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點擊右上角【關注】,私信回覆“禁區查詢”,【貨車寶】為你精準導航,避免違章罰款,降低運輸成本。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前兩天,我們發了一篇名叫《深度揭秘:河北治超站不為人知的秘密!超載可以拿錢說事?》文章,裡面寫道河北多地的大貨車超載黑幕,只要給“領車人”交了上路錢,超載一路可以沒人管。

文章發出後,引來很多的網友的留言和討論。其中,很多都是一些跑長途的大貨車司機,他們看到這篇文章後,大多都表示,現在他們的這個行業基本就是文章揭露的現狀,可能不止是在河北省,全國多地路上花錢買過路費的現象已成常態,另外,一些大貨車司機也說到自己職業的不易和心酸。

那麼,這篇文章就以大貨車的司機的角度,深入瞭解一下他們心中的難言之隱與路上的艱難。

01

一邊號啕大哭,一邊開車的男人;守著油箱睡覺的司機;這可能不是我們,但是,這確實很多大貨車司機努力生活搏鬥的日常。

前段時間,網上一個貨車司機哭著開車的視頻,把大家都觸動哭了。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視頻中,這男人是一個大貨車司機,他一邊開車,一邊號啕大哭,因為一覺醒來,油箱被人偷空了。以當時的油價計算,這一油箱的油至少讓他損失了2700元。一下子,真的讓他感到了無比的絕望。他氣得大罵:你們太欺負人了!“我們開卡車的容易嗎?”這句話,他淌著淚,前前後後重複了三遍。

前一天晚上1點半,這位貨車司機拉完貨。僅僅休息了幾個小時,他就要準備出發了。然而,早上5點起來一看,發現油箱空了,一點一滴也沒有給他留下。

工作20.5個小時,休息3.5個小時的工作強度,不是常人能夠忍受的。用這樣的工作強度換來的收入,卻被“油耗子”偷走了。這樣的打擊,讓他忍不住一邊痛哭,一邊爆粗口。

這輛大卡車是他的家庭的全部,之前貸款4、50萬元買回來的。每個月,光是車貸就得還1萬多元。孩子上學的錢,家裡吃飯的錢,父母看病的錢,全靠他和他的大卡車生計。卡車司機能不崩潰嗎?“為了多跑一圈賺點錢,一年一直在外,家都捨不得回,油耗子真的他可恨了,簡直就完全沒有良知。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不敢休息的貨車司機和永遠躲不過的油耗子,“我很累,但我不能睡,油箱裡還有油,被偷了這趟長途就又白跑了。”油耗子是每一個貨車司機的心頭之痛!

剛開始開貨車的趙師傅,因為不懂規矩,開車中途在服務區停整休息了一覺,醒來時油箱裡的700多升油全被偷光,一下損失幾千塊。那種難受的感覺,讓趙師傅再累都不敢在油箱裡還有油時,停下休息。

如果你去卡車之家論壇轉轉,幾乎每個貨車司機都有過被油耗子偷油的經歷。但更多的油耗子們還始終活躍在各大服務區,不僅偷油,還威脅著每一個貨車司機的人身安全。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因為面臨偷油的危險,很多貨車司機連覺都不敢睡,甚至因為偷油的陰影,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再也睡不踏實。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只要油箱裡還有油,就根本不敢停下休息,因為怎麼也躲不過油耗子。這是很多貨車司機疲勞駕駛的原因。強撐著疲勞駕駛的貨車司機,是在守護油箱裡的油,也是在守護自己本就不易的生活。面對猖狂的油耗子,一些貨車司機只能無奈的睡在油箱旁,實屬無奈,他們算得上是食物鏈的底端,艱辛的守護者自己的生活,真的太難了。

02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卡車司機要想入行,需要老司機帶路。除了“學徒費”和吃喝支出,每個月能拿三四百元,這與當時三四線城市普通工薪族的收入相當,如是持續半年,即可上路。

從1998年到2018年,二十年間人們的平均月入翻了20倍,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時代。卡車司機境遇最好的時候是2007年前後,“跑集裝箱往天津拉煤”,一個月刨去吃喝等各種成本,能拿到15000元左右,十年後,收入反倒折半。

十年間,從業環境在惡化。一位卡車司機感慨道:“我們幹這行的目標,就都是能離開這個行業。”

一位物流公司老闆打了個非常漂亮的比喻:卡車司機是半個人:

人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拿你來說,你上班呢,對於你的老闆,你是職員;下班和同事吃飯,你是朋友;回到家,你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卡車司機呢,一年絕大多數時間在車上,一個司機開車,另一個睡覺。不回家,不社交,社會屬性幾乎喪失。

包括多位司機覺得“半個人”卻是他們的生活寫照。和開大巴還能狂刷微信的某些大巴司機不同,所有需要社交和“肝”的遊戲,都不適合工作繁重、碎片化時間稀少的卡車司機。這導致卡車司機平時社交機會不多,和他們交流最多的,是在集散地拉貨時見到的工友。

這群“半個人”平時的主要娛樂活動,也就是玩玩手機。“頭條、抖音、快手都看,但是很少玩遊戲。”在這樣高壓的環境中,卡車司機往往菸酒俱全,這更有損健康。

從業新人競爭、“社會屬性”殘缺,還不是全部,身為自然人的生命同樣受到直接威脅——無人區的恐懼、自然災害隨時來襲、疲勞駕駛和基本生理需求的抑制,讓這些卡車司機每天都處於“窮途”狀態。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一方面,長期的疲勞駕駛令公路運輸風險倍增;一方面,卡車的噸位及多發的超載使得卡車車禍的嚴重程度極高。再謹小慎微、克己守法的卡車司機,都懂得一個最簡單的道理:一年開10萬公里的司機比一年開1萬公里的司機風險大得多——卡車司機一年的行車裡程又何止以10萬計?

卡車司機中每7個人就有一人發生過交通事故,而卡車司機每年的死亡率甚至高達5‰——比建築工人還高。

在一些特別危險的路段,卡車司機還要面臨一般司機見不到的考驗,比如在西部,經常會走沙漠無人區,遭遇沙塵暴:

一次從天津港,去新疆的烏魯木齊。從甘肅張掖走——那時候現在的高速公路還沒修呢。趕上沙塵暴,遮天蔽日,白天跟晚上一樣。沙子打在車窗上,玻璃都要砸爛了。我和另一位師傅就下車,用車上的苫布把車頭蓋上,拿繩子綁死了,把玻璃保護起來。風吹得車都搖晃,如果玻璃破了,人也有危險。

即便如此,在較高回報的誘惑下,仍然有無數司機會選擇“百噸王”這種極度危險的行車方式。而那些遵紀守法的司機,由於不能在工作中誤了貨期,90%以上也都有過疲勞駕駛的經歷。

不少貨運卡車司機認為,趕路不是憑力氣就行,更有許多“技巧”。除了兩個司機倒班兒這種“常規操作”,卡車司機也想出了各種各樣“與時間賽跑”的招數: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你知道我們怎麼吃飯麼?一般不會在休息區吃飯,太耽誤時間了。比方說,快到省界收費站的時候——因為省界收費站車多麼,有賣盒飯的。我們有賣盒飯的微信,就先告訴他們要什麼樣的盒飯,先給他微信轉賬過去。然後過收費站的時候,車也不停,直接遞到車上。司機倆人,一人先吃,然後呢,車都不停,掛著空擋,在直道的時候,速度慢一點的時候——其實也不慢,80左右吧,兩個司機就在駕駛樓把位置換過來。

至於上廁所,小便基本在車上都自己帶大飲料瓶解決。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這不是誇大其詞。”一位師傅說,“你去任何一家快遞公司問,去問所有的司機,這是不是他們每天在經歷的事情。”

何苦這麼拼,有必要嗎?

真的有必要——卡車司機的“窮”,不是經濟上的貧困,而是一道道橫在正常、安全工作方式面前的阻礙。跑遍全國的司機,受限於貨主的時限要求和百般剋扣,卻每天都在面臨“窮途末路”。

所有的快遞公司都有送貨時限,超時1分鐘也要罰款,這是多數卡車司機不能承受的。尷尬的是,在時限之外,還有隱形的“油限”

這也就是“花式趕時間”的來源——只靠提速是不行的,油錢是另一道坎兒。在這種兩頭催逼下,多數長線司機形成了一種固定的行車策略:前2/3的里程,用最高速度行車,趕時間;如果能提前很多時間跑完前2/3,則在剩下的路程中用最省油的跑法。這樣“打提前量”,才可以時限、油限兩不耽誤。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這些都是矛盾的。”C師傅說,“公司是矛盾的,國家政策也是矛盾的。”C師傅說的政策層面的矛盾,指的是國家反對疲勞駕駛與快遞公司時限的矛盾,但又不僅如此,“我們車上的設備,每過4個小時自動報警,要求去服務區休息20分鐘。但沒有幾個車會這樣執行,都是擺設。

卡車司機是一群被長期忽視、工作環境惡劣、但又不得不奔命的邊緣群體,然而搵食艱難,對他們來說,新選擇並不多,甚至於無。有人進來,有人離開,還有人留下。而留下成為“邊緣人”的卡車司機們並未在多重擠壓中坐以待斃,而是開始利用新技術和新思路解決生存困境。

80年代末,公路運輸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初期,國家出臺了一人一車的相關政策,要求承運者必須有車才具備運營資質。

30年後的2016年,無車承運人政策出臺,大量無車司機湧入行業,使得行業整體收入滑坡,收入的下降只是一面,就業上供過於求加劇,司機在社會的地位也毫無改善跡象,多年的壓迫政策不僅沒改,反而隨著科技成熟大有變本加厲之勢。

深度解析:當下河北大貨車司機,這些殘酷不為人知的真相!

司機這個一直在和時間賽跑的職業,不免是當下社會發展的犧牲者,對於他們可能有太多的艱辛與心酸,都是,為了生活和家庭,只能默默的忍受和繼續,貌似真的很難去改變什麼,

最後,希望我們能多給他們這個群體一些理解和關懷,這個職業需要社會的認可和關注。生活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艱辛的,致敬每一個用力生活的職業,致敬每一個路上的司機朋友。

想知道如何及時瞭解全國限行、限高規定、自己有沒違章、哪裡有電子眼、哪裡有空餘停車位,趕緊使用“貨車寶導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