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李宗盛这样唱道。

谁的心里没有一座这样的山丘呢!

当年国民党军队溃逃台湾,望大陆而不得,于右任仿《离骚》做《望大陆》以歌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又一度九九重阳,又一度登高望远。你可知道,老家把心目中这几座山,推荐给你。

虽然有些山籍籍无名,但我们觉得,它们可都华夏文明的原点,是我们的根本与乡愁。

华山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华山玫瑰燕山龙,大青山下斝与瓮。汾河湾旁磬和鼓,夏商周及晋文公。”

“华山玫瑰”指的是关中一带仰韶文化中期典型的彩陶纹饰。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中华之“华”可能是从彩陶的“花”转变而来。

崤山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崤山,秦岭的支脉。

秦岭山地构成宏观气候分界线,南北两方气候不同,远古以来孕育出不同的人文群体。

北方为华夏故地。南边,西有四川盆地,孕育出巴蜀文化;东有汉水流域,则是楚国地盘。

太行和秦岭两大山系,在中原对接,它们之间是华夏的轴心地带,函谷关在这儿。

函谷关不是华夷分界,而是华夏自分。

《水经注》描述函谷关:“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狭,车不方轨,号曰天险。”

洛阳为首都(东周),老子从东向西走,是出关。后来长安为首都,就反了过来,从西向东走是出关。

秦岭南北方政治的整合是华夏文明发展的又一巨大成就。

崤山也是黄河和洛河的分水岭,隔黄河和中条山相互眺望,共同构成一段岩石峡谷,三门峡就在这。

中条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晋南中条山,二里头文明的中心。

考古学家发现,距今四千年前,我国有一个发达的人类群体文化,以典型遗址所在地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命名,称二里头文化。

按照时代与地域特征,许多学者推断,二里头文化应该是夏代遗存。华夏之“夏”。

二里头文化,虽然分布的范围不大,但它跨越了中条山的南北两面。

一般来说,河流两岸文化差别不大是因为古人渡河不是难事,需要的话,一天几个来回都不是问题。

但高山的情况就不同了,路途遥远,山脉翻山不易,这时候就容易构成文化分界。

征服了中条山,是为了完成文明大业。

峨嵋岭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峨嵋岭,汾河和涑水河的分水岭。

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以文字、金属(铜器)、城市和礼仪祭祀中心等要素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

城、观象台、铜铃、扁壶朱书文字……大致在距今4500年左右,最先进的历史舞台转移到了晋南。

陶寺文化,是华夏文化的直根。

相比起中条山,峨嵋岭并没有更加高大险峻,但陶寺文化却没能越过,说明,二里头文化的居民不仅能穿山,还能将大山两面的文化统一起来。

陶寺文化的传播,则被峨嵋岭阻隔了。

霍山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现在的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看脸”,是主观感觉。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里,可以给他扣个大帽子,叫“忘本”。

很早很早以前,战国末年,与“天下一统”概念相配套的——镇守天下,规划天下的具象东东,叫岳镇渎海。

岳镇是山,五岳四镇,镇守九州,九州就是天下(唐以后加了一镇,叫五岳五镇)。

岳,古人也写成“嶽”,意思是山之尊者,最最重要的山。

其实最早时候“嶽”这个字,特指五岳,就像河,一度专指黄河一样。

从政治学角度,五岳是一等名山,镇算二等名山。

这种政治地位,黄山们没法比。

唐以后,中国的“政治名山”即“五岳五镇”分别指: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是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霍山,现在连山西人也知之不多了,早先却是晋地的头号名山。三晋韩赵魏之赵的祖先,原来就是守这座山的。霍山属于晋地的“岳”,现在仍叫太岳山。

说到霍山、太岳山,还有一个好玩的:

周厉王,那个发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名言的家伙,就死于霍州,葬在太岳山上。

恒山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北岳恒山,一等名山,刚说完,不赘述。我们来讨论点新鲜的——

清朝之前,北岳恒山,在河北!准确的说,从汉朝到明朝,一直被当做“北岳恒山”祭祀的,是河北大茂山!

相传北岳本就是浑源恒山。

舜去祭祀恒山,走到河北曲阳的大茂山,天降大雪,无法再向北行,又有石头飞堕而下。于是便将大茂山祭祀一番,不再往北去祭祀恒山了。

而大茂山即古北岳恒山,却是见诸历代正史的。例如北魏宣武帝时,始在大茂山之南的曲阳县城建北岳庙,之后历代多在北岳庙遥祭北岳。

万历十四年,朝廷将北岳恒山的主峰改封到了浑源,但国家祀典仍确定在曲阳举行,以致明朝后期出现了“两个恒山”之说。

直到清朝,顺治皇帝的批准把北岳移祀山西浑源,北岳之争,尘埃落定。

太行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太行山脉,重要的分界线。

太行山外面的山麓地带,特别是东南方一带,是早期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诞生过不少大小都城;

行山里侧则是戎狄天地,中华民族性格的另一个重要构成。

太行山的南北绵延很长,在早期的历史中,南北两地曾有不同的人文发展。南部主要为农业区,北部则“多马、牛、羊。”

这两个地区的分界线大体在龙门-碣石一线。龙门就是黄河在山陕南部出山的地方,碣石在渤海岸边。

这条龙门-碣石横断山西山地,在其中部穿过,然后沿太行、燕山山系边缘折向东北。

燕山

重阳说山 这几座山是中华文明的原点


燕山连接太行山,继续向东勾勒华夏区的边界。燕山的北面是蒙古高原,南面是大平原——又是两个人文生态世界。

西周实行分封制,他们在北京房山一带,建立起北方大国——燕国。

燕国占领整个燕山山地,并在燕山北坡修筑长城。燕国的举动,掀开了燕山南北两方争雄的历史。

以燕山为中心做宏观地理观察,南方是辽阔的华北平原,西北方是蒙古高原,东北方是东北平原及山林。在中国王朝历史后期所出现的历史地理史实,足以说明燕山地位之重:

正是来自这三大地区的人们,以此建立了统治整个中国的庞大王朝——

从蒙古高原来的蒙古人建立了元朝,从南方来的汉人建立了明朝,从东北来的满人建立了清朝。

燕山脚下的北京城,作为这场历史大漩涡的中枢,成为中国的京师首善。

也是从元朝开始,山西才真正成为“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