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芯片巨頭涼涼,我國出價1500億卻以1200億賣給美國

芯片業務是全球科技行業門檻最高的一個行業,哪個國家如果掌握頂尖芯片技術,就能引領科技潮流,比如從2016年底出現的芯片緊缺問題以及內存價格飆升,韓國企業至少賺取1500億美元利潤,目前韓國的內存芯片佔據全球70%市場份額,幾乎壟斷整個芯片市場,今年的中興出現問題也跟芯片業務有密切關係,隨著芯片技術門檻越來越高,購買專利技術或者收購芯片企業成為一種快速取得芯片技術好方法,去年我國科技巨頭富士康以1500億元收購一家芯片巨頭,但這家芯片巨頭卻以1200億賣給美國企業。

又一個芯片巨頭涼涼,我國出價1500億卻以1200億賣給美國

日本著名的科技巨頭東芝我們都非常熟悉,國內很多家庭都會購買東芝生產的家電,比如東芝生產的中央空調曾經一度排在國內市場第一名,它生產的冰箱以及電視機都非常受歡迎,其實這家公司還是一家整體實力非常強勁的芯片巨頭,2015年東芝生產的內存芯片曾經排在全球第三,僅次於三星和SK,2015年該公司生產從芯片營收超過60多億美元,利潤4億多美元,但因為公司一次戰略性失誤最終導致公司涼涼。

又一個芯片巨頭涼涼,我國出價1500億卻以1200億賣給美國

2012年是東芝最輝煌的一年,公司一度盈利100多億美元,當時管理層以600多億美元收購一家美國高科技巨頭東屋核電,沒想到收購完成後出現日本海嘯,整個核電業務幾乎垮掉,因此沒有任何國家再敢購買核電技術。收購的600多億美元幾乎打了水漂,為應對危機,公司開始出售優質資產,芯片業務成為最先考慮出售的核心部門。

又一個芯片巨頭涼涼,我國出價1500億卻以1200億賣給美國

富士康是我國最著名的科技巨頭之一,70%的蘋果手機由這家企業代工生產,該公司一直想在芯片領域有所作為,經過高層考慮,公司以1500億天價想收購東芝芯片,但該公司表示,中國企業不能參與到此時競標,即使參與報價也是無效報價,最終公司以1200億元賣給一家美國企業,日本為什麼會低於300億元價格賣給美國企業也不選擇中國呢?

又一個芯片巨頭涼涼,我國出價1500億卻以1200億賣給美國

專家指出,我國芯片業務近10年取得飛速發展,海思研製的手機核心芯片麒麟已經超越高通5G芯片技術,11月初兆易創新的內存芯片技術已經獲得蘋果認可,小米也已經發明澎湃芯片,格力方面今年投資30億元研發芯片技術,日本很清楚,如果把東芝芯片技術出售給中國,這些核心技術會讓中國芯片技術如虎添翼,不過即使東芝不出售芯片部門給我國,聰明的中國人一樣會突破芯片技術,就新海爾一樣利用先進的家電技術把國旗插到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