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央行能組織金融科技研究 但無法做出最優選擇

周小川:央行能組織金融科技研究 但無法做出最優選擇

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今日在第九屆財新峰會表示,央行可以組織Fintech方面的研究,但無法做出最優選擇,因此,應設計一種多渠道研發、相互競爭的體制,但與此同時還要設置一些環節,使得技術施行的後果可控,避免造成經濟的不穩定。

周小川以電子支付和數字貨幣的“加密環節”舉例稱,兩者幾乎都是加密的,但加密的環節不一樣,有的加密加在誰擁有這個貨幣上,有的加密在支付環節,還有的加密在通證傳遞的環節。“這就說明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的發展可能是會有多種方案並行的,在競爭中發展前行”,周小川表示,“這就給中央銀行和監管部門提出了一個挑戰——未來可能是不很確定的”。

周小川稱,中國人民銀行在三、四年以前就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負責研究Fintech、數字貨幣。“這表明央行可以組織這方面的研究,但是你沒有辦法確保說研究的方案會是最優的”。他進一步認為,“技術在不斷演變,確定技術選擇是具有風險的”。

周小川建議,應設計一種多渠道研發、相互競爭的體制,但與此同時還要設置,使得該技術在投入使用時要有一定的過程,“這個過程要保證它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它的後果是可控的方式,不能放任不管了。萬一一種方案實驗出來出現巨大的漏洞或失敗,造成社會經濟的損害或者不穩定,所以要設置這樣的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