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生子贡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却不肯接受补偿,孔子为何大骂他?

文史砖家


这里是逸谦吧唧吧,喜欢我的记得点点关注哦。

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时间:春秋(不是战国)

地点:鲁国

人物:孔子和子贡

事件:子贡赎人

出典:《吕氏春秋·察微》

经过:当时鲁王下令:鲁国人在外国为奴的,公民可以花钱赎回,到政府报销。

子贡在外发现了一个沦为奴隶发鲁国人,把他赎了回来,回国后却没去找政府报销。孔子并没有称赞他,大骂道:“端木赐,这是你的过失。从今往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这是为什么呢?端木赐陷入了这样的怪圈:

我去报销吧,那么我的品行人们会质疑;

不报销吧,那些善良却没有钱的人自己白白受到损失,

那么以后就没有人会去赎人了,好事也变成了坏事。

这样的迷茫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真的。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来,孔子并非迂腐顽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

现在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送还失主丢失的东西要不要收取报酬?

道德有规定,法律不明确。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尖锐了,

一些人,愤愤不平的骂到,

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这些年我们见惯了人情冷暖,原因在于,我们一直认为,道德大于法律!

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有人见义勇为,救下落水儿童,还没有上岸,家长就带着孩子匆匆离去,义无反顾

谁的心瓦凉瓦凉?相必他下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要犹豫一会了,而生命等不起!

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讹诈,法官问道:“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扶。”

这时候是谁无语?相必下一次这个人自己撞倒别人也不会扶起来了。

有人拾金不昧却被失主诬陷,他是小偷,我的东西少了?

是谁该被舆论指责?想必他拾金该昧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正在发生的事,

拾金不昧固然是传统美德,但是既然是道德不一定每个人都能严格遵守,

这些天我发现一些人鼓吹,严嵩,秦桧,有人说这是洗白,

我觉得倒不如说,那些虚伪的“正派”让人反感了,反倒是恶人更坦率赤诚。

在道德和利益面前,一味的偏向道德只能让,不说了。

我记得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有人捡到一部手机,本想寻找失主,这时候失主打来电话不由分说的骂了起来,

“你这个贼还敢接电话,赶紧还我手机。告诉你我已经报警了,手机定位已经开启,

你跑步了的,希望你有点自知之明。”

这人怒了,好,好,你有定位是吧,这人把苹果手机挂在氢气球上,飞上天了。

让你定位去吧!

有一个教授这样说过,“一些人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却用贱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因为,无论是把整体道德水准无限拔高,或是把“私德”上升为“公德”,都很容易酿成同一种结局,那就是让提升道德水平成为一件尴尬事,令普通民众闻“道德”二字而色变,进而远离“道德”,最终反而使整体道德水平大滑坡,实在是得不偿失。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

希望世界越来越好吧。


逸谦吧唧吧



此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微》:鲁国有法,鲁人在外国,将本国奴隶赎回后。可以到国库报账。当时一个奴隶的价格,等于五张羊皮。子贡是大商人。时间就是金钱。他去报账花费的时间。大于五张羊皮。商贾趋利,子贡当然懒得去报账。

孔子却大骂子贡:子贡此举,以后再也不会有鲁人赎回奴隶了。

孔子认为,本国人赎回在外奴隶后。会得到政府和百姓赞颂。再到国库报销。财产也不会有损失。

子贡之举,是对他人的道德绑架。人们做了好事。赎回了奴隶,到国库报销后。别人就会把他与子贡对比。说他道德不如子贡。

做了好事,财产受损失,还受批评。以后就没人再赎回奴隶了。

此故事,说明孔子洞察人性、务实、接地气。只有做了好事,受赞颂得到好处。人们才会争相做好事。

此故事后,还有一个故事做对比。子路救了一个溺水之人,其家人万分感激。送给子路一头牛。这可是一笔巨额财产。孔子得知此事后,大赞子路——救人做好事,就要得到回报。将来会越来越多的人见义勇为。

这两侧故事说明,孔子不搞道德绑架。洞察人性。这才是大智慧。

附录:墨家的道德是上上,毫不利己,无私奉献。儒家的道德是中中,因为孔子洞察人性——人是自私的。墨家的道德规范,必然导致道德沦丧,泯灭人性。最终麻木不仁。过犹不及,此之谓也!


杨朱学派


作为道德典范,做了好事后不要报酬,博得的是自己的美名。

但世人皆有私心。在你的道德典范案例中,大家感觉到做了好事吃亏,虽然嘴上不说,心里是抗拒的。

就像我本人,坐公交车必坐后排。因为我既不想让座,累嘛!又觉得应该让座,因为这是社会公德。于是我选择坐后排。老人都鬼精,不愿走到公交尾,只会在车中间等让座。于是,我既有位坐,也不必背上不让座的负面评价,也不会觉得自己没守公德。

估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行为选择~一些政府正面导向的事情,听上去是正义,如见义勇为路遇劫匪要帮忙。但谁家妈妈在家不会告诉子女少管闲事?

孔子这样教学生,就是要学生别做太高大上的道德示范,否则会逼大众口头上支持,行为上回避的。倒不如做了好有好报,更能鼓励大家效妨。

所以可以见得,儒家不是虚伪的道德婊,更注重社会的道德风气引导手段。


云出无心David


为奴隶赎身不接受补偿本来是件好事,但是为什么被孔子批评呢?



做好事不求回报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不求回报引发的不良后果,为什么呢?



因为你做了好事,不求回报,别人会夸赞你的无私奉献,但是大多数人多多少少都是自私的,没有谁愿意做无偿的事。子贡不求回报,别人如果要回报的话就会被批评,这样以后谁还会赎回奴隶呢?谁还会做好事呢?



因此,子贡看似很好的作为,却断了其他人做好事的路,受到孔子批评。


津城沐雨


做好事不求回报虽然是社会公认的美德,但这种美德却要限定在个人“私德”范围内,若要求人人都能如此、都应如此,反而会让有心做好事的人望而却步。其实这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人提出,而提出者正是孔子。这件事,还要从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做的一件大好事说起。



子贡本名端木赐,是春秋末年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子贡既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同时又名列“孔门十哲”之中,是孔子最为器重的核心弟子之一。作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子贡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不仅书读得好,而且还纵横政坛、商场、外交界,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得风生水起,属于全能型人才。不过,孔子貌似并不太喜欢子贡,总是有意无意的打击他、挖苦他,总让他下不来台。


其实,这只是孔子帮助学生成长的另类方式而已,为的是不让“全能”的子贡凭借自己的超人能力就自得自满。当然,这也是有点多虑了,因为《论语》上讲得很明白,子贡其实是一个谦虚厚道的人,很会处理与老师和同门之间的关系,孔子之所以能在周游列国时屡屡免于困厄并最终成功回国,全都是子贡的功劳。



总之,子贡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奇才,不仅能力超群、待人厚道,而且还不居功自傲、“翘尾巴”,综合素质非常好。然而有一点却让子贡多次遭到老师的批评,那就是他做好事时往往不考虑后果(没错,是做好事而非坏事),每每给常人制造难以解决的道德困境,往往会使好事有变为坏事的趋势,其中“子贡赎人”便是典型案例。


在当时,鲁国人被贩卖到他国做奴隶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执政者为解决此问题,便颁布了一条法令,规定但凡有人把沦为他国奴隶的同胞赎买回来,便可以到国库中去报销相关的费用,一时间有不少的同胞被解救回来。某次,子贡在他国出使时恰巧也看到一名沦为奴隶的同胞,便将他赎买后带回国,但却拒绝到国库领取相关的费用。



子贡这样做,无非是觉得自己家境殷实,赎金数量微不足道,不值得去国库报销,况且做好事要国家补偿,便失去做好事的初心。可孔子听说此事后,非但没有夸奖他,反而劈头盖脸地狠批他一通。子贡觉得很委屈,便向老师询问自己哪里做错了,孔子长叹一声,然后才娓娓道出其中的原因。


孔子说:“你这样做固然是高尚之举,但从今之后,恐怕再不会有人愿意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想想看,替同胞赎身,然后到国库报销,则人人都乐于做好事且不会背上经济负担;可你替人赎身却拒绝国家补偿,那么他人再做这等善事时,便会背负道德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若觉得无力承担,那么他们就算是看到有同胞沦为奴隶,也不会再替他们赎身了。”子贡听后,心中既惭愧又后悔。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见《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


其实,孔子的忧虑并不仅仅限于赎人不取偿这种现象,而是认为若类似的情况一再发生,执政者很可能会对此大肆嘉奖、宣传,乃至进行全国推广,呼吁国民学习“先进”,自觉提高个人道德水平。然而这现象貌似能提升国民的整体道德水平和公德心,但其实却藏有很大的隐患。



因为,无论是把整体道德水准无限拔高,或是把“私德”上升为“公德”,都很容易酿成同一种结局,那就是让提升道德水平成为一件尴尬事,令普通民众闻“道德”二字而色变,进而远离“道德”,最终反而使整体道德水平大滑坡,实在是得不偿失。所以《道德经》上曾说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可谓一语中的!


史料来源:《吕氏春秋》、《论语》、《史记》


文史砖家


好玩的国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人间的智者,他考虑的是人间的哲学人间的智慧和伦理的问题,而不是一人一言的事情。所以,对于子贡做的好事,孔子不仅不表扬,还严厉地批评了他,究其原因,就是孔子认为,一种美德和行为,必须可以在社会上推广开来,让人人都以做好事为荣,并可以在做好事中获得荣誉和利益。

子贡作为一个排名古代福布斯财富榜首位的大富豪,钱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他替鲁国赎回奴隶,并且不要国家的钱,这固然体现了他的博爱胸怀,但那是子贡自己做好事,这样的事情,普通人是学不来的,普通人也没有那么多钱,所以,这种情况,在社会上无法推广。

相反,子路救了人,收了人家一头牛,孔子就表扬了他。因为,帮别人做好事,收取一定的报酬,这样可以在全社会推广好事。

这就是孔子考虑的,大境界。


好玩的国学


提问者直接说“怕了道德绑架”和“圣母婊”就是了。哈哈😄

当时,赎回奴隶,是国家出资。似乎,谁在“外国”买回一个沦为奴隶的人,国家给报销的。

(我竟猜想:是不是刚发生什么战争之类的,国家为挽回人口而“搞活动”?只是胡乱猜哈)

赎回同胞,国家出钱,自己仅仅举手之劳。一般人是乐意的。

可是,“榜样”一出来,“标杆”一树,就不是恁回事了。一面是领过赎金的人们私下里对自贡的不满。(人心古今同)一面是对再领赎金的人不免进行比较。于是,大家按子贡的做法要求别人。大家赎回奴隶的热情迅速下降。

对国家,不好。对子贡自己,大家不愿赎奴隶,因自己而起,也不好。


莘县村民


人孔子已经把理由说得很清楚明白,很精准很要害——以后不会有人再做这出力不讨好的事了。这还问啥呢?

但是这些又往“人性本恶”上扯的,是不是就别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好吧。

话说子路接受一头牛的报答,就是自私?就是恶?这谁这么道德啊?人赠者赠的诚恳,受者受得坦荡,这头牛成为了双方的交流楔子,双方开启了后续的长远友谊,你们把这,称为“自私”?你们平常说的“自私”,都是这种作用效果?

如果这就是自私,那损人利己性质的自私得咋算?把这两种性质的行为归为一类,是不是对双方都不太公平?

这逻辑是不是说,收受就是自私,只有绝对的只施不受才是不自私?啧啧啧,这道德高地是高出天际了。你们的眼神,也就能看到那头牛了,是吧?你们的度量标准,是不是只有那点“眼前利益”?

这世上只有能够循环往复的系统才是自洽自稳的,只施不受与只受不施都是不可能长远的。所以华夏才有阴阳平衡,儒家才有礼尚往来。

话说有个答案说墨子取乎上,孔子取乎中。这无私是上,自私是中,那什么是下?二元世界会有个“中”么?

最后,这子路也是自私,这子路的自私显然是正大光明的,那是不是说同属自私的损人利己也成了正大光明了?你们是不是因此就能够“自私得理直气壮”了?毕竟,子路也拿人一头牛么,是吧?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此之谓也。

——无陈词滥调,无不知所云,无酸腐鸡汤,无缤纷喧嚣,唯有一点赤诚真意,一点犀利深刻;君若有得,乞轻落玉指点赞、高抬贵手转发;若有相左之真知灼见,请评论中不吝赐教。

長風浩荡


孔子做为老师,这样教育弟子,也是在告诉他她们做好事得到回报,是应该的。我们不必推辞便是了。当然了如果没有给予回报我们也不必刻求。一切随缘便好。


吴振革


给人洗脑的时候说 君子重义轻利,涉及到自己就都说了实话。说明孔老二还是有点乡情。所以不要被表面光鲜的谎言迷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