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各位好,这是送给“零零后”美少年少女们的第2篇书单推荐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爱、希望,恐惧、信心

这就组成了人性

正值填报志愿的关键阶段,不论是爸妈说了算,还是老师说了算,你应该知道的是自己的意志才是最重要的(前提是要确定你有)。

在纠结或已填报完毕之余,你可以选择夜跑放空,也可以选择旅行充电,小编要送上的建议仍然是,不忘读书,俗话说得好,读书可以解决我们身边80%以上的迷茫。选哪座城市,选哪所大学,选哪个专业,书读的够多的很快就可以选出来,一是因为成绩,二是因为阅历(没错,小编认为读书就是一种阅历)。

本期5本图书与人性紧密相关,和这世界相处,就是与人性相处,陌生的一切即将到来,愿你了解人性,相信美好,创造未来。

01

一部草原精神史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狼图腾》

狼的世界闯入了人,两个物种由浅及深的交往,展示的是人性与狼性的博弈。同为地球上骄傲的生物,狼图腾给人类带来的震撼是无法言喻的。作者勾勒出一幅幅真实的草原生活图景,逼真而艺术地再现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残酷与美丽。

本书以狼的生和死,讲述了关于热爱自由和生命的全部真理。灵魂是每个生物最高的尊严,一本关于狼的书,让我们意识到,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灵魂。

人性和狼性哪个更高贵,读完这本书,答案会出现在你的心里。

读者如是说

01

狼图腾之所以成为西北和蒙古草原上无数游牧民族的民族图腾,全在于草原狼的那种让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这种伟大强悍的狼图腾精神就是中华游牧精神的精髓,它深刻地影响了西北游牧民族的精神和性格,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也深刻影响了全世界。

02

人和狼共存于一个大草原,可以说是有点休戚相关了,人们恨狼,猎狼,却又崇敬的膜拜狼,传说狼与人是共有一个祖先的。有的狼的脸孔确也相似于人类。当然这也并非是不可能的。草原上人的智慧是代代相传的。愈老是精华。一辈子生活在在草原,对于气候和每一寸土地都是熟悉的。他们是真正的草原英雄,不倒的丰碑。

03

这是一本优秀的小说,描述了大草原上腾格尔地区的人民群众的生活。随着他的描述,我仿佛也身在大草原,感觉草原的广阔,人民群众的热情好客。以及人与狼之间的那种微妙关系,那种生在草原,死后躯体还于草原的高尚的情怀。一种对死的无所畏惧,和对死后的那种从容处之。

02

不要轻易瞧不起

那些为活着而活着的人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活着》

生活的残酷,生命的悲伤,应该没有比这本书中的故事更让人掩面的了。

人应该如何承受苦难,面对命运的安排你改怎样做出选择,小说的重点不在于沉重,而在于沉重过后人要怎么活下去。

曾经当过牙医的余华,其文学天才在书中显露无疑。在这个靠文字可以称王的时代,如果你对写作感兴趣,不妨多找些这种真正的名家名作读读,与网文相比,它们带给你的东西更持久。

读者如是说

01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02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03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03

青春是一场永志的劫数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此间的少年》

如果你读过金庸,那么你一定要看这本;如果你没看过金庸,那么在看这本书之后值得去读一下。

我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写下了这本书,用以纪念我终将失去的青春。

十年后回想,那时候我其实富有得像个皇帝。

那时候通往食堂的*明黄如金,女生们走在落叶中裙裾起落,男生们冲她们敲打饭盆,我拥有无数时光和可能,热血上涌的时候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战马背上带着窈窕的姑娘归来。

——江南

读者如是说

01

记得自己第一看这本小说是在高中的图书馆。那个时候自己高三,在堆积如山的试卷与教辅中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唯一能让我回魂到世界的,估计也只有图书馆里面,那少数自己感兴趣的书了。到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各种图书积累全部在高中,而非初中,有时候很惊奇,高中那么重要的时间段,我居然还有时间来看这些在老师家长眼中所谓的闲书?!我想,其实只有正在上高中的人,才会向往“此间”里面的大学校园,而只有上过大学的人,才能过理解“此间”里面的青葱。人与人,少年与少女,那些在社会人看来有点幼稚的爱恋,只有在大学的校园里面才能得到拥护与祝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美好的愿念,在失去后才能明白,什么是在错的时间,错的地点,遇到了一个,对的人······

02

金庸,几乎是每个青年人生旅途必经之路,江南赋予自己创造人物金庸笔下的性格,也许是一种对号入座的行为,在大学宅着看金庸的江南会不会也给边上的同学偷偷起外号呢?想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青春,多么单纯简单又自在。

03

此间这本属于青春的书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概述,青春是一曲歌调,每个人的歌调会因为霉运的不同变化万千。所以,他人的青春借鉴一下,再对于比较,其实都是自己的。都是青春啊。

我常常想起,我的初中时代,也是落叶满地,早早起床做操,上学,放学。每天周而复始,其实都是一样的。

04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追风筝的人》

读书够快的人一个下午可以看完这本小说——吸引读者一直读完是它无穷魅力中最小一个。

从两个男孩到两个男人,爱,愧疚,与救赎,友情也可以如此美丽而残忍。本书的译者具有将外语转化成我们爱读的美文语感的能力,与作者酝酿的浓厚感情并成催泪炮弹。

读完这个传奇非凡荡气回肠的故事,而眼角没有泪水流出的,小编敬你是真的汉子......

读者如是说

01

开头看的还不是很明白,不过我也坚持读下来了。虽然对于穆斯林民族的民俗不是很了解,但是通过文章的逐步深入开始不能自拔,男主角和自己玩伴间复杂的情感关系特别揪心,看到快要结束时真的是毫不夸张的嚎啕大哭,好像自己内心深处的什么情感崩塌了一样,形容不出来,但是我能感觉内心的震撼,以至于我无法说服自己再去看作者其他类似的作品,这种情感宣泄时隔十几年有一次就够了······

02

用了将近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追风筝的人》,总觉得该写些什么,关于哈桑,关于阿米尔,关于他们的阿富汗。只可惜对于阿富汗我只知道有个叫本拉登的恐怖分子,其他一无所知。 关于读后感的标题,想了好几个。一条变好人的路、风筝与风、背叛与救赎、自我救赎······谁是你最特别的存在呢? 朋友们,心存感恩吧。感谢一直守护在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珍惜所有的来之不易,珍惜那些没有义务确对你很好的人。

03

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日,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

05

展现中国式的处世智慧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人性篇)

《曾国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读曾国藩似乎成了一种流行,好像这位瘦削老人身上的一切都值得学习。

出版于2009年的这套小说巨著,是现今关于曾国藩的图书中销量最大的一部。彼时,中学历史课本里的曾国藩还是那么被人诟病,“文正公”的尊称也没有普及到大众读者中。小编读这套书时还没有学过历史,只是单纯的被书中性格鲜明的人物迷住了。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

01

本书虽是一本历史小说,但不知作者在其真实家书上花了多少时间,以构建一个心中真实的曾国藩呈献给大众。

曾国藩动荡无畏的一生。从仁弱的知识分子到血腥无情的屠夫,再从冷血的鹰爪到热血的改革先锋,再由民族英雄到汉奸走狗(天津教案)其反差如此之巨的人物,在真实的上下五千年留下的历史中,恐怕空前绝后。

曾国藩留给我们什么呢?内圣外王的人格,雄才大略的才干,气吞山河的胆识,’挺’贯终身的恒心,振兴中华(大清)的志向,深谋远虑的智慧,刚柔并济的手腕,做事刚八分做人柔八方的原则,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的形态,不动如山的心境,稳中求变的定力,勤俭朴实的生活,诚心诚意的待人,励求和谐兴盛的家风,心存万民的气度……

曾国藩思想的金矿需要有心人来挖,挖到多少都是你的。现代人一辈子会读很多书,但98%都是教你做事,只有2%是教你做人。而这2%将创造一生财富的98%!挖不挖在于人的选择,挖到多少在于人的努力。

02

读大学之前,对于这个湖南老乡,一直都以为是个伪君子汉奸式的人物,也许是中学的历史书上他因战败跳船的图片让人印象深刻。殊不知这为在历史上几笔带过的小人物,却是许多近代大人物首当推崇的大人物,历史总是开着这样的玩笑。

从图书馆里读到的了此书,才发现如此一代传奇人物,竟然很久以来都被人们忽略掉,看过全书后,一个活生生的曾国藩跃然脑海,血内丰满,以文人的姿态,高举武帅的宝剑,忠诚至上的年代,是非功过,现代凡人的思想与眼光无法评述,像毛泽东蒋介石之精英,却有超凡的眼光对其推崇备至。

国人对于其的打败太平天国这一历史总是耿耿于怀,也许是出于谋些原因的宣传,但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发现灭亡是腐败内讧猜忌的洪氏一族无法逃避的宿命,再加上碰上足智多谋的曾国藩,和勇猛过人的湘军,这是洪秀全的不幸,却也是曾国藩的大幸。

纵观全书,忠诚二字贯穿了曾国藩传奇的一生,他在消灭太平天国后,坐拥天下重兵,本可以轻易的推翻已经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恢复汉室江山,但他没有这样做,也许缘于他系文人出身,中国传统里的一些忠义条理束缚着他,所以天下汉室都骂其为汉奸,而满清却为其大写赞歌,其中之苦累,也许只有其本人最为明白了。

03

春之魅影盎然,将之浑然气魄,尽在字里行间[强]没有一个生僻字,每个字都熟悉,组合起来却句句绝妙,不得不叹服于我大中华的文字之美,才人之风流蕴藉,此书进度甚慢,喜欢的子词句太多,细细读来怡情悦性。

END

互动话题

你觉得还有哪些书是应该在上大学前读完的?欢迎提供书名和理由,我们将选取值得上榜的图书放进下一期的榜单里。

欢迎留言提供书名和理由,我们将选取值得上榜的图书放进下一期的榜单里,并抽取一名幸运读者随机赠送一本书。

相关阅读

进入大学前你应该读完的5本书(实用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