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年,傳統的銀行與網絡互聯網金融相比,是消失還是會直接被社會所摒棄?

用戶7660620525296


近幾年,不會消失、也不會被摒棄。

因為“傳統銀行”與“互金”並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相補充的關係。

下面我們從“市場調節”與“政府宏觀調控”兩方面來理解。

一、從市場調節角度理解。

1)先看“電商”例子:在“網購”還沒有出現之前,人們都是在“線下實體店、商場”購物。但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選擇“網購”。因此,有一些人開始說“是網購讓這些線下商鋪無法生存的”。實際上,一方面,互聯網確實對傳統實體有衝擊。但另一方面,是因為高房價高租金讓這些店鋪經營越來越困難。但目前實體店鋪並沒有消失,只不過更趨向於集中化、連鎖化。而且很多品牌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都是並存的。另外,最近阿里、騰訊這些巨頭都在實施“新零售戰略”,意思就是通過使用互聯網技術,與線下的超市、商店進行整合,提高購物的體驗和效率,比如騰訊佈局的“超級物種”和“步步高超市”,阿里巴巴佈局的“盒馬鮮生”,都是典型案例。因此,互聯網並沒有消滅實體店鋪,而是進行互相整合後,朝著“新零售模式”的方向發展。

2)傳統銀行:銀行也是一樣,近些年受到互聯網不少的衝擊,特別是移動支付領域。但這其實也是在“倒逼”銀行改革,所以又出現了“金融科技”的概念,意思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給傳統的金融業務賦能,提高效率和生產力。許多銀行現在都有自己的App,部分業務都在儘量線上化,比如在線辦理信用卡、在線申請貸款等。但是,還是有些環節需要去銀行網點辦理,比如開戶等,如果是重要的業務,那就更加要本人去網點辦理了,因為這涉及到資金安全問題。而互聯網金融近些年發展確實快,特別是支付,很多人現在出門都很少帶現金,因為吃穿住行手機都可以搞定。甚至也出現了“微眾銀行”、“浙商銀行”這些互聯網銀行,但這些並不能消滅傳統的大銀行,而是“倒逼”他們使用金融科技手段,讓自己“更加互聯網化”,變得更加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節奏。當然,很多銀行也會降低線下網點密度、裁撤部分人員,畢竟通過互聯網技術,提高了效率,可以精簡人力成本,但精簡併不意味著消滅。

二、從政府宏觀調控角度理解。

這點相對簡單,銀行是國家管理經濟的重要金融機構,通過吸納存款和發放貸款,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只有金融穩定,社會才能安定,而銀行則是金融體系的核心。對於“互聯網金融”的定位,我想更多是對“傳統銀行”的補充,順便倒逼銀行進行一些改革,並不是用來取代銀行的。我們看一個案例可以更加直觀瞭解這點,沒有“支付寶”以前,所有銀行交易都要經過“銀聯”記賬,後來“支付寶”繞過了“銀聯”,直接與各個銀行對接,這樣確實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了。但是從國家安全角度來說,就不方便監管所有的資金交易記錄。因此,後來又出了“網聯”,所有第三方支付還是必須接入進來,納入監管。從這裡可以看出,國家會從金融大局出發,採用宏觀調控的方式,來確保金融系統的穩定。

總之,銀行作為經濟體系中重要的角色,它只會藉助“金融科技”手段,讓自己變得更加適應這個時代,也許有一天它會漸漸摘去“傳統”的帽子,就好比古代的“錢莊”變成了現代的“銀行”,但這是“形變”,其維持金融穩定、長久發展的本質沒有改變。



風木小生


任何事情的存在肯定是市場需要,淘寶開了那麼久,實體店有被放棄了嗎,道理就這麼簡單。

微眾銀行聽說過吧,這個是互聯網銀行,沒有實體店的,那麼多實體銀行也無法抹殺這家銀行,相反,微眾銀行還做的風生水起。

沒有所謂的摒棄,只看市場需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