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納米芯片攪動礦機市場,礦商戰爭愈演愈烈


7納米芯片攪動礦機市場,礦商戰爭愈演愈烈


7nm,成為全球最大幾家礦機廠商競爭的核心。眼下,他們爭奪下一個時代的納米級戰爭,已經異常激烈。

文 | 盧曉明

一個只有在微觀世界才能看到的小小芯片,正在攪動龐大的礦機市場。

近幾個月來,讓礦機生產商們始終緊張的,莫屬誰先推出一款搭載 7nm(納米)芯片的礦機。7nm,是組成礦機元件的尺寸。如此微小的芯片,目前卻是礦機界最先進的製程工藝。

兩年前,曾佔據礦機市場半壁江山的比特大陸旗下螞蟻 S9 礦機使用的是 16nm 的芯片。隨後,其礦機商業對手先後推出搭載 14nm、10nm 芯片的礦機,而比特大陸卻遲遲沒有實質性更新,這讓其越來越被動。

“元件尺寸越微小,技術越先進,製造難度越高。”一位芯片行業從業者告訴 Odaily 星球日報。

現在,比特大陸要躍過 14nm 和 10nm 芯片,直接推出搭載 7nm 芯片的礦機。

比特大陸為什麼這麼急?因為 3 個月前,他最大的競爭對手,全球排名第二的嘉楠耘智已經率先宣佈實現了 7nm 量產芯片。據嘉楠耘智官網,搭配該芯片的阿瓦隆 9 系列礦機已經上線發售。

此外,日經新聞 8 月報道,日本上市公司 triple-one 也正在開發 7nm 挖礦芯片。同樣來自日本的互聯網公司 GMO 則是最早投入研發出 7nm 礦機的廠商。

7nm ,成為全球最大幾家礦機廠商競爭的核心。眼下,他們爭奪下一個時代的納米級戰爭,已經異常激烈。

起於 7nm 的爭奪戰

11 月 6 日,比特大陸官方在國外社交媒體 Twitter 上發佈了新品消息。兩款搭載全新 7nm(納米)芯片的螞蟻礦機型號分別為 S15 和 T15,將於近期在全球開售,包括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國內方面,新品將於 11月 8 日下午 2 點正式登陸官網開售。

在今年 9 月舉辦的全球數字貨幣生態產業鏈峰會上,吳忌寒首次對外宣佈比特大陸自主研發的 7nm 芯片即將投入量產。

比特大陸是業內龍頭,但其最大對手的速度似乎搶先一步。8 月 8 日,全球第二大礦機芯片廠商嘉楠耘智在杭州發佈了全球首個 7nm 量產芯片。據嘉楠耘智官網,搭配該芯片阿瓦隆 9 系列礦機已經上線發售。此外,日經新聞 8 月報道,日本上市公司 triple-one 正在開發 7nm 挖礦芯片。同樣來自日本的互聯網公司 GMO 則是最早研發出 7nm 礦機的。

7nm 這個詞背後是芯片行業的核心指標之一,芯片的“製作工藝”。這是指生產芯片過程中,集成電路的精細度,連接線也越細,精細度就越高,功耗越小。

中國算力(Cnhash.com)創始人葉漢鑫給 Odaily 星球日報舉例,10 納米和 7 納米的區別在於放的下更多的晶體管。比如 10 納米只能放 6000 萬個晶體管,而 7 納米可以放 1 億個晶體管越多,浮點運算越快,晶體管越多,性能越強。

如果把這放到比特幣挖礦行業,就是收益的增加。

比特幣挖礦就是簡單粗暴碰撞隨機數,算力的增加意味著在 1 秒內你能算的次數比別人多,也就意味著奪得更多的記賬權,獲取更多新發行的比特幣。如果全網中使用 7nm 礦機的礦工成為主流,拿著舊款礦機的人挖到幣的概率將大幅下降。因此,先進的製程工藝的礦機芯片,是礦機廠商的重要的競爭力。

曾經,嘉楠耘智創始人南瓜張才是中國第一臺 ASIC 礦機的設計者。今天的比特大陸之所以稱霸數年,均源於他在 2016 年春天率先發布並量產 16nm 芯片,並應用於旗下螞蟻礦機 S9 等機型。這款機器不僅讓比特大陸走出了艱難的境地,而且此後一直佔領市場,讓螞蟻礦機長期保持主要市場佔有率。

直到現在,螞蟻 S9 還是市場上的主力機器。兩年前的教訓於前,對於嘉楠耘智來說,在 10nm 和 7nm 芯片的研發和宣傳上,都沒有少花心力。

爭奪臺積電產能

然而,要生產出 7nm 芯片並非礦機廠商一人之力即可完成。

比特幣礦機供應商一般採用無晶元廠模式。葉漢鑫介紹,比特大陸等礦機廠商提供礦機芯片電路設計圖,然後臺積電負責根據設計圖片生產、測試、封裝等。“而能生產 7nm 的工藝是臺積電的技術研發和積累,一條全世界最先進的 7nm 工藝,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金錢、人力 去長時間的研發,晶元廠建設投入都是千億級別的。”

也就是說,礦機上游還有臺積電、英特爾、高通、三星等芯片代工廠上,而且由於技術初期產能的提升需要巨大投入,產品擴充將非常緩慢,上游代工廠有著極大的話語權。更甚者,用 7nm 生產工藝的代工廠並不多。據中國科學報 8 月報道,幾大代工廠中只有臺積電宣佈將於今年下半年量產 7nm 工藝製程芯片。

嘉楠耘智和比特大陸的代工廠都是臺積電,但臺積電還有更大的客戶。中國科學報指出,除了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之外,蘋果、高通、華為、英偉達等至少 10 家芯片設計方都在盯著臺積電的 7nm 工藝。

臺積電對兩家廠商有多重要?我們可以看看後者的招股書。

比特大陸招股書顯示:“作為一家無晶元集成電路設計公司,我們並不擁有任何集成電路生產設施。臺積電一直是我們的唯一第三方晶元代工合作伙伴……我們並無獲臺積電做出產能保證。我們並未與其簽訂長期合同,而是以採購訂單形式獲取供應品,並預付採購金額。”換言之,未能從臺積電獲得足夠產能,對比特大陸的業務將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同樣,在嘉楠耘智的招股書中,也有非常類似的話。

首先拿下 7nm 生產線的,無疑是臺積電的頭號大客戶蘋果。但礦機廠商們,都需要想方設法爭取到更早的位置,更多的產能。

今年 5 月,臺積電南京 12 英寸廠正式量產,首批晶元的出貨對象就是比特大陸。另據臺灣媒體報道,比特大陸 CEO 詹克團曾在今年 6 月赴臺秘密拜訪臺積電,尋求合作。

然而,嘉楠耘智卻在今年 8 月召開發佈會,宣佈 7nm 芯片已成功量產,已經開發發售。因此,此前外界都推測作為礦機界的老大,比特大陸有望先推出基於 7nm 工藝的礦機,可惜最後還是慢了一步。

決定生死的產品

事已至此,7nm 之於比特大陸,更是影響存亡的產品。

北大區塊鏈俱樂部秘書長、比特藍鯨創始合夥人陳雷告訴 Odaily 星球日報:“對比起阿瓦隆,它的 7nm 芯片確實是慢了。而且它不僅是這個慢了,螞蟻 S9 用的是 16nm 芯片,意味著它直接跳過了 10nm。”其他廠商研發出了 14nm 和 10nm 等工藝。

不過礦機講究的是性價比。陳雷表示,螞蟻 S9 之所以還能保持市場份額,原因之一是價格。

“目前市場上,螞蟻 S9 已經非常便宜。可以看出他們是在清庫存。”這是比特大陸維持市場地位,打壓對手的策略。

可是,在今年以來,芯動、神馬和阿瓦隆等礦機廠商,在每 T 算力定價上,都是以螞蟻 S9 為參考線。

“現在 S9 是一家獨大,但性能還是有問題,主要參數上比 S9 好一些,算力均價比 S9 低一些,但現在 S9 持續清庫存,低價掃蕩市場,不給對手在渠道上太多機會,所以乾脆大家都不賣了,自己去挖,很多競爭都在礦場機位上展開了。”陳雷說。

一位芯片設計工程師告訴 Odaily 星球日報,他也不看好比特大陸。“製程確實對性能很重要,但是也意味著成本更高。”

他強調市場上有一款產品,神馬礦機 M10,性能做得很好,加上它用的是 16nm 的芯片,成本相較於 7nm 要低很多,所以他認為 M10 性價比不會與比特大陸的 7nm 差很多。

“ S9 是楊博士(楊作興,現任神馬礦機總經理)做的,但後來楊博士走了,比特大陸一直沒有做成有突破的產品。M10 就是楊博士做的。”他說。

生死存亡還體現在,放眼圈外,比特大陸面臨著更強的對手,三星和英偉達等傳統芯片廠商已經開始進入這個市場。

一名礦機芯片創業者告訴星球日報,對於傳統芯片廠商來說,做礦機芯片根本不難,他們只是看不上這個市場。

“太小了。”葉漢鑫認為市場確實存在很大機會,“礦機市場還處於原始時代,比特幣礦機行業 還沒到工業級別,等到工業級別的產品,行業又會上一個臺階。”

何況,對於有幾十年積澱的大廠來說,流片的良品率等風險更為可控,資金也更充足。葉漢鑫表示,“畢竟螞蟻是半路出家做芯片的,而不是沉澱了十年以上的芯片設計公司,而且投入又是比較巨大的。”

如果比特大陸再不推出有突破性的產品,螞蟻 S9 優勢難再。

無疑,比特大陸在 7nm 的起跑線上慢了。

現實是,製程工藝不意味著全部,陳雷表示,一款礦機有兩個指標是固定的,“每T算力成本”以及“功耗比(每 T 算力消耗的能源)”。礦工和礦場會綜合考慮性價比決定。再者,財經網援引業內人士報道,“先進的芯片製程工藝也不一定代表最先進的產品性能。新出的神馬礦機 M10 算力 33T,功耗比 65(W/Ths),16nm 的性能比 7nm 還要好。”

這也是螞蟻 S9 能長期佔據市場的原因,當時推出確實在性能、功耗上面都有突破性進展,幫助比特大陸積累了大量的優勢。陳雷解釋,其他礦機廠商即便性價比對標 S9,但未能撼動比特大陸。“你不一定有那麼多錢做流片,你不一定有錢同時開那麼多生產線,還有你不一定有那麼多渠道,他們的客戶。”此外,新機器推出後,礦場一般會先觀察和試水 1-2 個月,沒問題之後才會根據行情大量下訂單。

目前比特大陸的新款 7nm 並未公佈具體參數,意味著上述提到的功耗比還不得而知。

“螞蟻在這個行業已經存活有三、四年了,而且產品一直口碑比較好, 已經形成一個品牌壁壘了,其它的礦機哪怕研發出來了去打市場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了。”葉漢鑫還是看好比特大陸,“所以,螞蟻只要一直保持對技術研發的投入,就不會落伍,而螞蟻會更有優勢,有錢有口碑,有品牌了。”

陳雷的態度則一方面是審慎,他不認為基於 7nm 工藝的芯片能帶來突破性的產品,因為最近的幾年的產品都沒有太大的進展。“而且現在的行情,跟機器比起來,可能礦場的機位更重要。”此話意味,行情不好時,最重要的是低電價。如果機器性價比沒有明顯提升,用兩臺 15T 舊機器在便宜的點位上挖礦,也抵得過買一臺 30T 新機器。

另一方面則是期待,他覺得“螞蟻已經積蓄了這麼久,還是期待看到他們的參數。“這究竟是他們針對這段時間上市的 PR 策略,還是真的要大規模出貨?我猜應該還是會先小規模發售。如果要大規模出貨,意味著他們手裡的機器已經清理得差不多了。”

他猜測,市場上可能有一半正在開機的機器還是螞蟻 S9。如果這屬實,如果新機器的性價比上的突破足夠大,現在淘汰的空間相當大。“當年的螞蟻 S9,就是這樣的產品。”

所以,“如果比特大陸真的大規模出貨,就意味著 7nm 的時代真的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