度;二是严格项目建设条件审核。区分轻重缓急,对确有必要、关系国计民生的在建项目,统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合理融资需求,避免出现“半拉子”工程的情况;三是严格担保举债行为。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此外,对金融机构而言,关键是要审慎合规经营,尽职调查、严格把关,按照市场化原则评估借款人财务能力和还款来源,做到审慎授信。(中新经纬APP)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